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9千字
字数
2022-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民法典时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2020年公布的民法典,2020年修订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等全面修订,添加相关案例,以理论、实务指引为引领,以企业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管理操作实务为框架,以企业常见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为核心,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建设、企业专利管理、企业商标管理、企业著作权管理、企业商业秘密管理、企业技术合同管理、企业反不正当竞争管理等专题进行讲解,全面展现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风险防范方面的理论依据、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并且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高发的法律纠纷点进行剖析,给企业以警示。本书旨在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及相关风险防范提供参考与指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再版序言
- 序一
- 序二
- 第一章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 第一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 一、企业知识产权概述
- 二、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经营风险
-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
- 一、专利管理制度
- 二、商标管理制度
- 三、著作权管理制度
- 四、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 五、技术合同管理制度
- 六、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
- 第三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 一、最高层直管模式
- 二、法务部门管理模式
- 三、研发部门管理模式
- 四、行政部门管理模式
- 五、设立专门公司管理模式
- 第四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控制
- 一、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控制的概念
- 二、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控制的目标
- 三、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控制的内容
- 第二章 企业专利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一、企业专利权须依申请并由国家授予
- 二、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 三、专利权的终止和无效
- 四、关于专利权保护的基本知识
- 第二节 企业专利管理操作实务
- 一、专利挖掘与专利布局
- 二、专利申请前的准备工作
- 三、专利授权后的维持工作
- 四、企业专利档案管理
- 五、职务发明创造的奖励与报酬
- 六、专利评估
- 七、专利保险
- 八、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
- 九、专利权许可
- 十、专利纠纷的处理措施
- 第三节 常见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 一、专利申请被视为撤回导致专利无法授权
- 二、专利权终止导致丧失专利维权的基础
- 三、企业因专利申请日前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而丧失专利权
- 四、企业因在委托开发协议中对专利权归属约定不明而丧失专利权
- 五、企业因在加工承揽过程中未及时申请专利而引发权属纠纷
- 六、专利申请撰写质量不高导致保护范围变窄
- 七、职务发明创造立项研发管理不规范导致专利权属纠纷
- 八、因生产、销售产品前未进行侵权检索分析而产生侵权风险
- 九、权利人因超过诉讼时效主张权利而丧失胜诉权
- 十、因签发警告函不当导致被诉侵权
- 第四节 典型案例评析
- 案例1:甲龙公司与王某慈及乙龙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 案例2:安全公司与机械公司、化工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 案例3:汪某洪与电子公司专利权权属纠纷案
- 案例4:美×家居公司与深圳××公司、佛山××公司等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上诉案
- 第五节 企业专利管理制度范本
- 一、总则
- 二、专利管理部门
- 三、技术项目研发工作机制
- 四、专利申请程序
- 五、专利维护工作机制
- 六、专利运营工作机制
- 七、职务发明创造奖励与报酬
- 八、专利保护工作机制
- 九、责任与处罚
- 十、附则
- 第三章 企业商标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一、商标的主要特点
- 二、商标与品牌的关系
- 三、商标的分类
- 四、注册商标须由国家核准授予
- 五、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
- 六、商标国际注册
- 七、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
- 八、商标的异议和无效宣告
- 九、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企业商标管理操作实务
