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国“八五”普法教材,学应知应会法律,做法律明白人。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部署和精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同普法宣传结合起来,旨在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本书精心选取各读者群体工作或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深入剖析案例背后所含的法律知识,以期培养读者法律意识,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书中内容按照案情介绍、法律解析、法条链接三个部分的体例展开,从专业法律分析的角度作出详细而全面的解答,并附录相关法律条文方便读者查找法律依据。

希望本套丛书能够让人民群众读得懂、传得开、用得上,助力全国“八五”普法工作。“公民”本身就是一个法律概念。

本书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出发,围绕公民的衣、食、住、行,撷取劳动就业、看病就医、消费维权、买房租房、婚姻家庭等与公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严谨地剖析案件背后的法律问题,使广大公民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常识,自觉尊法、守法、用法,做新时代的高素质公民。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 1. 言论自由是无底线的吗?
  • 2. 游行示威活动也要遵守法律规定吗?
  • 3. 公民住宅是可以随便搜查的吗?
  • 4. 偷看他人信件属于侵犯通信自由吗?
  • 5. 超市保安可以强制搜查顾客物品并扣留顾客吗?
  • 6. 企业对应聘者有性别上的要求属于侵犯公民平等权吗?
  • 7. 歪曲事实检举他人是行使检举权的表现吗?
  • 8. 公民服兵役有学历上的要求吗?
  • 9. 公民可以对国家工作人员行使批评和建议权吗?
  • 10. 不具备本地户口的外地人有选举权吗?
  • 11. 宪法如何保障公民的举报权?
  • 12. 公民有权干涉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吗?
  • 第二章 劳动就业
  • 1. 劳动者谎报工作经历,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吗?
  • 2.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标准是什么?
  • 3. 劳动合同期满后未续签而双方继续履行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 4. 新的投资人有权在员工劳动合同未履行完毕之前,不履行劳动合同吗?
  • 5. 公司可否单方更改劳动合同的期限?
  • 6. 员工上班开微店,用人单位可以将其解聘吗?
  • 7. 用人单位能否因劳动者患抑郁症而将其辞退?
  • 8.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能否同时要求补偿金和赔偿金?
  • 9.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吗?
  • 10. 劳动者可以与劳务派遣公司随意约定派遣期限吗?
  • 11. 劳务派遣公司可以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吗?
  • 12. 服务期未到但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能否要求将劳动合同续期至服务期满?
  • 13. 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能否直接向法院起诉?
  • 14. 用人单位拒不执行生效的劳动仲裁裁决,劳动者能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第三章 看病就医
  • 1. 患者到医院就诊排队过程中猝死,医院是否有责任?
  • 2. 医院擅自使用昂贵的治疗方案致使花费大量医药费,构成医疗事故吗?
  • 3. 由医疗手术引起后遗症,是医疗事故吗?
  • 4. 未告知风险事项而做手术给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的,医疗机构有责任吗?
  • 5. 患者因不遵医嘱致使右腿截肢,可以要求医疗机构承担责任吗?
  • 6. 退休医生未经批准行医造成医疗事故,涉事医院应当赔偿吗?
  • 7. 发生医疗事故后,患者要求损害赔偿的范围如何界定?
  • 8. 侵害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 9. 经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后的医疗争议,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
  • 10. 当出现医患纠纷时,患者应该怎样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 11. 医学会鉴定医疗事故如何收费?费用由谁承担?
  • 第四章 消费维权
  • 1. 网购的电视机出现质量问题,找谁索赔?
  • 2. 网购的货物被他人签收导致未收到货,该找谁索赔?
  • 3. 用会员积分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后是否能要求退货?
  • 4. 发票重开后产生的运费应该由谁承担?
  • 5. 商家能否将酒水免费附上隐含条件?
  • 6. 预订的酒店被取消,酒店应当双倍返还预订人的定金吗?
  • 7. 饭店能以未在消费小票上盖章为由拒开发票吗?
  • 8. 乘客乘车时丢失行李,损失应由谁赔偿?
  • 9. 空调车不开空调,乘客要求退票有法律依据吗?
  • 10. 饭店未及时制止顾客斗殴,有赔偿责任吗?
  • 11. 游客在景点“被宰”应怎样维权?
  • 12. 在旅游景点购买的特产有质量问题,应如何维权?
  • 13. 导游有权安排收费项目获取利益吗?
  • 第五章 食品安全
  • 1. 没有国家标准的地方特色食品是否就意味着没有标准?
  • 2. 饭店用洗衣粉洗盘子是否会受到处罚?
