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重要著作,奠定了他的哲学体系的根基。

内容简介

叔本华认为,平常的世界由四类对象(即:现实对象;概念以及由这些概念组合而成的判断;时间和空间;人类的行为)构成,它们都是表象。充足理由律则是指,事物皆有其如其所是的理由或解释。

据此,平常世界的四类对象的存在都有其根据或理由,即存在着四种必然联系,每一种都构成充足理由律的一个根,充足理由律因此便拥有了四重根。人的行为动机被是充足理由律第四种形式,人的行为必有动机、从动机得到解释,这便通向了他著名的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二版序言
  • 第一章 绪论
  • §1 方法
  • §2 这种方法在目前场合中的运用
  • §3 这一研究的有用性
  • §4 充足理由律的重要意义
  • §5 关于充足理由律本身
  • 第二章 迄今有关充足理由律的最重要观点概述
  • §6 充足理由律的第一个表述以及其中两种含义之间的区别
  • §7 笛卡尔
  • §8 斯宾诺莎
  • §9 莱布尼茨
  • §10 沃尔夫
  • §11 从沃尔夫到康德之间诸哲学家
  • §12 休谟
  • §13 康德及其学派
  • §14 关于充足理由律的证明
  • 第三章 以往论证的缺陷和新论证的概述
  • §15 以往确定的充足理由律的意义中所不包含的一些情况
  • §16 充足理由律的根源
  • 第四章 论主体对象的第一个层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 §17 对象的第一层次概述
  • §18 关于经验实在的超验分析纲要
  • §19 表象的直接呈现
  • §20 关于生成的充足理由律
  • §21 因果关系概念的先验特征——经验知觉的理智特征知性——
  • §22 关于直接的对象
  • §23 对康德有关因果性观念的先验性证明的反驳
  • §24 关于因果规律的误用
  • §25 变化发生过程中的时间
  • 第五章 论主体对象的第二个层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 §26 关于对象的这一层次的说明
  • §27 概念的有用性
  • §28 概念的表象 判断力
  • §29 认识的充足理由律
  • §30 逻辑的真理
  • §31 经验的真理
  • §32 超验的真理
  • §33 超逻辑的真理
  • §34 理性
  • 第六章 论主体对象的第三个层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 §35 对于这一层次对象的说明
  • §36 存在的充足理由律
  • §37 空间中的存在的理由
  • §38 时间中的存在的理由、算术
  • §39 几何学
  • 第七章 论主体对象的第四个层次,以及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
  • §40 概述
  • §41 认识的主体和对象
  • §42 意志的主体
  • §43 意志·动机(目的因)的规律
  • §44 意志对于认识的影响
  • §45 记忆
  • 第八章 总的论点和结论
  • §46 体系的顺序
  • §47 时间中的理由与后果关系
  • §48 各种理由之间的相互作用
  • §49 必然性
  • §50 理由和后果的序列
  • §51 每一科学都具有某种居优先地位的充足理由律形式,以此作为它的指导性线索
  • §52 两个基本结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