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三位学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学问、品谈文章的记录。

内容简介

本书合刊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和《漫说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两册“有趣的小书”,是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三位学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学问、品谈文章的记录。“三人谈”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关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打通了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格局,扩大了研究领域,在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漫说文化》收录各自的回忆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阐明了编者对“散文”的独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 小引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
  • 写在前面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对话
  • 附录一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次座谈
  • 附录二 关于“表现即艺术”的讨论
  • 附录三 有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种种反响的综述
  • 后记
  • 漫说文化
  • 漫说“漫说文化”(代序)
  • 岁月无情又多情
  • 十年一觉
  • 漫说“漫说……”
  • “说东道西”的姿态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父父子子”里的文化
  • 兼问苍生与鬼神
  • “乡风市声”的意味
  • 未知死 焉知生
  • “世故人情”中的智慧
  • 男男女女的主题
  • 难得浮生半日闲
  • 何必青灯古佛旁
  • 作者小传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新文学的怀旧

    钱理群,陈平原和黄子平,现在的 95 后如果不查百度应该不知道是谁,最近贾行家老师讲起 “理想国” 给钱理群开个谢幕会,我问了一下家里的 00 后,对以上人士完全没概念。在电视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出现之前,全民的信息主要是来自于纸媒和书籍,本书三位老一代读书人,泡书店是至高享受,现在信息来源已经多源,当年钱理群先生和陈平原可以通过讲鲁迅就可以成为北大教授,博导,下一代六神磊磊读金庸就只能在网络上混了,到现今的刘勃老师文笔和口才都已经超过前辈,但文学已经是非主流,冯唐这个作家和诗人都开直播混网红了。本书是 1985 年 - 1990 年三位文学爱好者(批评家)在北大的对谈,20 年前出版的书,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指的就是五四以后的白话文体小说和相关作家,现在回顾起来就是印刷机出现后的纸媒作家,也是作家的黄金时期,西方从印刷机开始,从莎士比亚(1600),到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纸媒(报刊和书籍)已经风行,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延续了起码 3-400 年,而中国近代第一份报纸《申报》是 1872 年,最早的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已经是 1918 年的事了。三位学者,还是从西方思想启蒙这些大词去论述,我的看法就是进入工业化技术进步,教育开始普及,废除科举后,知识分子开始从纸媒汲取信息,自然也带来白话文的蓬勃发展。(鲁迅 1911 年写的小说还是文言文),“思想启蒙” 是后世的总结附会,社会历史变革期,谁站在了历史潮头,就能 “青史留名”,三位总结汇编推崇的文学家都是有其 “先进性”,“俗文学” 作家自然入不了法眼,还有就是特殊年代背景,当年的三位还在左右彷徨,探讨思想性也放不开,不如扎实的去探讨文学性,这已经不如现代新一代作家的学养了。

      2
      1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