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口述史与社会记忆视角,进一步探索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性特征。

内容简介

费孝通晚年在学术反思中提出了“社会学的人文性”这一议题,强调社会学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本书从口述史与社会记忆视角进一步探索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性特征,并提出“关系型记忆”和“义务型记忆”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结构性特征。

可以说,本书的研究成果是对费孝通提出的“社会学的人文性”议题的回应,对学科建设具有独特的价值。而这方面的知识探索也是一个社会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让人安所遂生,从而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这也是社会学人文转向的意义所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人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另一主题
  • 上篇 费孝通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 第一章 人的研究及其时代意义
  • 一 文化主体性和人的主体性并重
  • 二 大时代中的文化反思
  • 三 作为主体人的“安所遂生”
  • 四 社会学的重新定位和学科未来
  • 第二章 以“我”为起点的社会学人文性
  • 一 费孝通的人文性意涵
  • 二 社会学视野下的人的精神世界
  • 三 迈向一种主体研究的思考
  • 第三章 费孝通社会学思想中的主体观念
  • 一 “主体”与“社会关系”:回顾与反思
  • 二 主体的自觉:探究深度自我的可能性
  • 三 “主体”与文化自觉:主体研究应有的格局与意义
  • 四 文化大相遇时代的文化自觉
  • 五 以“自我”为起点的文化自觉
  • 六 “文化自觉”与“文化创造性”
  • 第四章 费孝通的社会学主义及心志
  • 一 社会学面临的质疑及相关问题
  • 二 社会学的务实性格与“为研究而研究”
  • 三 费先生早年“务实”品格及其形成
  • 四 费先生的坚守
  • 五 社会学中的西学与中学
  • 六 对社会学困境的思考:学者治学与历史境遇
  • 中篇 人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视角:口述史与社会记忆
  • 第五章 口述史对认识中国社会的意义
  • 一 口述史实践:来自两个阶段的对比和思考
  • 二 口述史视角对社会学的意义
  • 第六章 中国社会记忆研究的两种取向
  • 一 对特定群体的记忆研究
  • 二 人类学视域下的记忆与文明问题
  • 三 记忆视角下的社会史研究
  • 四 中国记忆研究的取向:权力观与文化观
  • 第七章 口述记忆的主体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
  • 一 从“底层”进入的口述史实践
  • 二 传统史“求真”假设的可商榷性
  • 三 口述历史的“生命”特征
  • 下篇 社会变迁中的人:知青的记忆
  • 第八章 “青春无悔”:知青一代的心态史
  • 一 有关“青春无悔”的争论
  • 二 记忆的重建
  • 三 个人生活史视角与知青调查资料
  • 四 个体记忆模式
  • 五 集体记忆模式
  • 六 “青春无悔”记忆的建构逻辑
  • 第九章 在城乡缝隙间的边缘性记忆
  • 一 城乡关系的传统二元思路及其道德意涵
  • 二 知青苦难对于城乡命题展开的可能性
  • 三 知青苦难与城乡不平等格局之间的关系
  • 四 知青对农村的多样化记忆
  • 第十章 亲历者与旁观者的性别记忆
  • 一 女性解放话语与传统性别话语的博弈
  • 二 旁观者讲述的悲剧婚姻故事
  • 三 亲历者的叙事:记忆中的性别话语
  • 四 旁观者与亲历者两类叙事的意义
  • 第十一章 社会记忆结构
  • 一 记忆研究的权力观和文化观的再审视
  • 二 关系型记忆
  • 三 义务型记忆
  • 四 社会记忆结构中的公平观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