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16千字
字数
202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当铁路和印刷术推动艺术和资本主义相遇,当文学、音乐、绘画跨越国界风靡全欧。国际主义的萌芽与民族主义的兴起,共同形塑现代欧洲的身份认同与文化经典。
内容简介
1846年6月13日巴黎一布鲁塞尔铁路开通,1500名旅客接受铁路公司经营者罗斯柴尔德男爵的邀请,搭上首航火车。受邀的旅客包括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之子内穆尔公爵和蒙庞西耶公爵、法国和比利时的官员们、大仲马、雨果、戈蒂耶、安格尔等名人。旅途中,柏辽兹指挥乐队在火车上演奏了《葬礼及凯旋大交响曲》。
这条铁路并非条国际铁路,但却被视为最重要的,因为它连接了法国和低地国、英国与德语区。铁路穿越国界,就此开启了欧洲文化的新时代。作家、艺术家、歌剧团、乐队和演员成为常客,搭乘火车穿梭各国,举办大量的演奏会、艺术展览、读书会、沙龙,国际市场也借由便捷的跨国运输向量产的廉价画作复制品和书籍、乐谱的印刷品开放。
欧洲各国民众开始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并共享同一种文化——他们阅读同样的书籍、聆听同样的音乐、欣赏同样的绘画、观赏同样的戏剧。最终,他们以“欧洲人”自居,视欧洲为一个不受国界限制的文化交流、翻译、交换的场域,19世纪的欧洲就此拉开文化全球化的序幕。铁路时代带来大众交通与旅行的革命,印刷技术提升作品量产的市场力量,最终艺术与文化成为一门生意,而作品后最能流芳百世或是被历史湮没,也将由资本市场决定。
费吉斯通过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法国女高音保琳娜·维亚尔多和艺术评论家路易·维亚尔多三人的故事,展现19世纪灿烂辉煌的国际主义文化,以及当时的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如何成为跨国的文化中介者,通过蓬勃发展的文化圈将欧洲各国联结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使欧洲各国人民接受共同的身份标签——“欧洲人”,进而树立欧洲文化,以及文学艺术在世界文明的经典地位。
目录
-
版权信息
-
理想国译丛序
-
关于货币的注释
-
插图列表
-
导言
-
第一章 1843年的欧洲
-
第二章 舞台上的革命
-
第三章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
第四章 流动的欧洲
-
第五章 欧洲在玩乐
-
第六章 没有音乐的国度
-
第七章 没有国界的文化
-
第八章 死亡与正典
-
后记
-
附录 音乐、戏剧、文字、绘画作品列表
-
注释
-
致谢
-
理想国译丛
展开全部
艺术的力量
欧洲联盟的概念由来已久,并曾被设想为欧洲合众国、国际泛欧联盟等形式,但实质性的实现滥觞于 1952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经过六七十年的发展,欧洲 27 个国家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高度依赖、政治高度统合、文化高度同质、军事高度绑定的欧洲联盟(英国脱欧则是其中一段颇为动荡的插曲)。欧洲各国公民虽然仍认定他们是德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但他们仍然共享欧洲人的身份。这是政治概念和法律概念上的既成事实,但在思想观念上的欧洲人认同,其起源则要更为久远。《创造欧洲人:现代性的诞生与欧洲文化的形塑》这本書追溯了 “欧洲人” 的来龙去脉,說明了欧洲人這個整體性質的概念是如何被 “创造” 出来的、欧洲共同体的观念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作者奥兰多・费吉斯對歐洲各國的研究算是卓有成效,理想国还推出过他的《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克里米亚战争:被遗忘的帝国博弈》,皆是了解和学习沙俄和苏联历史不可错过的经典著作。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其诗剧《希腊》的序言中,曾有句精辟恰当的表述,“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艺术,都源于希腊。”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文化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相比于硬实力的优势就在于,它能润物细无声地潜入每个人的心中,使得接受者在潜移默化中被征服,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由衷的体认。俄国著名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作品《动物园・第三工厂》中也曾說過這麼一句话,俄罗斯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赢得足够的尊重,并不是凭借自己的快马与军刀,也不是凭借强大的海军或空军,更不是所谓的先进核武器,而是他们在文化和科技上的卓越贡献。正是这些劳动成果擦亮了世界人民的眼睛,引燃了人们眸子里的惊奇。我们知道,武力带给人们的只有恐惧,而文化却值得给予永远的珍爱与敬重。的确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在战火纷飞的帐篷下,伊拉克人依然津津有味地欣赏好莱坞电影。或者说,我们与日本在历史和政治上多有宿怨,很多人仍然喜欢日本的动漫文化。回到这本书,奥兰多・费吉斯的这部著作聚焦于艺术與文化這兩大因素对欧洲人、欧洲文化共同体 “诞生” 的催化作用。作者之所以以巴黎 - 布鲁塞尔铁路开通为开篇,就是因为通过这条当时最重要的国际铁路,艺术得以被输送到沿线的各个角落,欧洲各国在艺术的熏染和陶冶中,逐渐形成了 “一个欧洲人” 的概念。而作家、艺术家、歌剧团、乐队和戏剧演员作为艺术的重要载体,在形塑欧洲文化的过程中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作者所说,本书是对作为第一个文化全球化时代的 19 世纪的探索,目标则是把欧洲作为一个跨越国界的文化传递、翻译和交流的空间,从中诞生的 “欧洲文化” 将使得欧洲性更为凸显,这种文化即是艺术形式、理念和风格的综合体。具体而言,作者以三个人物为中心,串联起了全书的叙事,他们分别为:著名作家伊凡・屠格涅夫、歌手和作曲家保琳娜・维亚尔多及其丈夫路易・维亚尔多。他们以其广泛的社会关系,作为重要的文化中介,为艺术家们寻找受众、开拓市场,可谓是典型的 “欧洲人”。
当铁路和印刷术推动艺术和资本主义相遇,当文学、音乐、绘画跨越国界风靡全欧国际主义的萌芽与民族主义的兴起,共同形塑现代欧洲的身份认同与文化经典
文明进化的软性力量
跳出大外交、大革命和大冲突的视角,从文学、艺术和文化的软性角度思考文明的演进之路。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