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回望、深察、预见改革之大势,揭示中国经济未来之走向,探索中国经济前行之方向与路径。

内容简介

从改革史上标志性的莫干山会议开始,周其仁教授就密切参与中国改革的每一步。他善于从现实世界出发,在《改革的逻辑》一书中,用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风趣、直白的文字,将中国改革的理念、方法和历程进行严密而逻辑清晰的梳理。《改革的逻辑》从“邓小平做对了什么”到“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从“如何防止改革变成半拉子工程”,到“怎么避免糟糕的政策组合”,系统地从产权改革、土地改革、货币改革等各个方面,深入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的来龙去脉和关键问题,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改革的逻辑,同时对未来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部分 中国做对了什么?
  • 改革30年感言
  • 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 科斯的中国影响力
  • 过去十年是改革开放收获的十年
  • 第二部分 重新界定产权之路
  • 重新界定产权之路
  • 一部未完成的产权改革史
  • 公司理论与中国改革
  • 农民、市场与制度创新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土地制度改革
  • 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农民收入是一连串事件
  • 城市化、土地制度与宏观调控
  • 试办“土地交易所”的构想
  • 变革土地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 成都试验的新进展
  • 第四部分 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
  • 货币、制度成本与中国经济增长
  • “货币深化”与改革的风风雨雨
  • 货币无侥幸
  • 银根与“土根”的纠结
  • 政府主导投资的经济性质
  • 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
  • 第五部分 改革驱动的经济增长
  • 向内转型的困难
  • 不能仅靠政府拉动经济
  • 经济增长与企业成长
  • 应对更激烈的全球竞争
  • 三种私人资本和中国经济
  • 科斯定理与国资转让
  • 第六部分 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
  • 改革是对未来最重要的投资
  • 民贫国衰、民富国强
  • 体制政策要靠前
  • 防止改革成为半拉子工程
  • 避免糟糕的政策组合
  • 以规则的确定应对结果的不确定
  • “中国制造”的转型前景
  • 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
  • 接着石头过河
  • 跋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中国路径:底层创新,合法承认

    每日一书:《改革的逻辑》。北大教授周其仁谈改革的逻辑:现实的局面,改革不但要跟腐败或溃败赛跑,还要和越来越年轻的社会主体的期望值赛跑,并有能耐把大量法外世界的活动,吸纳到体制里来。本书讨论的是一个很难改的体制,如何在不改更难的预期下,继续改革的逻辑。当年孙中山先生受该学说的影响很深。作为 “中华民国” 的国父,孙中山不但以 “平均地权” 为革命纲领,而且认定必须禁止或限制地权的自由买卖,否则 “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 将卷土重来。在 “中华民国” 的政策传统上,“土地涨价要归公” 一直是一句响当当的口号(做不做是另外一回事)。从权利角度看,通货膨胀是经对所有人财产的一种隐蔽的剥夺。从交易角度看,通货膨胀加剧了生产的交易费用,带来紊乱的经济行为和错误的资源配置。这里说的是 “企业家精神”,而没有使用流行的 “创新”—— 最早由熊彼特定义的作为企业家的最重要的特质。创新当然很不容易,可是创新究竟难在何处,人们并没有作很多探究。我的看法,难就难在绝大多数的创新 —— 技术、产品、商务模式等等 —— 在市场上可能一钱不值!我认为合适的国家概念要以人民为本位,加上领土、主权和典章制度。这样来看,民是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无民不立,民贫国必衰,民富国才强。今天的年轻人大多习以为常的是 “从现实上升到理论”,很少想到怎么从抽象 “上升到” 具体。元化先生早年深研《文心雕龙》,中年因胡风案被难。文王囚羑里而演八卦,元化囚陋室而读《小逻辑》。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元化读《小逻辑》三遍,书页几散。由此,素来主张以生命融入学问的元化先生,对黑格尔逻辑以及任何逻辑(或原则)能否涵盖真实世界产生了怀疑和批判。政治体制改革,其仁在这里反复介绍,是邓小平的未竟之志。在当代中国,任何政党,只要公开声明自己的政治纲领是为百姓谋幸福,就必须选择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 限制权力。因为,任何尚未完全丧失常识感的中国人都懂得,普遍的腐败源于不受限制的权力。阿克顿勋爵的名言耳熟能详:权力趋于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趋于腐败。有了自科斯以来的经济学的进展,我发现在中国改革的实践经验里,包含着具有很高普适性的道理,这就是广义的交易费用决定着制度的存在及其变迁。当时传回来的邓小平指示,斩钉截铁就是 “不要动他” 四个大字!其中,最了得的还是那个 “动” 字,因为这一个字就包含了 “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制手段给予取缔和打击” 的全部意思。既然历史经验显示过去那套做法效果不佳,邓小平的意思就是多看看、多试试,再也不准用专政手段对待像年广久这样的民营企业家。2000 年的前后,全球顶级奢侈品的专卖店纷纷在北京、上海、深圳开张,市场说这里是成长最快的奢侈品市场。由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力量,很多专业人士包括工薪家庭,也进入了百万富翁的行列。改革激发了中国人掌握知识的诱因,而开放则降低了中国人的学习成本。综合起来,早已存在的要素成本优势、改革开放显著降低制度费用以及中国人力资本的迅速积储,共同成就了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其中,制度成本的大幅降低,是中国经验的真正秘密。城市化是经济自由的结果。在行政管制过多、过密的环境里,不可能产生与经济发展需要相称的城市化。纵向看、横向看,都是这个结果。中国改革开放最本质的内容就是重新界定权利,以此增加人们的经济自由。产权是在竞争环境里对谋取自我利益的个人实施的一套制度性约束,而不同的产权约束对一个经济的整体交易费用水平有重要的影响。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改革,最后还是要把私人产权请回来?因为最重要的人力资产总在人身上,努力、积极、责任、创造、学习等等,天然归个人控制。法律可以不承认私人产权,但那样的话,一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就不能充分发挥,全社会都受损。这条 “中国路径” 非常有价值。因为权利的界定与重新界定,行为和预期,如果预期不稳定,人们就不会有长期行为。中国的办法是对底层改革先局部承认,然后不断重申 “政策不变”、“长期不变”,最后时机成熟,推进立法,把改革重新界定的权利真正在法律层面 “定” 下来。我国在组织资源方面所接受的历史遗产是一种两极的构造:中央集权制的政府和家庭宗族。两极之间,既缺乏社区或地方自治的传统和经验,也从未出现自由市民为主体的城市。庞大而复杂的行政系统通过非官非民的乡村一级而与分散、孤立的家族相联结,缺乏有效的中间组织,而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脆弱性。众所周知,首先是安徽、四川、贵州和内蒙古这样一些贫穷的农业大省,为农民地下半地下的包产到户提供了政治保护和给予合法承认。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二遍阅读,周其仁先生对中国国情脊深刻的认识!

