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了解矿产资源法的工具书。

内容简介

“法律一本通”系列丛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以其科学的体系、实用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丰富了其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再次博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本书以矿产资源法为中心,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条解释,是学习和适用矿产资源法实用图书。根据最新矿产资源法编写修改。本书根据新的矿产资源法编写。关联了矿产资源法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就某些重点文件的重点条款收录相关的答记者问。增加相关典型案例,全面说明法条适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辑说明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 第一章 总则
  • 第一条 立法目的
  • 第二条 适用范围
  • 第三条 指导思想
  • 第四条 矿产资源所有权
  • 第五条 许可证制度
  • 第六条 费用和税收
  • 第七条 地质调查制度
  • 第八条 战略性矿产资源
  • 第九条 矿产资源规划
  • 第十条 体系建设
  • 第十一条 科技创新
  • 第十二条 表彰奖励
  • 第十三条 保护民族自治地方利益
  • 第十四条 主管部门
  • 第十五条 国际合作
  • 第二章 矿业权
  • 第十六条 矿业权
  • 第十七条 矿业权出让
  • 第十八条 矿业权出让统筹
  • 第十九条 矿业权竞争性出让
  • 第二十条 矿业权出让合同
  • 第二十一条 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
  • 第二十二条 矿业权登记
  • 第二十三条 矿业权人权利
  • 第二十四条 矿业权期限
  • 第二十五条 探矿权转采矿权
  • 第二十六条 矿业权的收回、退出
  • 第二十七条 矿业权转让
  • 第二十八条 无需探矿权的情形
  • 第二十九条 无需采矿权的情形
  • 第三章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
  • 第三十条 地质调查
  • 第三十一条 地质资料
  • 第三十二条 压覆
  • 第三十三条 勘查、开采方案
  • 第三十四条 矿业用地制度
  • 第三十五条 勘查、开采区域范围
  • 第三十六条 开采石油、天然气
  • 第三十七条 加强绿色矿山建设
  • 第三十八条 清理和恢复
  • 第三十九条 矿产资源“三率”
  • 第四十条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制度
  • 第四十一条 闭坑
  • 第四十二条 遵守法律规定
  • 第四十三条 遗迹、化石、文物保护
  • 第四章 矿区生态修复
  • 第四十四条 生态修复原则
  • 第四十五条 采矿权人的生态修复义务
  • 第四十六条 生态修复方案
  • 第四十七条 边开采边修复
  • 第四十八条 生态修复验收
  • 第四十九条 生态修复费用
  • 第五章 矿产资源储备和应急
  • 第五十条 矿产资源储备体系
  • 第五十一条 建立机制
  • 第五十二条 采矿权人的产能储备责任
  • 第五十三条 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地
  • 第五十四条 矿产资源供应安全预测预警体系
  • 第五十五条 矿产资源应急状态
  • 第六章 监督管理
  • 第五十六条 监督检查主体
  • 第五十七条 监督检查措施
  • 第五十八条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制度
  • 第五十九条 矿产资源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 第六十条 信用记录
  • 第六十一条 举报
  • 第七章 法律责任
  • 第六十二条 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 第六十三条 非法探矿的法律责任
  • 第六十四条 非法采矿的法律责任
  • 第六十五条 非法压覆的法律责任
  • 第六十六条 未取得勘查许可证进行探矿的法律责任
  • 第六十七条 未取得采矿许可证进行采矿的法律责任
  • 第六十八条 破坏矿产资源的法律责任
  • 第六十九条 未及时清理、恢复的法律责任
  • 第七十条 未报送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法律责任
  • 第七十一条 不履行矿区生态修复义务的法律责任
  • 第七十二条 不配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法律责任
  • 第七十三条 拒绝、阻碍监督检查的法律责任
  • 第七十四条 提起诉讼
  • 第七十五条 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生态环境损害法律责任
  • 第七十六条 其他法律责任
  • 第八章 附则
  • 第七十七条 外商投资的法律适用
  • 第七十八条 境外组织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 第七十九条 国际条约的适用
  • 第八十条 施行时间
  • 附录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附录二
  • 本书所涉文件目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