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5千字
字数
2022-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揭示西方媒介思想演变历程及其关键性转向。
内容简介
何为媒介?这是长期以来西方传播研究中一个若隐若现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媒介是工具?是本体?还是存在?在学界各有其说。
本书旨在通过概述西方媒介思想的大致演变历程,来揭示西方人思考媒介的整体走向和关键性转向。从具体内容上看,本书着重阐发了西方媒介思想从反媒介(中介)的媒介工具论到重媒介(“物”自身)的媒介存在论的转向中的本体论根源、理论表征及其所产生的学术影响,可以说奠定了未来媒介哲学的存在论基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西方传统的媒介工具论思想
- 第一节 古代的反媒介思想
- 第二节 中世纪的反媒介思想
- 第三节 近现代的反媒介思想
- 第四节 西方传统媒介工具论思想的意义本位论根源
- 第二章 西方媒介思想转向的媒介存在论基础
- 第一节 西方媒介思想转向的“物”本论根源
- 第二节 西方媒介思想转向的符号存在论基础
- 第三节 西方媒介思想转向的空间存在论基础
- 第四节 西方媒介思想转向的技术存在论基础
- 第五节 西方媒介思想转向的身体存在论基础
- 第三章 当代西方媒介存在论的理论形态
- 第一节 媒介学的媒介存在论思想
- 第二节 媒介环境学的媒介存在论思想
- 第三节 媒介考古学的媒介存在论思想
- 第四节 媒介化理论的媒介存在论思想
- 第四章 西方媒介思想转向下传播研究范式的转换
- 第一节 从信息(内容)本位到媒介(形式)本位:传播研究范式的转换
- 第二节 传播研究范式“媒介”化转换的学术实践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