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是《百科知识》杂志2022年第9期。

内容简介

本期封面文章《“透明世界”,风景这边独好——为2022国际玻璃年而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透明世界”,风景这边独好——为2022国际玻璃年而作
  • 关于玻璃的六个有趣事实
  • 越不动越不爱动是有原因的
  • 南极海冰面积创最小纪录
  • 这种树蛙为何会“飞”
  • 歼-16D不仅是电子战战机
  • 扑朔迷离的蓝田玉
  • 生物识别技术的边界在哪里
  • 《诗经》里走出来的昆虫——莎鸡
  • “天马”行空独往独来
  • 你知道吗
  • 流沙却一步场跨,世纪的生态实验(上)
  • 花生能帮你预防中风吗
  • 玄奘匙与法老勺——餐勺旅行记
  • 宋代如何征收赋税
  • 春秋五霸,谁与争锋
  • 2021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 琉璃瓦出现于北魏时期
  • “丰碑”最初是指什么
  • 道孚民居 散落人间的“仙境宫殿”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啊哈时刻摘抄:英国一项研究从生物学上解释了为什么运动越少,越难运动。科学家发现,缺少运动可能会使小鼠体内 Piezo1 蛋白(一种血液流动传感器)失去活性,降低输送到肌肉毛细血管的血液量。血液流动受限意味着活动变得更加困难,会导致运动量进一步减少。虽然这些实验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但人体也有 Piezo1 蛋白,同样的结果可能会在人类身上发生。这一发现表明,激活 Piezo1 可能有助于维持运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用新方法治疗肌肉功能丧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入画、入诗

      作为形美、音美的鸣虫,在被人们赏玩的过程中,纺织娘也被画家所青睐。据说明代画家唐伯虎就画了一幅竹子上的纺织娘,送给了好友祝枝山。因为唐伯虎把纺织娘画得太逼真了,祝枝山晚上睡觉时,居然被一阵阵纺织娘的叫声惊醒了,等他点上灯去看,纺织娘就不叫了,等他睡下,纺织娘又叫了。故事我们未必当真,只是说明唐伯虎的纺织娘画得太形象、传神了。我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萧朗先生的画作《菜根香》中,一棵大白菜上停着一只闻着菜香而来的纺织娘,正欲低头享受美食。纺织娘的姿态栩栩如生,似有呼之欲出之势。自古文人多悲秋。在夏秋季节,静谧的夜晚传来纺织娘阵阵高亢的鸣声,虽然纺织娘歌唱是为了 “寻欢作乐”,但在诗人的眼中,这种极富穿透力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因此纺织娘也成为他们悲秋哀思的象征。例如,南北朝诗人谢惠连的《捣衣》:“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 李白的《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李贺的《房中思》:“谁能事贞素,卧听莎鸡泣。” 苏东坡的《倦夜》:“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司马光的《宿南园》:“络纬尔何苦,终夕鸣声悲。” 陆游的《悲秋》:“烟草凄迷八月秋,荒村络纬戒衣裘。” 诸如此类,比比皆是。且听、且养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能买一只纺织娘回家,在繁忙了一整天之后的夜晚,听听来自大自然的歌声,别提有多舒心了。对于生活在乡村的人来说,干了一天的农活后,在静谧的夜晚站在空旷的田野里,聆听真正属于大自然的声音才是最美妙、最心旷神怡的。纺织娘白天躲在和自己体色相似的草丛里,不吃不动,悄无声息。不过从黄昏开始,它们就慢慢活跃起来了,起初发出短促的一声、两声,似乎在试探一下周围的情况,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多,最后周围的纺织娘都开始鸣叫起来。饲养纺织娘必须要做到 “小心伺候”。不管是自己编的笼子,还是集市上买的笼子,都要尽可能大一点,因为纺织娘个头儿比较大,腿长,翅也长,所以必须让它住得宽敞一点。纺织娘白天喜欢躲藏在背阴凉爽的环境中,所以尽量把笼子置于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要让太阳直射。夏天天气炎热时,要在笼子上洒些凉水降温。深秋气温大幅下降时,要及早采取保暖措施。饲喂纺织娘最好用新鲜的南瓜花或者丝瓜花。只要照顾得好,一只纺织娘养到深秋甚至冬天都是有可能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随处可见的玻璃,也许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为什么联合国要把 2022 年确定为 “国际玻璃年”?这说明玻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根基,离开了玻璃材料人类社会就会出现危机。仔细梳理玻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角色和地位,你一定会发现 “透明世界” 的迷人风采!有了玻璃,人类医学就多了一份保障,上天入海就多了一份支持,信息交流就多了一份选择,探索未知就多了一份信心,节能减排就多了一份力量……“一瓶难求”,折射出玻璃包装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玻璃瓶装食品,我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然而,近两年发生的事,也许会改变我们对于玻璃包装重要性的认识。为了应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疫情,世界多国竞相研发新冠疫苗。有媒体发出感叹:“造得了疫苗,造不了疫苗玻璃瓶,中国又被‘卡脖子’了?” 小小疫苗玻璃瓶有什么神秘之处,居然能让疫苗 “一瓶难求”?原来,疫苗瓶的选材十分讲究。疫苗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对包装瓶的要求极其严苛。毕竟疫苗要与包装瓶直接接触并储存较长的时间,要求疫苗瓶不能与疫苗发生相互作用,否则就会直接影响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78年11月18日正式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是以出版百科全书和其他工具书为主,同时出版各种学术著作和普及读物的国家级大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