商业
类型
8.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6千字
字数
2018-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治理体系高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特点,探讨资产负债表及政策措施。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高度,旨在通过编制、研究国家整体与居民、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及中央银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外部门等资产负债表,并结合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体制性、结构性特征,系统分析中国经济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的特点与轨迹,客观评估各种短期与中长期经济运行和债务、金融风险。在科学估算各类数据的基础上,初步对中国国家及部门资产负债表进行剖析,并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当前中国面临的发展可持续性、政府转型、地方债务、福利改革、金融系统开放与稳定性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探讨相应的政策措施、制度安排。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8》导读
- 应当关注“债务密集度”上升问题(代序)
- 第一编 总报告
- 1 SNA体系下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1.1 SNA体系的发展与主要特征
- 1.2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1.3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果
- 2 2000—2016年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发现
- 2.1 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最新进展
- 2.2 本次编制的创新与重要突破
- 2.3 来自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发现
- 3 与皮凯蒂估算的对比
- 3.1 居民部门
- 3.2 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部门
- 3.3 政府部门
- 3.4 小结
- 第二编 部门分析
- 4 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
- 4.1 编制方法
- 4.2 居民资产的结构变化
- 4.3 居民债务杠杆动态
- 4.4 居民住房贷款动态及相关风险
- 4.5 居民债务的流动性风险
- 4.6 互联网金融与小额贷款:近年居民部门债务的新形式
- 4.7 结语与政策启示
- 5 非金融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
- 5.1 估算框架
- 5.2 数据概览
- 5.3 估算过程及结果
- 5.4 非金融企业部门资产负债分析
- 5.5 总结
- 6 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
- 6.1 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及分析
- 6.2 关于政府债务端风险的进一步分析
- 6.3 未来政府债务端走向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 7 金融机构部门资产负债表
- 7.1 编制的基础
- 7.2 编制的说明
- 7.3 资产负债表分析
- 8 对外部门资产负债表
- 8.1 中国对外部门资产负债表
- 8.2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与跨境资本流动
- 8.3 对外投资收益和潜在风险分析
- 第三编 专题分析
- 9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隐性债务
- 9.1 2015年改革以来养老保险的进展
- 9.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和隐性债务分析
- 9.3 养老保险收支缺口、隐性债务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
- 10 中国的债务风险及其化解
- 10.1 引言
- 10.2 中国的“债务不可能三角”
- 10.3 金融体系的复杂性
- 10.4 “金融不稳定假说”与潜在金融风险
- 10.5 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
- 10.6 防范金融风险:一个全球性课题
- 10.7 结论
- 附录一 各国非金融资产的统计范围
- 附录二 中国国土资源价值估算
- 附录三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00—2016年)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