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1千字
字数
2024-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群平凡的信誉楼人,让这个世界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温度与力量。
内容简介
1984年,信誉楼从新华路上一家营业面积280平方米、员工30人的“小卖场”起步。到40年后的今天,拥有43家门店,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员工约4万名。在多种不利因素交织的2021年、2022年,销售额连续突破200亿元,纳税额连续超9亿元。面对百年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信誉楼何以穿越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企业周期,走出一条平滑的上升曲线?
本书基于访谈百余人次、大量材料研究,揭示了信誉楼的发展秘密。本书不仅描述了信誉楼40年的发展史,还总结出了信誉楼商业活动的底层逻辑。本书最终得出结论,以信誉为本、诚信经营的信誉楼,做的固然是商业,但实际上展现的,却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商业世界中的人性力量。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开篇 一部心灵史
- 现象:“百强企业中绝无仅有的长跑冠军”
- 体验:信誉楼的“商品”与“服务”
- 本质: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
- 溯源:4万名追求成功人生的信誉楼人
- 归因:老董事长的活法,是信誉楼的基因
- 第一部分 真老董事长的“活法”
- 第一章 真实 生命底色
- 为人:遵从自己的内心
- 处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 明智:活得轻松、自信、坦然
- 甘愿吃亏:坚定地去家族化,追求制度化
- 本心:对自己真,对他人真
- 第二章 求真 认知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
- 认知:每天进步一点点
- 实践:“耕耘心态”
- 留有余地:“欠一口”
- 简单:返璞归真,直抵本质
- 第三章 真诚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切实为他人着想:用对方的思维方式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 彼此需要:维持员工与企业关系的不仅是感情
- 诚信:言必信,行必果
- 威信:敢作敢当、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热爱事业
- 向心力:吸引力法则
- 第二部分 信誉信誉楼的最大“秘密”
- 第四章 信念 把主要精力放在做企业而不是赚钱上
- 夯实基础:开业六年不盈利,却宣布信誉楼成功了
- 核心能力:不依靠“能人”,依靠文化、组织和制度
- 教学型组织雏形阶段:从职工业校到《信誉楼人》店刊
- 教学型组织成熟阶段: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终身学习体系
- 案例教学法:教学型组织的灵魂
- 人力资本股权化:从劳动股份制起步的股权激励
- 制度完善: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优秀企业的“产品”,而不是原因
- 把握规律:崇尚“基础决定楼层”,不赞同“超常规”发展
- 永远不上市:有形资产有限扩张,无形资产无限扩张
- 正本清源:对创新进行有效管理
- 打破魔咒:探索一条企业健康长寿之路
- 第五章 创业初衷 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
- 搭台唱戏:为下属喝彩、鼓掌
- 关注关爱:“员工第一”是落实“顾客至上”宗旨的根本保证
- 宽严并济:没有科学化的管理,人性化管理就是一场灾难
- 选好定位:既不要勉强自己,也不要浪费自己
- 成功人生:有益自己,有益社会,无怨无悔
- 央媒专题:风清气正的小气候,这里没有人情债
- 以人为本:那些被成就的信誉楼人
- 第六章 中国式美好企业 切实为他人着想
- 场景再现:当顾客向你走来的时候……
- 视客为友第一阶段:讲诚信,买卖不欺
- 视客为友第二阶段:变“买卖两样心”为“买卖一条心”
- 视客为友第三阶段:为顾客当好参谋,帮助顾客买到合适的商品
- 视客为友第四阶段:为顾客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 客我利相当:切实为供应商着想
- 竞争伙伴:同行是冤家?切实为商界同仁着想
- 以向社会负责为己任:疫情保供,守护民生的“逆行者”
- 重复博弈:最大的赢家是那些从一开始就为他人着想的人
- “长把勺”:商品经济时代的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
- 第三部分 精神谱系40年的“变与不变”
- 第七章 变 自我进化
- 生生之谓易:变是内在生命力的体现
- 不得不变:成立事业部,提升企业竞争力
- 顺势而变:石家庄区域的先行先试
- 拒绝为了变而变:没有完美的模式和方案
- 变是为了不变: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 第八章 不变 基因不变,理念不变
-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不会变
- 教学型组织不会变
- 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制度不会变
- 切实为他人着想的理念不会变
- 视客为友的理念不会变
- 打造真诚、专业、有温度的卖场
- 五大关键环节保障视客为友落地效果
- 切实为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着想的理念不会变
- 第九章 传承 生生不息
- 不动心
- 逐光而行
- 美美与共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