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2千字
字数
2021-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数字经济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在开启重大的时代转型,推动政府数字化、产业数字化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再造、经济结构的重组、生活方式的改变。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数字经济的要素、内涵、演进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国与世界数字经济的现状和趋势、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动因、观点,总结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场景。
然后,基于政府数字化、产业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三位一体的视角,指出了政府数字化的现实困境、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义、着力点、机理、模式,重点论述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选择、路径、模式和案例实践。
最后,总结展望,指出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前言
- 第1章 数字经济概述
- 1.1数字经济的理论基础
- 1.1.1 什么是数字经济
- 1.1.2 数字经济的引擎
- 1.1.3 数字经济的内涵
- 1.1.4 数字经济的特征
- 1.1.5 数字经济的演进
- 1.2数字经济的全球发展
- 1.2.1 国际数字经济的发展
- 1.2.2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 1.2.3 全球数字化的战略远见
- 1.3数字经济面临的新形势
- 1.3.1 万物互联构筑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
- 1.3.2 海量数据组成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
- 1.3.3 云计算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
- 1.3.4 人工智能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1.3.5 区块链赋予数字经济实现价值最大化
- 1.3.6 “融合发展”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 1.3.7 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发展全新赋能
- 1.3.8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类型
- 1.3.9 数据智能开启数字经济效率革命
- 1.4数字经济面临的新问题
- 1.4.1 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尚未打通
- 1.4.2 自然人的身份缺少政策支持
- 1.4.3 数据权属问题应进一步规范
- 1.4.4 信用体系建设和治理不完善
- 1.4.5 跨界融合型人才结构性短缺
- 1.4.6 网络安全有待高度重视和加强
- 第2章 数字化转型
- 2.1数字化转型的新理念
- 2.1.1 创新生态化
- 2.1.2 生态协同化
- 2.1.3 协同创新化
- 2.2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
- 2.2.1 生产端的新机遇
- 2.2.2 消费端的新机遇
- 2.2.3 流通端的新机遇
- 2.3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 2.3.1 体制机制堡垒多
- 2.3.2 转型理解不到位
- 2.3.3 技术基础仍薄弱
- 2.3.4 数据治理缺手段
- 2.4数字化转型的见解
- 2.4.1 咨询公司的剖析
- 2.4.2 科技企业的剖析
- 2.4.3 各大银行的剖析
- 2.5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 2.5.1 智慧城市
- 2.5.2 智能交通
- 2.5.3 智能安防
- 2.5.4 智慧医疗
- 2.5.5 智慧教育
- 2.5.6 智能家居
- 2.5.7 智慧园区
- 2.5.8 智慧农业
- 第3章 政府数字化
- 3.1政府数字化的现状分析
- 3.1.1 全球数字政务发展现状
- 3.1.2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实践
- 3.2政府数字化的现实困境
- 3.2.1 主体协调和利益关系复杂
- 3.2.2 监管手段和信息获取不足
- 3.2.3 能力储备和机构设置落后
- 3.3政府数字化的动力引擎
- 3.3.1 社会治理促使政府数字化转型
- 3.3.2 公共服务促使政府数字化转型
- 3.3.3 经济运行促使政府数字化转型
- 3.3.4 市场监督促使政府数字化转型
- 3.3.5 生态保护促使政府数字化转型
- 3.4政府数字化的建设建议
- 3.4.1 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 3.4.2 整合资源,统一标准
- 3.4.3 需求导向,互联互通
- 3.4.4 部门协同,全面推进
- 3.4.5 注重实效,考核评估
- 3.4.6 多元主体,防范风险
- 3.5政府数字化的成效和趋势
- 3.5.1 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全面提升阶段,服务能力评估面临融合跨域新态势
- 3.5.2 数字政府成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电子政务评价的新标准
- 3.5.3 数字政府成为一体化政府建设的重要助推器,制度和技术双轮驱动成为优化创新新手段
- 3.5.4 数字政府成为提升治理智慧化水平的重要工具,数据智慧赋能成为数据治理新模式
- 3.5.5 明晰新时期数字政府建设发展重点关注方向,推动数字政府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第4章 产业数字化
- 4.1产业数字化的现状
- 4.2产业数字化的内涵
- 4.3产业数字化的现实意义
- 4.3.1 数字化助推产业新模式、新场景
- 4.3.2 数字化助推产业价值增值和创造
- 4.3.3 数字化助推产业效率提升和改变
- 4.3.4 数字化助推传统企业升级和优化
- 4.4产业数字化的特征
- 4.4.1 数据要素成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主动脉”
- 4.4.2 科技平台成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牛鼻子”
- 4.4.3 服务业成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领头羊”
- 4.4.4 政企协同成为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双飞翼”
- 4.5产业数字化的动因
- 4.5.1 生产过程复杂化
- 4.5.2 市场需求多样化
- 4.5.3 产品服务增值化
- 4.5.4 产业协作多维化
- 4.6产业数字化的模式
- 4.6.1 资源配置
- 4.6.2 产业创新
- 4.6.3 生产方式
- 4.6.4 组织管理
- 4.7产业数字化的主要着力点
- 4.7.1 数据要素驱动
- 4.7.2 科技平台支撑
- 4.7.3 品牌价值赋能
- 4.7.4 生态融合共生
- 4.7.5 政府精准施策
- 4.8产业数字化的问题
- 4.8.1 成本问题
- 4.8.2 安全问题
- 4.8.3 统一问题
- 4.8.4 融合问题
- 4.9产业数字化的发展建议
- 4.9.1 政府层面的建议
- 4.9.2 产业层面的建议
- 4.9.3 企业层面的建议
- 第5章 企业数字化转型
- 5.1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
- 5.1.1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
- 5.1.2 数字化企业的七大特征
- 5.1.3 数字化变革的难点和对策
- 5.2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布局
- 5.2.1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分析
- 5.2.2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设计
- 5.2.3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见解
- 5.2.4 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 5.3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 5.3.1 架构升级
- 5.3.2 要素驱动
- 5.3.3 组织重塑
- 5.3.4 流程变革
- 5.3.5 趋势展望
- 5.4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
- 5.4.1 智慧供应链
- 5.4.2 智能制造
- 5.4.3 智能物流
- 5.4.4 智能仓储
- 5.4.5 智能配送
- 5.5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 5.5.1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 5.5.2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 5.5.3 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
- 5.5.4 信息通信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 5.5.5 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 5.6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常见障碍及对策
- 5.6.1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常见障碍
- 5.6.2 企业数字化转型困难的对策
- 第6章 数字经济的展望与建议
- 6.1数字经济建设的展望
- 6.1.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
- 6.1.2 数据要素价值创造更加持久
- 6.1.3 数字科技交叉创新,硕果累累
- 6.1.4 数据资产治理水平更加规范
- 6.1.5 “上云、用数、赋智”常态化
- 6.2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展望
- 6.2.1 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 6.2.2 促进共享经济的融合发展
- 6.2.3 数字政府建设与时俱进
- 6.2.4 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明显
- 6.2.5 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更加强大
- 6.3数字经济的政策建议
- 6.3.1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 6.3.2 搭建网络协同平台
- 6.3.3 培养数字高端人才
- 6.3.4 拓展经济发展新生态
- 6.3.5 扩大开放型经济视野
- 6.3.6 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 参考文献
- 反侵权盗版声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