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5千字
字数
2020-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分析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对中国经济不同方面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目的是对疫情发展及其经济影响做出分析和建议。经济学家常说:千万不要浪费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大流行及其经济影响可谓百年一遇,给我们提出诸多经济学和政策对策挑战。此外,这一次的确不一样。经济复苏不会是一帆风顺,立足于持久战。
大家都写了不少政策建议,本书把理论与政策更好结合,尝试提出一些理论思考、政策建议和经验提炼,着眼于问题及其分析并正面提出对策,提建议重在建设性。本书立足于有政策针对性,但又有理论价值,不会因事情过后就时过境迁。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主编简介
- 前言
- 本书作者写作分工
- 绪论
- 一 “灰犀牛”事件、“黑天鹅”事件还是“青蛙”事件?
- 二 经济复苏:V形、U形抑或W形?
- 三 这一次的“一样”与“不一样”
- 四 在适应多变性中复苏中国经济
- 第一章 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影响
- 第一节 疫情扩散机制及其经济影响机理
- 一 疫情扩散的机制
- 二 疫情扩散的经济影响机理
- 第二节 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并可能引发系列次生风险
- 一 疫情冲击之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 二 疫情全球大流行或引发多种次生风险
- 第三节 疫情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明显负面冲击
- 一 疫情冲击下,经济增长明显下降
- 二 就业遭遇突发冲击,城镇失业明显增加
- 三 食品价格上涨明显,结构性通胀通缩并存
- 四 贸易规模明显下降,货物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 五 疫情持续时间仍是影响未来冲击的主要因素
- 第四节 疫情大流行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多重严峻挑战
- 一 实体经济遭遇外需冲击,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加大
- 二 进口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剧,企业供应链安全问题凸显
- 三 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加快,企业外迁压力加大
- 四 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返贫问题进一步凸显
- 五 就业机会明显减少,特定群体就业压力明显加大
- 六 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外部金融环境骤变
- 第二章 对“三农”的影响及对策
- 第一节 疫情对“三农”的影响
- 一 农业生产保持总体稳定但经营风险明显增加
- 二 农民增收和生活秩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 三 农村补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难度加大
- 第二节 支持“三农”应对疫情的对策措施
- 一 多策并举加快乡村产业发展
- 二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三 加大力度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 四 统筹施策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 第三章 对工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 第一节 疫情对工业经济的短期冲击
- 一 国内疫情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冲击
- 二 疫情全球蔓延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
- 三 疫情暴发检验了中国工业的实力和不足
- 第二节 疫情对工业发展的长远影响
- 一 对工业经济增长长远影响
- 二 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 三 对重大工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 第三节 转危为机、增强工业经济韧性的政策思路
- 一 近期重点推进工业安全快速复工达产
- 二 增强“化危为机”的政策力度
- 三 全方位增强工业应对非经济性冲击的韧性
- 第四章 供应链冲击与修复对策
- 第一节 全球供应链调整及其经济学逻辑
- 第二节 从效率到安全:疫情加速全球供应链本地化和多元化
- 一 短期影响:全球供应链中断风险不断加大
- 二 长期影响:加速全球供应链本地化和多元化进程
- 第三节 多米诺效应:对未来全球供应链调整机制的猜想
- 第四节 应对全球供应链调整的短期政策和长期战略
- 一 短期政策应对:加快产业链协同恢复
- 二 长期战略调整:积极推动“融入本地化”
- 第五章 第三产业冲击及应对
- 第一节 疫情下的第三产业:冲击与分化
- 一 对依赖客源和物理场所的特定服务业冲击严峻
- 二 分化冲击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 三 严重冲击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改变服务业就业方式
- 第二节 中国服务业应对疫情冲击能力不足
- 一 供应链薄弱影响服务业“抗疫”的可持续性
- 二 工时刚性抑制服务业“抗疫”的复工效率
- 三 粗放模式降低服务业“抗疫”的反弹力度
- 四 医疗配置扭曲减弱服务业“抗疫”的均衡效力
- 五 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低效削弱了服务业“抗疫”的保障能力
- 第三节 疫情冲击不改第三产业稳中向好大趋势
- 一 正视疫情对服务业的严重冲击
- 二 疫情冲击不改服务业稳中向好大趋势
- 第四节 培育第三产业修复性增长的新动能
- 一 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
- 二 形成灵活高效的就业结构
- 第五节 构建第三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提高抗击疫情能力
- 一 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深化服务业改革和政策创新
- 二 科学谋划数字服务发展战略
- 三 完善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体系
- 四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抗击疫情的能效
- 第六章 疫情的需求侧影响及应对
- 第一节 “世纪性”疫情冲击:生存还是毁灭?
