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收罗丰富,论述谨严,是吕思勉先生近代史集大成之作。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史八种》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论》《中国近百年史补编》《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国耻小史》《中国近代史表解》。本书对中国的近代史事作了介绍,包括传教之始、鸦片战争之役评论、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港湾之租借、民国以来之外交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中國近代史講義
  • 第一章 緒論
  • 第二章 中西交通之始
  • 第三章 傳教之始
  • 第四章 康雍乾三朝與俄國交涉
  • 第五章 清代之盛衰
  • 第六章 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 第七章 道光以前烟禁
  • 第八章 燒烟及中英戰事
  • 第九章 江寧和議
  • 第十章 五口通商之役評論
  • 第十一章 五口通商後廣東中英交涉
  • 第十二章 咸豐戊午、庚申之役
  • 第十三章 戊午、庚申和約大要
  • 第十四章 中俄咸豐戊午、庚申兩約
  • 第十五章 同光中俄交涉
  • 第十六章 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 第十七章 各國立約交涉
  • 第十八章 革新之漸
  • 第十九章 日本立約及臺灣生番事件
  • 第二十章 英人《芝罘條約》
  • 第二十一章 法越之役
  • 第二十二章 英緬之役
  • 第二十三章 英通西藏
  • 第二十四章 中日之戰
  • 第二十五章 港灣之租借
  • 第二十六章 戊戌政變及庚子匪亂
  • 第二十七章 俄占東三省及日俄之戰
  • 第二十八章 清末外交情勢
  • 第二十九章 改革政體之動機
  • 第三十章 清之亡及民國成立
  • 第三十一章 民國以來之政局
  • 第三十二章 民國以來之外交
  • 中國近世史前編
  • 第一章 論中國近世史的性質
  • 第二章 入近世期以前中國的情形
  • 第三章 中西的初期交涉
  • 第一節 近代西人的東來及中西通商
  • 第二節 近代基督教的輸入
  • 第三節 康雍乾時的中俄交涉
  • 第四章 五口通商和咸豐戊午、庚申之役
  • 第一節 五口通商
  • 第二節 咸豐戊午英法交涉
  • 第三節 咸豐庚申英法交涉
  • 第四節 咸豐戊午、庚申俄約
  • 第五節 教禁的解除
  • 第五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
  • 第一節 太平天國以前諸祕密結社的活動
  • 第二節 太平天國的興亡
  • 第三節 捻黨始末
  • 中國近百年史概説
  • 第一章 總論
  • 第二章 中西交涉之初期
  • 第三章 中國此時之情形
  • 第四章 外力侵入時代中國之情形
  • 第五章 變動中之中國上
  • 第六章 變動中之中國下
  • 第七章 國民政府之奮斗
  • 中國近百年史補編
  • 第一節 抗戰和建國
  • 第二節 “九一八”之役
  • 第三節 “七七”及“八一三”之役
  • 第四節 東西戰事的匯合
  • 第五節 戰争的勝利
  • 第六節 敵寇的降伏
  • 第七節 實施憲政和中蘇交涉
  • 第八節 目前的情形和未來的展望
  • 習題
  • 中國近世文化史補編
  • 第一章 商業篇
  • 第二章 財産篇
  • 第三章 征榷篇
  • 第四章 官制篇
  • 第五章 選舉篇
  • 第六章 刑法篇
  • 第七章 學校篇
  • 日俄戰争
  • 第一章 東北形勢總論
  • 第二章 日俄開戰之原因
  • 第三章 日俄戰前之交涉
  • 第四章 日俄兩國戰前之形勢
  • 第五章 日俄戰事(上)
  • 第六章 日俄戰事(下)
  • 第七章 日俄和議
  • 第八章 日俄戰争與中國之關係
  • 第九章 日俄戰役之結果及戰後情勢之變遷
  • 第十章 結論
  • 國恥小史
  • 第一章 現在對外情形
  • 第二章 歐洲各國之形勢及其東來之歷史
  • 第三章 英國兩次遣使
  • 第四章 鴉片之輸入
  • 第五章 鴉片戰争
  • 第六章 廣州之役
  • 第七章 京師初陷
  • 第八章 中俄伊犂交涉
  • 第九章 法據安南
  • 第十章 英滅緬甸及暹羅獨立
  • 第十一章 中日之戰
  • 第十二章 中俄密約及各國租借軍港
  • 第十三章 京師再陷
  • 第十四章 日俄之戰及朝鮮滅亡
  • 第十五章 英兵入西藏
  • 近代史表解
  • 一 鴉片戰争
  • 二 太平天國
  • 三 捻黨起義
  • 四 第二次鴉片戰争
  • 五 洋務運動
  • 六 甲午戰争
  • 七 戊戌變法
  • 八 義和團運動
  • 九 辛亥革命
  • 十 二次革命
  • 十一 護國運動
  • 十二 護法運動
  • 十三 孫中山領導北伐
  • 十四 國共第一次合作
  • 十五 北伐戰争
  • 十六 國共第二次合作
  • 十七 抗日戰争
  • 十八 解放戰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师之作

    从吕思勉大师的书中我们经常能发现令人惊奇、挑战我们常识、挑战教科书的历史事实,令我们大开眼界。他特擅长解释官场的潜规则、大众的阴暗心理。     如讲税制的起源,讲盐铁税的产生,他说,统治者直接从百姓身上加税,老百姓看得见,极易引起反抗,而从老百姓离不开的盐铁上面征税,就隐蔽多了,统治者与人民的矛盾就转化为百姓与商人的对立了,手段极其高明,读了令人恍然大悟。现在房价的企高不下,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政府通过土地税拿走了很多利润,普通老百姓只骂奸商抬高房价。    讲河道的治理,在明代天启以前,无人不快意于河道的决口。为什么呢?河道决口了,上至河道总管,下至管闸口的都可以侵吞修河道的钱,而修河道工人乃至游手好闲的人都可以支领工食,唯一受害的就是河道淹没的地方,死人不过百分之一二而已。所以河道年年修,年年决,无有了时。这跟我们现在的豆腐渣工程不是一样的道理吗?各地的高速路、桥梁,修了坏,坏了修,了无终日。如果一次性地修好了,下次哪还有渔利的机会。利益所在,弊窦生焉。    大家都知道林则徐的禁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多少人知道,除了道光帝等少数人支持禁烟之外,绝大多数人是乐于看到林则徐失败的。当兵的怨恨他,外国人怨恨他,当地人也怨恨他,都认为绝了他们的衣食来源,唯恐英国人不胜。除英国人雇佣的歹人外,给英国人出谋划策的,跟从英国人作战的不止数万人。当时人评论说,如果英国人再坚持围困数月,一定会有人开城迎接英国人。于是吕思勉不禁感叹道:国民性的丧失,能不令人恐惧吗?    归根揭底,历史根源于人性,人性不变,历史只会轮回,正应了那句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话。改造人心,改造人性,改造文化没有了局。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