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妖怪学理论开山之作,吹响中国妖怪学集结号。

内容简介

中国妖怪文化源远流长,如同基因一般,自远古先民的血液中一直流传至今。有文字记载以来,关于妖怪的记载更是汗牛充栋,《山海经》《神异经》《列仙传》《搜神记》《酉阳杂俎》《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子不语》……中国的妖怪在几千年的反复述说中不断演变,构建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妖怪的诞生、定义、分类,妖怪出现的场所、时间,妖怪的类型,妖怪的善恶与爱恨……不同的历史时期,妖怪文化、妖怪与人的关系都存在微妙的变化,只有从源头厘清妖怪版图,才能真切地触摸我们的过去。

中国妖怪学开创者张云翻阅历代数百部典籍文献,经过十余年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探寻中国文化根基。溯本清源,旁征博引,剖析从先秦到明清妖怪与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力图还原中国妖怪文化发展的全貌,推动5000年中国妖怪文化和妖怪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1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 一、为什么研究妖怪
  • 二、中国的妖怪观
  • 三、妖怪文化的价值
  • 第2章 日本的妖怪文化
  • 一、日本妖怪文化的发展
  • 二、日本妖怪学
  • 三、妖怪文化的源头在中国
  • 第3章 妖怪面面观
  • 一、妖怪的定义
  • 二、妖怪的分类
  • 第4章 中国妖怪的历史变迁
  • 一、万年妖怪说
  •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妖怪特征
  • 第5章 中国妖怪的善恶观
  • 一、中国妖怪好的多还是坏的多
  • 二、妖怪与人
  • 第6章 妖怪的所在
  • 一、遥远的大荒——先民探索之地
  • 二、山岭
  • 三、海洋
  • 四、大江、大河
  • 五、湖泊、河流、水潭等
  • 六、乡村
  • 七、城市
  • 八、宫廷
  • 九、家宅
  • 十、办公地点
  • 十一、集市
  • 十二、驿站、旅舍或者借宿之地
  • 十三、寺庙
  • 十四、牢房
  • 十五、书房
  • 十六、考场
  • 十七、桥梁
  • 十八、厕所
  • 十九、坟地
  • 二十、洗浴之地
  • 二十一、船只
  • 二十二、人的身体
  • 第7章 妖怪出现的时间
  • 一、逢魔之时
  • 二、白天
  • 三、夜里
  • 第8章 何为物怪
  • 一、从日本的百物语说起
  • 二、日本的“付丧神”和中国的“物怪”
  • 三、生活中哪些器物可以变成妖怪
  • 第9章 中国古人的生死观以及鬼世界
  • 一、什么是鬼
  • 二、鬼是怎么产生的
  • 三、人死后去哪里
  • 四、鬼文化中的几个现象
  • 五、鬼怕什么
  • 第10章 当妖怪遇到爱情
  • 一、为什么会有“妖怪+爱情”的故事
  • 二、妖怪爱情发展简史
  • 三、和人谈恋爱的妖怪,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 四、和人谈恋爱的妖怪,是什么出身
  • 五、妖怪爱情的类型
  • 六、题外趣话——从妖怪身上学到的爱情经验
  • 部分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国妖怪文化有极强的现实性,而不仅是古代遗存的迷信传说。在中国人眼中,万物自有其运行规律,世间以和为贵,所以打破了 “和” 的现象,就会变成妖。而这些妖的概念逐渐渗透进入生活之中后,人们又用它来寄托自己对美好的向往,所以妖怪故事中既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又有挑战规矩的进步思想。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陪伴我们长大的妖怪们

      我们都是在妖怪的陪伴下长大的孩子,这个妖怪的世界在长辈的叙述里鲜明活泼,听了会怕,又怕又想听,至少它比那些教条式的训话有趣很多。比如自小听了很多动物成精的故事,在故事里或电影中最当红的,首推狐仙,而且几乎都会变成倾城倾国的美女。再来白蛇的故事也深入人心,而白蛇的形象又比狐仙正面得多,以致代表正义的法海最后惹人厌,白蛇在人们的心目中成功逆转成为正面角色,包括我(尽管我是多么怕蛇)。在得到电子书发现张云的《妖怪说》,立刻收到书架上,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作者从日本的志怪小说聊起 —— 我们都知道日本妖怪是很有名的,进而聊到品类丰富的中国妖魔鬼怪,并且一一列举古书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妖怪,读完只有一句话:叹为观止!如前所说,我们很熟悉人死后或者动物变成的妖怪和鬼魅,但是在华族的传说里,有生命的植物,没生命的物件,时日一久都会成妖成精。比如香蕉树有香蕉精,榕树也会成精,还有那些扫帚、水桶之类的东西,一样可以成精。这不止《妖怪说》里面有提及,日常生活里确实也听老人家说过。妖怪跟我们不同世界,因此我们会感到惧怕。但是根据古书上的故事,妖怪和鬼魅不尽然是坏的,而且还有很多是正面的、助人的。更多时候,妖怪故事是以阻吓的方式,传递善恶有报的观念,或者尊重自然万物的观念,大多具有警世意味。往更前的年代追溯,妖怪故事的广泛流传,也是人类过去万物有灵信仰的延续。有人可能斥之迷信,但是别急,从文化现象的角度来看,我同意作者的看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 1981年10月, 已于2010年度转制为企业,成立“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资人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是综合性的科技出版社,也是北京市科普传媒基地。 本社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坚持“传播科技知识,创造精彩生活”的方针,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目标,出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科普、少儿、生活、文化教育、大众社科类图书及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