- 第二节 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基本机制
- 第三节 疫情对需求侧的冲击
- 一 对消费的冲击
- 二 对投资的冲击
- 三 对外需的冲击
- 第四节 政策应对:扩大消费、聚焦新“增长极”
- 一 促消费应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 二 不宜推出大规模投资刺激计划
- 三 聚焦城市群/都市圈,打造新“增长极”
- 第七章 疫情的供给侧影响及应对
- 第一节 疫情的经济供给冲击:机理与特征
- 一 疫情对经济供给冲击的机理分析
- 二 疫情对供给冲击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疫情对中国经济供给侧影响:短期与长期
- 一 疫情对中国经济供给侧影响:短期视角
- 二 疫情对中国经济供给侧影响:长期视角
- 第三节 疫情供给冲击的应对:纾困与创新
- 第八章 复工复产进程及对策
- 第一节 疫情冲击的特点与阶段性
- 一 疫情暴发初期的影响
- 二 疫情防控与恢复经济并举
- 三 全球“大流行”引起的外需萎缩
- 第二节 复工与复产的进程及其影响
- 第三节 复工不充分、就业需求萎缩与周期性失业
- 第四节 总结与展望
- 一 疫情防控的公共服务属性
- 二 注重救助政策与经济恢复计划的协调
- 三 改革城市化不完整的缺陷
- 第九章 外贸影响与对策
- 第一节 疫情与国际分布、国际经贸环境新变化
- 一 疫情“震中”与国际贸易分布
- 二 国际组织预测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三 国际市场供给受到巨大冲击
- 四 国际总需求下降与疫情相关物资严重短缺
- 五 国际贸易环境加剧恶化
- 六 国际加强合作共战疫情
- 第二节 疫情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 一 不利影响:对中国贸易冲击和就业影响较大
- 二 有利影响:提升中国贸易数字化水平与贸易结构优化
- 第三节 中国的对策:以贸易高质量发展化危为机
- 第十章 疫情下及复苏中的风险防控
- 第一节 疫情与金融风险
- 一 疫情并不直接导致金融风险
- 二 疫情加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 第二节 疫情下及复苏中的金融风险
- 一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二 房地产企业金融风险
- 三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 第三节 疫情下及复苏中金融风险的防控
- 一 防控疫情冲击下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二 防范化解疫情冲击下的房地产企业金融风险
- 三 防范化解疫情冲击下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
- 四 构建全方位的金融风险防控战略体系
- 第十一章 公共卫生对策:近期与长期
- 第一节 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与问题
- 一 资源配置结构失衡,过剩与短缺并存
- 二 微观运行机制失效,公共卫生服务流于形式
- 第二节 医疗卫生体系的服务供给模式转型
- 一 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和编制保障强化基层服务能力的成效不彰
- 二 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模式转型思路
- 第三节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 一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近期措施
- 二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长期计划
- 第十二章 全球疫情与世界经济展望
- 第一节 疫情暴发前世界经济超预期下行
- 一 世界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
- 二 多重因素导致世界经济下行
- 第二节 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 一 疫情蔓延冲击世界经济
- 二 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
- 第三节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将扮演更重要角色
- 一 中国助力国际社会抵御疫情冲击
- 二 中国将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 第十三章 如何应对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
- 第一节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应对政策
- 一 货币政策应对
- 二 财政政策应对
- 第二节 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经济衰退
- 一 国际合作应对情况与面临的特殊困难
- 二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经济衰退
- 第三节 建议实施一揽子纾困和救助政策
- 一 建议及时推出并实施一揽子纾困和救助政策
- 二 非常时期财政和货币政策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 第四节 建议推出一揽子配套政策和有效改革举措
- 一 高度关注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期冲击和中长期影响,加快实施供应链补短板工程
- 二 紧盯脱贫目标不放松,坚守稳就业保民生底线
- 三 扩大开放合作,稳定外贸和外资
- 四 及时推出有效改革举措,补齐制度短板
- 五 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各类输入性风险
- 第十四章 走出疫情的人文经济学
- 第一节 经济预测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 第二节 隔离的经济账该怎么算?
- 第三节 政策纾困,也是社会保险
- 第四节 供需平衡与增长目标
- 第五节 走出疫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二 英文文献
- 内容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