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8千字
字数
202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全球史知名学者杨斌力作,书写人与社会的全球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几个富有特色的历史主题与文化意象作为线索,串联起世界多地在历史上开启互动的广泛历史。
作者向我们呈现,哪吒所代表的“莲生/莲化”意象并非中国特有,而是埃及经由西亚和印度传到中国的;商周时期中原内地的海贝,也并非从本土的南方沿海地区传来,而是从马尔代夫经印度自西传入我国西北和北方。而元明时代江南官仓中的海贝则大多来自琉球,以此为切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琉球在此时所发挥的连接东亚、东北亚、东南亚乃至南亚的重要枢纽职能。
除此之外,作者还以海底磁山传说、龙涎香贸易为线索,揭示其背后的中国和印度洋(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贸易交流史;并揭示了1815年,位于南半球的坦博拉火山大爆发(号称人类文明史上的最大火山爆发),及其引发的极端气候异常,如何对全球,特别是19世纪的古代中国形成意想不到的阻碍力量。
全书内容形散而神聚,以莲印、海贝、龙涎香等微观事物为线索,追溯它们的来源和去向,及其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此广泛探讨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亚洲大陆,与印度洋诸地、太平洋岛屿等地的文化、贸易交流史,最终展现出一部丰富又精致、跨越几个世纪的全球互动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如是我闻:全球史的知与行
- 难以捉摸的全球史
- 全球史的历史背景
- 谁做了全球史研究
- “西方的崛起”
- 跨学科
- 跨文化互动
- 九炷香
- 第一章 莲生埃及:哪吒的前生后世
- “求医者起死回生”:澳门的哪吒三太子
- 从佛教到道教:中华文化中的护法神
- 三太子自印度来
- 莲生埃及
- 莲上男童:出埃及记
- 莲生童子在中国
- 景教碑刻中的莲花十字架
- 景教铜牌中的莲花十字架
- 解题
- 第二章 爱莲说:中国为什么缺少莲印
- 爱莲而缺莲印
- 埃及:印章与封泥中的莲纹
- 印度的莲纹封泥
- 中国为什么缺少莲印
- 西藏地区的莲印与莲纹封泥
- 余论:全球现象,地方特色
- 第三章 印度洋来的“宝贝”:商周时期中原的海贝
- 老问题,新答案
- 海贝从哪里来
- 洛阳曹魏大墓石楬中的“海贝四枚”
- 海贝是货币吗
- 亢鼎中的“贝”
- “用作宝尊彝”
- 海贝为什么不是货币
- 第四章 囤积江南:琉球进贡的马尔代夫海贝
- 引子:云南的贝币
- 元代:从江南到云南
- 马尔代夫的进贡
- 明初:从南京到云南
- 琉球来的海贝
- 第五章 “不朽”的“黑石号”:考古和文献中的“无钉之船”
- 海底沉睡1170年
- 海洋考古首次发现的缝合船
- 中西文献中的无钉之船
- “地产椰子索”
- 古代中国的无钉之船
- 海底磁山
- 印度洋的“弱水”
- “吸铁岭”
- 最后的无钉之船
- 第六章 中国宋代的海洋突破:“泉州一号”航线新考
- 从三佛齐返航吗
- 可能来自印度的香料
- 海贝
- 船体附着生物
- 文献中宋代的中国海舶、航线和中国商人
- 其他两艘宋代沉船
- 第七章 来或不来:中国宫廷中的龙涎香
- 印度洋的“龙涎屿”
- 粪便、树脂、海底的蘑菇或沥青
- “西南海”中来
- 中国的命名:龙之涎
- “未婚妻的怀抱和灵魂的香味”
- 唐宋的中国:从流言到实物
- 宋代宫廷中的龙涎香
- 制造龙涎香
- “每两与金等”
- 下西洋所见龙涎香
- 从龙之涎到龙之精
- 龙涎香的不来
- 十七两龙涎香从哪里来
- 为什么不来
- 第八章 人鼠之争:复活节岛之谜的新探索
- 百万年的寂寥
- 前人之述备矣
- 若有若无的殖民主义的影子
- 什么时候有了人
- 是人还是鼠?
- 老鼠也挑食吗
- 愚蠢的原住民吗?
- 第九章 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爆发、全球气候变迁与道光萧条
- 人类文明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
- 火山气候的形成
- 坦博拉、气候变迁与中国
- 气候与19世纪的清朝
- 结语 知难而进,蹒跚前行
- 附录一 “Bon Voyage”
- 附录二 天不假年
- 附录三 斯人已成黄鹤去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万古江河
北京万古江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是一家专业的图书策划公司,专注于历史和历史非虚构板块,同时也策划出版虚构类历史小说等题材的作品。公司创立“火与风”品牌,名字源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的一句诗),寓意文化之火,生生不息。品牌的Slogan是: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