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2千字
字数
2018-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走出生态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内容简介
生态困境是人类的生存困境,也是自然生命系统的失衡困境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困境。生态困境的道德认识论根源,不仅是“自然观”的误置、“科技观”的歧途,而且也是“人性观”的偏差,在“精神自由”与“解放”的理念引导下,人类应当推动“类意识”的觉醒,以“类本质”的精神价值理念规范生物本能的生命冲动,追寻生命的“自由”之境。生态困境的实践论根源体现为“伦理的实体”往往作为“不道德的个体”去行动,从而造成需要加以警醒的“伦理——道德”悖论,通过“个体——集体——实体”的提升和“实体——主体”的转换,使生态自然世界的“伦理的实体”作为“整个的个体”去行动并成为“道德的主体”,才能扬弃生态视域中的“实体个人主义”,超越“伦理——道德”悖论,以此探寻走出生态困境的伦理“冲动力”,在把握“冲动”的情感形态即“伦理感”与“道德感”的前提下,肯定“以情摄理”的伦理合理性,推动现实而合理的伦理——经济生态与伦理——科技生态的整合,建构“冲动力的合理体系”,走向伦理世界“预定的和谐”与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实现精神价值世界与生态自然世界“和谐”的辩证复归,从而超越困境,走向文明,“诗意地栖居”。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导言 生态困境与道德哲学
- 一 现代性视野下的生态困境及其伦理审视
- 二 拯救生态困境的道德哲学视野
- 三 可能的创新、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上篇
- 第一章 生态困境之“原罪”
- 第一节 生态困境
- 一 “生态”与“生态困境”
- 二 生态困境的三种样态
- 三 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与人类自身的“退化”
- 第二节 生态困境的历史轨迹
- 一 生态困境之孕育与萌发
- 二 生态困境之形成与激化
- 三 审视与反思
- 第三节 生态困境之“原罪”
- 一 走不出的怪圈:“丛林原则”与主体性悖谬
- 二 “类本质”意境的消解
- 三 最后的救赎:“类”意识的深层觉醒与生命的自由之境
- 第二章 自然观与生态困境
-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嬗变
- 一 “古朴和谐”与自然之“附魅”
- 二 “冲突对抗”与自然之“祛魅”
- 三 “共生和谐”与自然之“返魅”
- 第二节 “自然观”与生态困境的道德哲学演绎
- 一 “自然为人立法”
- 二 “人为自然立法”
- 三 “人为自身立法”
- 四 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回归
- 一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 二 劳动实践:必要的中介
- 三 “人与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 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 第三章 科技观与生态困境
- 第一节 生态视阈中的“科技理性”
- 一 “理性”与“科技理性”
- 二 科技理性的生态价值
- 第二节 “科技理性”的生态悖论
- 一 科技异化的价值困惑
- 二 科技理性悖论的文化批判
- 第三节 “科技理性—生态理性”的合理“生态”体系
- 一 科技理性的合理性限度
- 二 生态理性的道德合法性
- 三 “科技理性”成为“生态理性”
- 第四章 人性观与生态困境
- 第一节 对峙自然的人性发展轨迹
- 一 上帝神性的“笼罩”
- 二 凡人幸福的“关照”
- 三 理性启蒙的“神话”
- 第二节 现代性中的人性危机与生态困境
- 一 生态视野下“人”的存在之维
- 二 理性与价值整合的“人性”设计
- 三 现代性中的人性危机
- 第三节 生态人格的重塑与“爱自然”的人性生成
- 一 生态人格的重塑
- 二 “爱自然”的新人性观
- 下篇
- 第五章 “伦理—道德悖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伦理的实体与不道德的个体”
- 二 隐匿的“道德风险”
- 第二节 必要的生态推进:个体—集体—实体
- 一 个体道德生活的悲剧
- 二 集体行动的困境
- 三 潜隐的“实体个人主义”
- 第三节 可能的生态觉悟:“伦理的实体”成为“道德的主体”
- 一 生态视阈中的“道德主体”
- 二 从“伦理的实体”到“道德的主体”
- 三 “伦理—道德”的生态觉悟
- 第六章 走出生态困境的伦理“冲动力”
- 第一节 生态视阈中的“伦理冲动”
- 一 “冲动”与“伦理冲动”
- 二 伦理冲动的“精神”:意志与情感
- 第二节 “伦理冲动”之情感形态
- 一 “伦理感”
- 二 “道德感”
- 第三节 伦理实体“冲动力的合理体系”
- 一 “以情摄理”的伦理合理性
- 二 “冲动力的合理体系”与生态文明
- 第七章 生态世界“预定的和谐”
- 第一节 伦理世界“预定的和谐”
- 一 “真实”的精神世界
- 二 伦理世界“预定的和谐”
- 第二节 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
- 一 “自身确定”的精神世界
- 二 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
- 第三节 走向“生态和谐”
- 一 从“冲突对立”到“生态和谐”
- 二 从“灰色危机”到“绿色生机”
- 结语 “启蒙之后的启蒙”与“觉悟之后的觉悟”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