- 一、商标申请注册的基本常识
- 二、企业商标申请策略
- 三、商标的使用管理与维护
- 四、商标的许可与转让
- 五、商标维权实务
- 第三节 常见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 一、因不重视申请前的查询检索而导致商标申请被驳回
- 二、因忽视商标申请战略规划导致商标被他人抢注
- 三、外国企业因忽视中文商标的注册导致在中国市场开拓受阻
- 四、因企业使用商标不当导致商标淡化而丧失显著性
- 五、因三年未使用注册商标而被撤销
- 六、因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而产生商标转让纠纷
- 七、因商标许可合同未备案导致商标多重许可
- 八、因未明确商标许可的类型而引发纠纷
- 九、因忽视商标被许可人的商品质量而承担侵权责任
- 十、销售者因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而承担赔偿责任
- 第四节 典型案例评析
- 案例1:环保公司与美×股份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 案例2:米其林集团与超洁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 案例3:帕弗洛公司与毕加索公司、艺想公司商标许可合同纠纷案
- 案例4:多米诺公司与杜高公司、心可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再审案
- 第五节 企业商标管理制度范本
- 一、总则
- 二、商标管理部门
- 三、商标注册工作机制
- 四、商标维护工作机制
- 五、商标的使用规范
- 六、商标运营工作机制
- 七、商标保护工作机制
- 八、责任与处罚
- 九、附则
- 第四章 企业著作权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一、作品的概念和形式
- 二、对作品“独创性”的理解
- 三、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 四、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 五、对著作权的限制
- 六、著作邻接权
- 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
- 八、著作权集体管理
- 九、著作权侵权判定原则
- 第二节 企业著作权管理操作实务
- 一、著作权的产生及企业常见作品种类
- 二、作品自愿登记的作用
- 三、著作权的梳理及建档
- 四、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的区别
- 五、著作权转让
- 六、著作权许可使用
- 七、著作权出质
- 八、侵害著作权的常见行为表现
- 九、著作权保护的途径
- 十、互联网环境对著作权管理和保护的影响
- 第三节 常见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 一、因忽视对作品创作过程材料的保存而无法证明著作权权属
- 二、因委托创作或合作创作过程中对权属约定不明确而发生纠纷
- 三、著作权合同因用语不规范而产生纠纷
- 四、因未明确著作权合同中的“验收条款”而产生纠纷
- 五、因对职务作品和非职务作品的区分不清晰而产生纠纷
- 六、因对合作作品的著作权行使协商不一致而产生纠纷
- 七、演绎作品因未取得原著作权人同意而产生纠纷
- 八、因疏于事前审查导致侵犯他人著作权
- 九、因不清楚模仿和抄袭的界限而引发侵权
- 十、在诉讼中,因对作品类型的选择错误而导致维权失败
- 第四节 典型案例评析
- 案例1:绘画公司与首饰公司、网购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 案例2:甲家具公司与乙家具公司、家具销售中心侵害著作权纠纷再审案
- 案例3:蒋某男与影视公司委托创作合同纠纷上诉案
- 案例4:上海甲公司、林某与乙品牌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上诉案
- 第五节 企业著作权管理制度范本
- 一、总则
- 二、著作权管理部门
- 三、著作权的主要内容
- 四、著作权归属
- 五、著作权维护工作机制
- 六、作品使用规范
- 七、著作权运营工作机制
- 八、著作权保护工作机制
- 九、责任与处罚
- 十、附则
- 第五章 企业商业秘密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一、商业秘密概念和特性
- 二、阶段性的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也属于商业秘密
- 三、商业秘密分类
- 四、技术秘密与专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五、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 六、判定商业秘密侵权的一般原则
- 七、侵害商业秘密纠纷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 第二节 企业商业秘密管理操作实务
- 一、企业商业秘密梳理与归类建档
- 二、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主要途径
- 三、企业对商业秘密应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
- 四、企业商业秘密保密期限设定
- 五、注意区别客户信息与客户名称的不同
- 六、正确区分保密义务与竞业限制义务
- 七、正确理解保密义务与保密费之间的关系
- 八、善用基于诚信原则的默示保密义务
- 九、商业秘密的保护途径
- 十、企业商业秘密合规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常见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 一、因对商业秘密的法律概念不了解而忽视商业秘密保护
- 二、因未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导致商业秘密被侵权
- 三、因保密制度落实不到位而导致维权困难
- 四、因对新入职员工疏于审查和防范导致侵犯他人商业秘密
- 五、因对商业秘密界定不清楚而产生纠纷
- 六、因对商业秘密权属约定不明而产生纠纷
- 七、因客户基于对员工个人信赖进行交易而产生纠纷
- 八、因对转让或许可使用的技术未尽职调查而产生纠纷
- 九、因对秘密点的总结不当而在维权中陷入被动局面
- 十、因未及时有效应对侵权而导致损失扩大
