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0千字
字数
2023-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根源颠覆150年来的明治维新史观,解开明治维新史的复杂谜团。
内容简介
幕末强藩追求的并不是武力倒幕,却是强化幕藩体制的“公论”。由此出发,明治维新渐次发展为对“王政复古”、中央集权制度的追求与探索,并最终导致了世袭身份制的解体。本书使用“解决课题和权力斗争的循环”这一连贯视角,叙述明治维新的变化过程。
本书是著名明治维新史研究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三谷博的集大成之作。它从近世的历史背景谈起,结合国际环境、世界秩序,注重历史比较,呈现了从幕末到明治初年,日本社会和政治的全面图景。作者反对明治维新史领域最常见的人物或单一对象研究,即关于“特定的某人或某个藩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故事,强调幕末日本各方力量(幕府、朝廷、公家、强藩等)不同政治见解的碰撞及权力博弈的过程,颠覆固有的历史结论,为读者呈现全新的明治维新叙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关于书中书名、人名表述问题
- 序言
- 中文版序言
- 序章 明治维新的前提
- 一 全球化的第一波
- 二 第二波
- 三 第三、第四波
- 四 十九世纪中叶的交通革命与太平洋世界
- 第一章 近世东亚的世界秩序
- 一 东亚的世界秩序构图
- 二 近世日本的世界秩序构图
- 第二章 近世日本的双头
- 一 大名的“国家”
- 二 中心一:“公仪”
- 三 中心二:“禁里”
- 第三章 近世的日本社会
- 一 “地下”的社会
- 二 身份的动态
- 三 由“地下”向“国民”转变
- 四 知识网络的形成
- 第四章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国际环境与对外论的积累
- 一 东亚国际环境的变化
- 二 选择锁国政策
- 三 知识界的世界认识
- 第五章 幕末:对外政策的转变
- 一 鸦片战争与维持锁国的摸索
- 二 公仪的政策转变
- 三 国内的抵抗与外交
- 第六章 幕末:政治秩序的崩溃
- 一 对外部压力的技术性对应与政治体制崩坏应力的积蓄(1853—1858)
- 二 安政五年政变
- 三 到底为何种悲剧?
- 第七章 幕末:公议·尊皇攘夷·强兵运动
- 一 公武和解的尝试、幕府的强兵改革与大大名的公议运动的交错
- 二 尊攘运动对政局的决定性影响
- 第八章 幕末:重建秩序的摸索
- 一 “名贤侯”汇集京都与“政体一新”
- 二 “公武合体”体制与外部势力
- 三 围绕“合体”“公议”的攻防战
- 四 “合体”与“公议”的较量(一)
- 五 “合体”与“公议”的较量(二)
- 六 对长州藩的最终处分方案与萨摩、长州的接近
- 第九章 维新:走向“王政”“公议”政体(一)
- 一 长州战争
- 二 德川庆喜继位与丧失向公议政体转变的良机
- 三 最后的将军的外交与政体一新
- 四 公议派四侯与将军庆喜
- 第十章 维新:走向“王政”“公议”政体(二)
- 一 萨摩与土佐的政策转变
- 二 返还政权运动与举兵的促进与展开
- 第十一章 维新:走向“王政”“公议”政体(三)
- 一 德川庆喜返还政权
- 二 萨摩与岩仓具视
- 三 王政复古政变之路
- 四 由政变转向内战
- 第十二章 明治:政体变革的三年半
- 一 “一新”的制度
- 二 戊辰内乱
- 三 地域间的竞争与“公议”“集权”“去身份”
- 第十三章 明治:急进改革与武力叛乱
- 一 去身份化
- 二 培育“国民”的措施
- 三 地域间统合政策
- 四 财政统合与家禄处分
- 五 留守政府的宫廷政变与征韩论政变
- 六 西南内乱
- 终章 明治维新与人类的“近代”
- 一 被纳入全球化的交通与通讯网络
- 二 “东亚”的诞生
- 三 人类的“近代”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 明治维新史主要事项年表
- 事项索引
- 人名索引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