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点介绍目前胸外科不断涌现的创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胸腔镜微创精准手术,智能化与专科化手术机器人,一站式经皮肺穿刺细胞学诊疗技术,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及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相关介入诊疗技术,数字化无水化闭式引流装置及加速康复等专业内容,并通过路径化图解的形式对各项技术的特色及杂交应用进行了系统化总结,充分展示了在规范化诊治基础上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实施及应用情况。

目录

  • 版权信息
  • 《肺部微创高新诊疗技术手册》编委会
  • 前言
  • 第1章 人工智能与肺癌
  • 1.1 人工智能辅助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 1.2 人工智能辅助肺癌病理学诊断
  • 1.3 人工智能辅助肺癌诊疗决策系统
  • 1.4 人工智能辅助预后评估
  • 第2章 智能化手术机器人
  • 2.1 医学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 2.2 肺小结节定位
  • 2.3 智能化手术机器人应用于肺结节的定位
  • 2.3.1 智能导航辅助CT引导肺小结节定位
  • 2.3.2 光学导航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定位
  • 2.4 智能化手术机器人用于肺结节手术规划
  • 第3章 胸外科专科机器人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 3.1 外科手术机器人出现的背景
  • 3.2 专科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发展
  • 3.2.1 神经外科机器人
  • 3.2.2 骨科机器人
  • 3.2.3 微创腹腔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
  • 3.2.4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
  • 3.3 胸外科专科机器人的研制
  • 3.3.1 胸外科手术特色
  • 3.3.2 胸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面临的问题
  • 3.3.3 胸外科专科机器人的需求分析
  • 3.4 胸外科专科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 第4章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诊疗技术
  • 4.1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的发展历程
  • 4.2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原理及构成
  • 4.3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具体操作步骤
  • 4.3.1 术前准备
  • 4.3.2 术中导航
  • 4.4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 4.4.1 诊断
  • 4.4.2 外科手术前或放射治疗前定位
  • 4.4.3 治疗
  • 4.5 展望
  • 第5章 一站式经皮肺穿刺诊疗技术
  • 5.1 概述
  • 5.1.1 适应证
  • 5.1.2 禁忌证
  • 5.2 经皮肺穿刺术
  • 5.2.1 术前准备
  • 5.2.2 操作步骤
  • 5.2.3 两种方法的优势比较
  • 5.3 快速现场评价
  • 5.4 肺穿刺与射频消融
  • 5.4.1 CT和B超引导穿刺消融的优势
  • 5.4.2 操作步骤
  • 5.4.3 射频消融效果评价
  • 5.5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
  • 5.5.1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原则
  • 5.5.2 操作步骤
  • 5.5.3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准入和放射防护
  • 5.5.4 随访及疗效评估
  • 5.6 术后并发症
  • 5.6.1 穿刺相关并发症
  • 5.6.2 消融相关并发症
  • 5.6.3 粒子植入相关并发症
  • 5.7 总结与展望
  • 第6章 肺癌术前病理分期评价体系
  • 6.1 肺癌术前分期的意义及方法概述
  • 6.2 纵隔镜
  • 6.2.1 纵隔镜概述
  • 6.2.2 常见纵隔镜路径及操作过程
  • 6.3 EBUS-TBNA
  • 6.3.1 EBUS-TBNA概述
  • 6.3.2 EBUS-TBNA操作过程
  • 6.3.3 EBUS-TBNA结合弹性超声
  • 6.3.4 EBUS-TBNA结合现场细胞学评估
  • 第7章 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技术
  • 7.1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开展及管理
  • 7.1.1 治疗前的安全管理措施
  • 7.1.2 特殊患者的处理
  • 7.2 高频电刀
  • 7.2.1 概述
  • 7.2.2 设备及技术原理
  • 7.2.3 适应证和禁忌证
  • 7.2.4 操作方法
  • 7.2.5 注意事项
  • 7.3 氩等离子体凝固术
  • 7.3.1 概述
  • 7.3.2 工作原理及设备
  • 7.3.3 适应证和禁忌证
  • 7.3.4 操作方法
  • 7.3.5 注意事项
  • 7.4 激光
  • 7.4.1 概述
  • 7.4.2 技术原理
  • 7.4.3 适应证和禁忌证
  • 7.4.4 操作方法
  • 7.4.5 注意事项
  • 7.5 微波
  • 7.5.1 概述
  • 7.5.2 适应证和禁忌证
  • 7.5.3 操作方法
  • 7.5.4 注意事项
  • 7.6 CO2冷冻
  • 7.6.1 概述
  • 7.6.2 技术原理
  • 7.6.3 设备
  • 7.6.4 适应证
  • 7.6.5 禁忌证
  • 7.6.6 操作方法
  • 7.6.7 注意事项
  • 7.7 光动力治疗
  • 7.7.1 概述
  • 7.7.2 技术原理
  • 7.7.3 设备
  • 7.7.4 操作方法
  • 7.7.5 适应证和禁忌证
  • 7.7.6 注意事项
  • 7.8 气道内支架
  • 7.8.1 概述
  • 7.8.2 技术原理
  • 7.8.3 种类和性能
  • 7.8.4 适应证和禁忌证
  • 第8章 胸腔镜下肺癌精准手术
  • 8.1 电视辅助胸腔镜发展
  • 8.2 电视辅助胸腔镜现状
  • 8.2.1 切口微创
  • 8.2.2 术式微创
  • 8.2.3 异化切口
  • 8.3 电视辅助胸腔镜杂交技术应用
  • 8.3.1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
  • 8.3.2 定位杂交
  • 8.3.3 近红外胸腔镜
  • 8.3.4 3D杂交技术
  • 8.4 展望
  • 8.4.1 支气管镜下黏膜剥离术(Bronch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BSD)
  • 8.4.2 针型胸腔镜(3mm)
  • 8.4.3 Robot杂交
  • 第9章 机器人辅助肺部微创手术
  • 9.1 机器人简介及发展
  • 9.2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技术优势
  • 9.3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技术劣势
  • 9.4 展望
  • 第10章 肺部疾病术后胸腔引流的管理
  • 10.1 概述
  • 10.2 排水装置以及吸力系统的选择
  • 10.2.1 密闭式排水系统
  • 10.2.2 无水引流装置
  • 10.2.3 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
  • 10.3 胸腔置管管理
  • 10.3.1 胸腔引流管的放置
  • 10.3.2 如何拔除胸腔引流管
  • 10.3.3 快速康复医学对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影响
  • 10.3.4 胸腔引流管的并发症
  • 10.4 结语
  • 第11章 基于ERAS理念下的肺癌快速康复外科治疗
  • 11.1 概述
  • 11.2 术前准备
  • 11.2.1 风险评估及宣传教育
  • 11.2.2 运动锻炼
  • 11.2.3 戒烟
  • 11.2.4 术前禁食
  • 11.2.5 心理准备
  • 11.3 术中优化
  • 11.3.1 优化麻醉方法
  • 11.3.2 微创手术技术
  • 11.3.3 保持体温
  • 11.3.4 肺保护性通气
  • 11.4 术后康复
  • 11.4.1 多模式镇痛
  • 11.4.2 术后管道管理
  • 11.4.3 气道管理
  • 11.4.4 营养支持
  • 11.4.5 运动康复
  • 11.4.6 血栓管理
  • 附 路径图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