  • 3. 国家是否为婴儿辅食的营养成分也制定了标准?
  • 4. 《食品安全法》中有关于学校门外小吃摊的规范吗?
  • 5. 《食品安全法》对“药膳”是如何规定的?
  • 6. 转基因食品的包装上是否应当进行标示?
  • 7. 食品广告中的内容涉及治疗和预防疾病合法吗?
  • 8. 商店进口无中文标签的食品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9. 买到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 10. 大家在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遭受损害,受害者该怎样起诉?
  • 11.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食品药品投诉举报?
  • 12. 相关部门会泄露举报投诉人的信息吗?
  • 第六章 签约履约
  • 1. 签合同时签字和摁手印的法律效力一样吗?
  • 2.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合同在什么时候成立?
  • 3. 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有效吗?
  • 4. 悬赏广告约定报酬,归还者能要求失主支付报酬吗?
  • 5. 一方为拖延签订合同而隐瞒事实,另一方该怎么办?
  • 6. 一方濒临破产,另一方能中止履行合同吗?
  • 7. 可以要求增加或减少违约金吗?
  • 8.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可以免除违约责任吗?
  • 9. 预订书签订后,因对方拖延不签订合同遭受损失应该怎么办?
  • 10. 在运输途中货物遭到损坏的,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
  • 11. 试用买卖中“试用费”约定不明,卖方有权要求买方支付该费用吗?
  • 12. 承诺赠与物品可以反悔吗?
  • 13. 没有约定借款期限的,双方当事人该怎么办?
  • 第七章 买房租房
  • 1. 法院判决房产归己所有,但何时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
  • 2. 房屋实际情况与宣传广告不符,开发商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吗?
  • 3. 二手房过户后,屋内的抽油烟机归谁所有?
  • 4. “定金”与“订金”有什么区别?
  • 5. 卖房人“一房二卖”,在先的买房人可以不要房屋要赔偿吗?
  • 6. 未交付使用的期房能否擅自转让?
  • 7. 开发商能否将公共区域部分卖给个人?
  • 8. 被抵押的房屋可以出售吗?
  • 9. 房屋可以二次抵押吗?
  • 10. 抵押权人如何做才可以使抵押的房屋在抵押期间不被出租?
  • 11. 房屋承租人对于被处分抵押房产有优先购买权吗?
  • 12. 出租人在租期届满时,对承租人继续租住未提出异议,原租赁合同还有效吗?
  • 13. 租房时,哪些内容应该写进租赁合同中?
  • 14. 已经设立居住权的房屋,还可以出租吗?
  • 第八章 婚姻家庭
  • 1. 什么是“离婚冷静期”?协议和诉讼离婚都需要经过冷静期吗?
  • 2. 夫妻假离婚期间,一方购买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 3. 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 4. 夫妻一方可以以分居两年为由提出离婚吗?
  • 5. 对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 6. 死者留下的遗书中涉及财产的处分,可以将该遗书看作遗嘱吗?
  • 7. 向法院申请撤销因胁迫缔结的婚姻关系,法院会支持吗?
  • 8. 男女未婚同居产生矛盾到法院进行起诉,法院会受理吗?
  • 9. 结婚后,丈夫有权要求妻子在家相夫教子吗?
  • 10. 夫妻双方因一方出轨而导致婚姻终结,另一方可以主张损害赔偿吗?
  • 11. 离婚时,妻子一方能否因在家庭方面尽了较多的义务而要求丈夫给予补偿?
  • 12. 离婚后又同居的男女之间能继承遗产吗?
  • 13. 有效遗嘱包括临终前立的口头遗嘱吗?
  • 14. 通过录视频订立遗嘱的,应该怎样做遗嘱才有效?
  • 第九章 人身与财产保护
  • 1. 雇佣过程中受伤,受害人能得到哪些赔偿?
  • 2. 孩子在邻居家玩耍时受伤,邻居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3. 员工故意造成自身损害的,用人单位需承担责任吗?
  • 4. 使用自然人的肖像,是否需经本人同意并支付费用?
  • 5. 私教将学员健身照上传网络构成侵权吗?
  • 6. 高空抛物致使他人受伤的,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 7. 自行车被盗后又被倒卖,自行车所有人有权取回吗?
  • 8. 转让共有财产时,按份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吗?
  • 9. 邻居的垃圾堆满楼道,应该怎么解决?
  • 10. 单位允许职务作品为他人所使用,需要经职工同意吗?
  • 11. 专利共有人可以以个人名义将专利授权他人使用吗?