- 第四节 典型案例评析
- 案例1:朱某基、日用公司与生化公司侵害经营秘密纠纷上诉案
- 案例2:甲公司与乙公司、吴某庆等侵害商业秘密纠纷上诉案
- 案例3:何某亮、刘某刚等侵犯商业秘密罪案
- 案例4:嘉兴中×化工公司、上海欣×公司与王×集团公司、王×科技公司、傅某、王某等侵害技术秘密纠纷上诉案
- 第五节 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范本
- 一、总则
- 二、商业秘密管理部门
- 三、商业秘密的内容
- 四、商业秘密的认定程序
- 五、保密措施
- 六、保密期限
- 七、商业秘密运营工作机制
- 八、商业秘密纠纷解决机制
- 九、责任与处罚
- 十、附则
- 第六章 企业技术合同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一、合同基本概念
- 二、技术合同的内容和分类
- 三、技术开发合同
- 四、技术转化合同
- 五、技术转让(许可)合同
- 六、技术咨询合同
- 七、技术服务合同
- 八、技术培训合同
- 九、技术中介合同
- 十、技术进出口合同
- 第二节 企业技术合同管理操作实务
- 一、技术合同谈判
- 二、技术合同订立及主要条款
- 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 四、技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管理
- 五、技术合同纠纷解决
- 第三节 常见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 一、因签约主体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而产生纠纷
- 二、因技术合同被撤销而产生纠纷
- 三、因技术合同无效而产生纠纷
- 四、因合同相对方不具有履约能力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 五、因验收标准约定不明而产生纠纷
- 六、因技术合同用语不规范而产生歧义
- 七、因未及时制止违约行为而导致损失扩大
- 八、因对技术成果归属约定不明而丧失知识产权
- 九、因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而导致合同不能履行
- 十、因未及时主张权利而导致超过诉讼时效
- 第四节 典型案例评析
- 案例1:网络公司与×通浙江分公司技术委托开发合同纠纷上诉案
- 案例2:裕源公司与天宝所技术合同纠纷再审案
- 案例3:钦州锐丰公司与北航大学技术合同纠纷上诉案
- 案例4:精科绿源公司与中新蓝公司、李某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上诉案
- 第五节 企业技术合同管理制度范本
- 一、总则
- 二、技术合同管理部门
- 三、技术合同的主要条款
- 四、技术合同签订流程
- 五、技术合同履行监督
- 六、技术合同纠纷解决机制
- 七、责任与处罚
- 八、附则
- 第七章 企业反不正当竞争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一、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
- 二、仿冒行为
- 三、商业贿赂行为
- 四、虚假宣传行为
- 五、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
- 六、商业诋毁行为
- 七、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二节 企业反不正当竞争管理操作实务
- 一、熟悉各种类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二、建立企业反不正当竞争合规审核制度
- 三、注意相关权益的证据形成和保存
- 四、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补救措施
- 五、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反击措施
- 六、对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 第三节 常见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 一、因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知名度证据不足而未能获得保护
- 二、企业名称的使用证据不足导致维权困难
- 三、商业广告中的用语不当导致虚假宣传
- 四、刷单炒信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 五、企业对外宣传不当构成商业诋毁
- 六、因商业贿赂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 七、网络恶意竞价排名构成不正当竞争
- 八、非法使用大数据信息构成不正当竞争
- 九、流量劫持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 十、因主体不适格导致维权障碍
- 第四节 典型案例评析
- 案例1:艺×公司与帕×洛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再审案
- 案例2:某牛公司与某程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
- 案例3:甲公司与乙技术公司、乙科技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
- 案例4:晶华宝岛北京公司与福建宝岛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再审案
- 第五节 企业反不正当竞争管理制度范本
- 一、总则
- 二、反不正当竞争管理部门
-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
- 四、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管理与防范
- 五、反不正当竞争纠纷解决机制
- 六、责任与处罚
- 七、附则
- 附录一: 关于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
- 附录二: 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
- 附录三: 常用知识产权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