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讨论了纳粹主义的神奇魔力、纳粹德国体制的实际运作方式,以及与大屠杀相关的诸多难题和德国人的认罪困境,这使得本书成为研究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著作。

内容简介

克劳斯·P.费舍尔所著的《纳粹德国:一部新的历史》讲述了德意志第三帝国从19世纪晚期的起源到20世纪中期灾难性毁灭的历史。作者以时间为轴线,详实阐述了希特勒的崛起、纳粹党的兴起及其夺权路径,以及希特勒如何一步步将德国引向战争直至最终毁灭的过程。在历史性讲述的基础上,作者不仅讨论了纳粹主义的神奇魔力、纳粹德国体制的实际运作方式,而且在结论部分提出了与大屠杀相关的诸多难题和德国人的认罪困境,由此提升了本书的历史高度,将读者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有关人类问题的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部
  • 第一章 极权主义的诸种起源
  • 欧洲背景
  • 德国背景
  • 第二章 军事失败和经济崩溃的心理创伤,1919—1923
  • 第二帝国的终结
  • 处于革命骚乱中的德国
  • 魏玛和凡尔赛
  • 政治混乱、暴动和金钱的终结
  • 第三章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 希特勒的祖先
  • 童年时代的人格定型
  • 青春期的幻想
  • 无家可归的局外人,1908—1913
  • 希特勒在慕尼黑,1913—1914
  • 战争拯救了希特勒,1914—1918
  • 观念的诞生
  • 小结
  • 第四章 纳粹党的兴起,1919—1923
  • 从红色革命到白色反革命,1918—1919
  • 纳粹党的起源和成长
  • 党的成员、财政和准军事组织
  • 第五章 啤酒屋政变及其后果
  • 1923年11月8日—9日希特勒政变
  • 对希特勒的审判
  • 兰德斯堡和《我的奋斗》
  • 纳粹党的分裂
  • 第六章 政治荒野的年月,1924—1929
  • 魏玛共和国破裂
  • 希特勒重建纳粹党,1924—1929
  • 扬格计划和大萧条的来临
  • 第七章 纳粹党掌权
  • 议会民主的崩溃
  • 纳粹党的崛起和布吕宁的终结
  • 巴本和施莱歇时期
  • 致命的拥抱:保守主义精英选择了希特勒
  • 结论 谁支持了希特勒?
  • 下部
  • 第八章 权力的稳固,1933—1934
  • 纳粹党对政府的攻击
  • 一体化的方法和工具
  • 蜂鸟行动:清洗罗姆
  • 第九章 极权主义的种族国家
  • 元首和元首原则
  • 纳粹党
  • 国家体制
  • 国中之国:党卫队
  • 第十章 纳粹德国的生活
  • 大众诱惑的美学和心理学
  • 青年和教育
  • 妇女和家庭
  • 宗教和教会
  • 纳粹统治下的文化状况
  • 经济和劳动力
  • 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
  • 第十一 通向战争之路,1933—1939
  • 两次大战之间的强国
  • 希特勒的外交政策
  • 里宾特洛甫和新纳粹外交政策
  • 穿过危险区,1933—1937
  • 吞并奥地利
  • 苏台德危机和慕尼黑绥靖
  • 捷克斯洛伐克的毁灭
  • 最后的危机:波兰
  • 第十二 闪电战:德国权力的扩张,1939—1941
  • 战争心理和战争能力
  • 闪电战和胶着战:1939年9月1日—1940年5月10日
  • 针对西方的战争
  • 英国之战
  • 地中海战场:巴尔干和北非,1940—1941
  • 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
  • 第十三 欧洲新纳粹种族主义秩序
  • 纳粹对大陆的占领
  • 纳粹的罪行
  • 大屠杀的前奏:东部的种族灭绝政策
  • 大屠杀
  • 第十四 纳粹德国的战败,1942—1945
  • 命运转折点:斯大林格勒和“突尼斯格勒”
  • 进入意大利和墨索里尼的灭亡
  • 希特勒和德国人的失败
  • 纳粹在海上、空中和实验室里的失败
  • 对德国的包围:从D日诺曼底到“突出部战役”
  • 同盟国军队进入德国:1945年1月—5月
  • 希特勒和第三帝国的末日
  • 结论 德国罪行问题
  • 纳粹德国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连串意外构成的必然

    一个国家如同一个人,其现状是由过去的行为和遗传特性共同塑造的。要理解一个国家的未来,必须深入了解其历史。以纳粹德国为例,战后的犬儒主义、极端主义及绝望的政治氛围,都为希特勒的崛起准备了土壤。然而,在追溯历史原因时,必须避免三种谬误。谬误一:单一因果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希特勒的崛起归因于某一特定事件。在希特勒之前发生的事件,并非必然导致他的崛起。历史是复杂的,每个事件都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谬误二:无限追溯将希特勒的纳粹运动视为整个德国历史的产物是徒劳的。德国历史中虽有诸多重要事件,但并非都与纳粹运动有直接关联。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那些直接导致纳粹运动兴起的关键因素。谬误三:决定论信仰历史事件并非由某种必然性所决定。即使某些事件以相似的方式再次发生,我们也不能断定其必然性。历史学家研究的是多样的、多变的事件,他们不会肯定地谈论过去和未来。为了理解纳粹德国的政治和文化原因,我们需要关注希特勒掌权时的真正因果关系。这要求我们从更广泛的历史视角审视纳粹运动,探究其成为独特欧洲现象和德国事件的因素。同时,我们也需考虑希特勒如何运用和塑造先前存在的力量,使纳粹运动在德国获得了巨大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历史的因果关系,还要探讨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453 年,“豪华者” 洛伦佐・美第奇 4 岁。这位来自大名鼎鼎美第奇家族的孩子,长大后,富甲天下,成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实际统治者,把美第奇家族带上了最巅峰时期。更有趣的是:他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投资人。他的财富,资助了波提切利、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这样的艺术巨匠。那一年,意大利芬奇镇上有个 1 岁的孩子,叫莱昂纳多。后来这个孩子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 因为他来自芬奇镇,所以被人们称作达・芬奇。那一年,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刚刚 2 岁。后来她统一了西班牙,资助了哥伦布航海。在国际象棋里,“皇后” 这个棋子,就代表伊莎贝拉女王。那一年,哥伦布也才刚刚 2 岁。后来他横渡过大西洋、发现了新世界。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