  • 第十章 老人、儿童、残疾人权益保障
  • 1. 赡养老年人只需支付给老人足够的生活费用就可以吗?
  • 2. 为阻止母亲再婚,子女以不尽赡养义务相要挟,合法吗?
  • 3. 儿女替父母种地,收成归谁?
  • 4. 继承遗产和年龄有关吗?
  • 5. 夫妻离婚时,可以将登记在子女名下的财产分割吗?
  • 6. 父母离婚后,没有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就与子女解除了所有的权利义务关系吗?
  • 7. 非婚生子女能否应该享有和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
  • 8. 孩子互相打闹致他人受伤,损失应该由谁进行赔偿呢?
  • 9. 在学校发生踩踏事故,学校应该承担责任吗?
  • 10. 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可以获得怎样的司法保护和救助?
  • 11. 在哪些情况下,民政部门可以担任未成年人的临时监护人?
  • 12. 媒体贬低残疾人人格,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 13. 残疾人能考大学吗?
  • 14. 残疾人在应聘中受到歧视,该如何救济?
  • 第十一章 治安管理处罚
  • 1. 治安管理行政处罚可以由公安人员当场作出吗?
  • 2. 谎称自己患有疫病引发恐慌,将面临什么法律责任?
  • 3. 民间团体组织的晚会发生事故后应该由谁担责?
  • 4. 公安机关对群众的报案受理不及时属于违法行为吗?
  • 5. 精神病人会成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对象吗?
  • 6. 房东出租房屋没有登记承租者的身份证,也要接受治安处罚吗?
  • 7. 噪声扰民要受《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约束吗?
  • 8.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发现办案警察与对方有利害关系,能要求办案警察回避吗?
  • 9. 派出所民警可以作出哪些行政处罚决定?
  • 10. 初次违法的未成年人可以免于执行行政拘留吗?
  • 11. 变卖被查封、扣押的房产符合法律规定吗?
  • 12. 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条件有哪些?
  • 第十二章 刑事犯罪
  • 1. 实施正当防卫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 2. 实施犯罪时因害怕受到刑事责任追究而主动放弃犯罪,且并未造成损害结果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 3. 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是否构成犯罪?
  • 4. 敲诈勒索是否构成犯罪?
  • 5. 犯罪后逃跑,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20年后归案的还需承担刑事责任吗?
  • 6. 私自买卖、储存枪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 7. 故意破坏易燃易爆设备将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 8. 过失致他人死亡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 9. 为使朋友不受刑事追诉而故意作假证的行为是犯罪吗?
  • 10. 假释期间又犯新罪的如何处理?
  • 11. 私藏枪支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 12. 高空抛物,把路人砸成重伤,是犯罪吗?
  • 13. 通过跟踪对方女儿的方式来催收对方所欠的高利贷,是犯罪吗?
  • 14. 网络漫画作者在其作品中恶搞抗日英烈形象,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 15. 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是犯罪行为吗?
  • 第十三章 民事诉讼、调解与仲裁
  • 1. 非当事人可以代为提起民事诉讼吗?
  • 2. 对于已经将户口迁出本地还未落户且没有经常居住地的人,应该到哪里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3. 自家孩子被别人家小孩打伤,应该起诉谁?
  • 4. 在什么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 5. 被逼迫写下的欠条可以作为有效证据吗?
  • 6. 法院对案件一直进行调解却不结案,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 7. 调解书已经生效,当事人还能申请再审吗?
  • 8. 当事人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有要求不公开审理的权利吗?
  • 9. 能否对终审的离婚判决申请再审?
  • 10. 判决执行会因被执行人死亡而停止吗?
  • 11. 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妻子想要提起离婚诉讼,应该到哪个法院起诉?
  • 12. 当事人死亡,其继承人参与诉讼后,之前的诉讼行为还有效吗?
  • 13. 仲裁协议在纠纷产生后才达成还有效吗?
  • 14. 仲裁协议中只约定“在上海仲裁”而未选定具体的仲裁委员会,该约定效力如何?
  • 15. 双方达成仲裁协议时,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会受理吗?
  • 16. 对仲裁决定不服,要求再仲裁的,符合法律规定吗?
  • 17. 人民调解协议可以不履行吗?
  • 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 1. 哪些主体可以就环境污染提起公益诉讼?
  • 2. 环境污染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 3. 企业破坏生态后,一直拖着不修复,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 4. 运输渣土时,敞篷不盖苫布,是违法行为吗?
  • 5. 接到环境污染举报,相关部门应该对举报人的信息保密吗?
  • 6. 环境日是哪一天?
  • 7. 垃圾分类是法律规定的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