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一部自下而上的明朝政治史。明朝奇特的政治生态,民与官、地方与中央围绕生祠展开的博弈与对抗。
内容简介
在传统认知中,明朝封建专制高度强化,平民基本没有政治话语权,只能保持“绝对臣服”的姿态。
本书借由对生祠理论与实践的考察,挑战了这一偏见——在明朝专制集权的土壤中,生长着另一套政治模式:地方官受命于皇帝,并由平民决定其价值,平民借此实现政治参与。而生祠,正是平民获得政治话语权的工具。
与“天子受命于天”相对应,作者将这一模式称为“小天命”,其背后是政治生态、神灵信仰、儒家思想之间复杂的互动。
平民以立碑立祠的传统“绑架”地方官,用“孝道”掩饰生祠中的利益交换。生祠成为利益杠杆,地方官“多施惠政”以换取晋升的政治资本,百姓立生祠换取官员为当地利益服务,抵抗朝廷的苛政。
以生祠为纽带的官员—平民利益体,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平衡。平民对地方官员的认可有助于提升朝廷的声誉,为中央反对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滥用皇权的原则立场代言。
本书首次将生祠置于明代的政治和信仰之间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碑刻记录、地方方志和文人文集,考察了生祠制度,阐发了对明代政治与思想体系的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年代简表
- 导言
- 魏忠贤和东林党
- 为何研究生祠?
- 明代的公论与平民主义
- 去思碑与生祠记
- 第一部分 基础和地面
- 第一章 一种常见的制度
- 生祠是什么样的?
- 人们在生祠中做什么?
- 资金和寿命
- 明代有多少生祠?
- 遵循律法
- 生祠符合礼制吗?
- 名宦祠
- 第二章 父母之官
- 丁氏“三”杰
- 州县官的工作
- 教育、礼制与风俗
- 如何得祀生祠
- 父母的隐喻
- 第三章 崇祀
- 死后的互惠
- 崇祀还是纪念?
- “半人半神”?
- “谁当享之?”
- 无碑之祠
- 回应请愿
- “水旱必祷”
- 来去匆匆
- 回应祈祷
- 反转官僚式隐喻
- 第二部分 立柱和横梁
- 第四章 政治活动
- 激励继任者
- 良知与声誉
- “太师维垣”
- 因事而设的在位者生祠
- 指责官员
- 父母还是窃贼?
- 反对意见
- 第五章 从奉承到参与
- 自谦和不从
- “礼以义起”
- “民则何私?”
- 生祠衰败的理论解释
- 化民于心
- 东林平民主义
- 迷惑的交换
- 民众的选择
- 寓封建于郡县
- 第六章 平民百姓
- 碑刻题名
- 何人赞助?
- 谁人言说?
- 平民的政治话语权
- 士绅化进程
- 第三部分 墙壁和屋顶
- 第七章 政治投资
- 意在联系?
- 作为政治表达的感激
- “于斯万年,为令之式”
- 持续的联系?
- 第八章 复杂的图景
- 内阁大学士
- 士绅的联结
- 祝寿生祠
- 家族历史
- 权宦
- 遗祠中的平民
- 东林遗祠
- 不当的生祠
- 乡绅祠堂
- 宣示主体性?
- 第九章 小天命
- 结语
- 术语表
- 参考书目
- 碑文和祠记
- 引用方志
- 其他征引文献
- 索引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