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侧重于主持艺术的框架建设,适用于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的教学。

内容简介

节目主持是一门艺术。节目主持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创作活动,本书系统讲解了主持理念、主持创作、主持要素、主持行为、主持能力、主持人格等内容,阐述了主持与传播、主持与节目、主持与驾驭、主持与演播以及主持与人之间的关系。

本书具体讲解了主持人如何掌握节目主持艺术的创作规律,进而驾驭整体性的节目流程;主持人如何把握节目主持艺术的看家本领,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演播形象——这既是技巧性的训练,又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前言 融媒体时代的转移、转型与转化
  • 第一章 主持理念
  • 第一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解析
  • 一、电视的特性
  • 二、节目的特征
  • 三、主持的特点
  • 四、人的特质
  • 第二节 什么是电视节目主持人
  • 一、什么是电视节目主持人
  •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定义的对标应用
  • 第三节 什么是电视节目主持艺术
  • 一、何谓电视节目主持艺术
  • 二、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的论证
  • 第四节 主持艺术的表现方法与规律
  • 一、主持艺术表现方法
  • 二、主持艺术表现方法的三对特性
  • 三、什么是电视主持艺术规律
  • 第二章 主持创作
  • 第一节 创作流程之一:主持意识
  • 一、心理意识与意识体验
  • 二、参与的自觉与自主的掌控
  • 三、主持的意识与内在的素质
  • 第二节 创作流程之二:节目形态
  • 一、节目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
  • 二、形态的构成与节目形态感
  • 三、从节目出发与主持人类型
  • 第三节 创作流程之三:演播状态
  • 一、演播界定与当众状态
  • 二、静态节目演播与动态节目演播
  • 三、演播状态与创作活动
  • 四、“三动”状态与演播“三说”的相互关系
  • 第四节 创作流程之四:整体形象
  • 一、整体的形象与形象的融合
  • 二、融合的形象与形象的个性
  • 三、个性的形象与形象的经营
  • 第三章 主持要素
  • 第一节 人事叙述要素与演练
  • 第二节 情理议论要素与演练
  • 第三节 场面娱乐要素与演练
  • 第四节 物件运用要素与演练
  • 第五节 语体风格要素与演练
  • 第六节 语境选释要素与演练
  • 第七节 节奏掌控要素与演练
  • 第八节 镜头感觉要素与演练
  • 第九节 态势语言要素与演练
  • 第十节 空间处理要素与演练
  • 第四章 主持行为
  • 第一节 现场驾驭与串能激活
  • 第二节 现场驾驭与语用转型
  • 一、“让文变语”,彰显串联的沟通感
  • 二、“让远变近”,彰显串联的现场感
  • 三、“让众变我”,彰显串联的亲和感
  • 四、“让有变丰”,彰显串联的深厚感
  • 五、“让无变活”,彰显串联的充盈感
  • 六、“让泛变精”,彰显串联的超拔感
  • 七、“让繁变简”,彰显串联的节律感
  • 八、“让乱变畅”,彰显串联的语智感
  • 九、“让直变曲”,彰显串联的统驭感
  • 第三节 现场演播与传必求通
  • 第四节 现场演播与功为胜道
  • 第五章 主持能力
  • 第一节 节目主持与“双专”能力
  • 一、“双专”意识中的专门知识
  • 二、“双专”意识中的专业技能
  • 第二节 主持能力与现场驾驭
  • 一、一个模式(A1)
  • 二、两大支点(A2)
  • 三、三条贯穿线(A3)
  • 四、四种“放大”(A4)
  • 五、五项整合(A5)
  • 第三节 主持能力与现场演播
  • 一、一个标高
  • 二、两大表现
  • 三、三个议法
  • 四、四个抓点
  • 五、五个“要能”
  • 第四节 主持艺术与主持传播
  • 一、照稿播读录放的传统线
  • 二、文本样态创作的基准线
  • 三、动态纪实直播的标高线
  • 第六章 主持人格
  • 第一节 节目主持人的情感
  • 第二节 节目主持人的情操
  • 第三节 节目主持人的情绪
  • 第四节 节目主持人的意志
  • 第五节 节目主持人的自我
  • 第六节 主持人格与主持理想
  • 一、主持人格
  • 二、主持理想
  • 第七章 主持课程
  • 第一节 专业课程与教学流程
  • 第二节 主持艺术与五个“一”工程
  • 一、第一个工程:一个艺术规律
  • 二、第二个工程:一对专业行为
  • 三、第三个工程:一条创作流程
  • 四、第四个工程:一组创作技能
  • 五、第五个工程:一款创作体式
  • 结语 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