      忘记历史,可要吃大亏,看不清前路要摔大跟头,我们确实需要认真的研究和思考我们未来的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改革的逻辑》

        本书是周其仁多年来经历和研究中国改革的体会和总结。在本书中,他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剖析中国改革,指出了传统社会主义在理论假设上的一个误区,解释了计划经济为什么行不通。在这个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分析了改革成功的关键步骤,以及当下继续推进改革的难点和痛点。本书核心内容:本书介绍中国改革的成功逻辑、关键步骤和未来难点。首先,中国改革纠正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预设中的一个偏差,大幅度降低了中国作为一个 “超级国家公司” 的组织成本,这是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就的理论逻辑。其次,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商业,逐步重新界定产权,为活跃的市场交易奠定制度基础,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步骤。最后,渐进式的改革也是不均衡的改革,在很多领域存在伸缩余地很大的制度空间,继续改革的难点,是推进进一步的公权约束和私产界定。中国改革纠正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预设中的一个偏差,大幅度降低了中国作为一个 “超级国家公司” 的组织成本,这是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就的理论逻辑。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商业,逐步重新界定产权,为活跃的市场交易奠定制度基础,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步骤。最后,渐进式的改革也是不均衡的改革,在很多领域存在伸缩余地很大的制度空间,继续改革的难点,是推进进一步的公权约束和私产界定。首先,经济运行中的成本问题。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预设,忽视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把私营企业都取消,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了一个由计划和命令指挥的超级国家公司,组织成本非常高昂,运转不灵的现象常常出现,也没有真正消灭剥削现象,因此,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理论逻辑,就是重新建立市场,削减超级国家公司的运行成本。其次,中国改革中的关键步骤是逐步推进的产权界定,因为清晰的私人产权是盘活市场交易的前提。中国的改革在底层和上层两股合力之下,从农村的包产到户起步,扩展到城市和工商业,在传统公有制的势力范围里逐步把所有权、转让权、合约权给划出来,奠定了一个活跃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最后,继续推进改革的未来难点和痛点。渐进式的改革也是不均衡的改革,在重新界定产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伸缩余地很大的体制选择空间。容易改的都改完了,剩下都是硬石头。我们今天面临的产权界定问题,往往出现在稀缺资源领域,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问题,因此改革起来特别困难。再加上自下而上的动力不足,原先那种底层创新、上层承认的路径也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有效。怎么样才能为新形势下的改革提供充足的推动力,是中国深化改革的一个痛点。在周其仁看来,改革进行到今天,需要通盘考虑顶层设计,为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明确产权提供主要驱动力,把没有彻底完成的私权界定送上轨道,把公权约束这个议题尽早提上日程,以实现全面、彻底的产权保护。本书看待经济的视角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它的逻辑链条是,只有明确了私人产权,自发的市场交易行为才能活跃起来,从而带来经济的发展,政府如果过多卷入市场行为是不好的,需要进行自我约束和调整。这其实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那么,用这个逻辑解释中国的改革以及中国改革的前景是不是合理呢?这就是一个特别有争议的问题了。有的经济学家很不喜欢这一派的观点,比如说,我们之前解读过一本书,叫《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这本书点名批评了制度经济学。它认为,市场从来就不能靠自发的交易行为形成,需要强有力的市场创造者来推进,在过去,政府扮演了这个创造者的角色,而在未来,中国仍然需要一个灵活有为的市场创造者。一个强调自下而上,一个强调自上而下,两派观点唱对台戏,到底哪个才正确呢?很遗憾,目前来看还没有标准答案。对于中国改革这个历史性现象,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看看这些不同的解释,哪个更具有生命力。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