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7千字
字数
2021-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不同语境下的28位生态文学作家进行了周详、全面的呈现和解读。
内容简介
生态文学是对文学的一种新的分类。作为一种以主题分类的文学样式,本书集中呈现了古今中外以生态为主题的作品样貌。从宇宙观、价值观到生态实践,最终通过文学达成一种尊重生态、自然的生活方式。
本书由生态文学相关理论介绍、文本分析、经典篇目阅读、写作实践等方面构成,不少文本是第一次出现在汉语世界中。对当下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生态文学
- 第一节 生态文学的缘起及发展
- 第二节 生态文学的界定及创作
- 第二章 环境危机时代的生态文学解读
- 第一节 解读生态文学的理论方法:生态批评
- 第二节 本书阅读指南
- 第三章 传记体生态文学经典
- 第一节 梭罗的《瓦尔登湖》:生态栖居的神话
- 第二节 缪尔的《墨西哥湾千里徒步行》:身体确证人与万物一体的形象表述
- 第三节 奥斯汀的《少雨的土地》:沙漠朝圣者的浪漫记录
- 第四节 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浪漫与科学精妙融合的生态伦理经典
- 第五节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骇人听闻的生态灾难启示录
- 第六节 阿比的《孤独的沙漠》:构建沙漠生态乌托邦的力作
- 第七节 迪拉德的《汀克溪的朝圣者》:激情遭遇多样化神圣自然的记录
- 第四章 生态诗歌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自然诗歌传统的奠基之作
- 第二节 克莱尔:植根土地的农民诗人
- 第三节 惠特曼的《草叶集》:激情歌唱自我和大地的欢歌
- 第四节 斯奈德的《龟岛》:一部书写山河大地和人之灵性的杰作
- 第五节 弗罗斯特:构建田园之梦的生态诗人
- 第六节 修斯的诗:非裔美国人与自然之间亲缘的深情倾诉
- 第五章 生态散文
- 第一节 爱默生的《论自然》:自然物质性与精神性的二重书写
- 第二节 贝尔的《斑点鹰的土地》:天、地、神、人生命之网的生态书写
- 第三节 沃克的诗文:生态负担与生态美丽并存的环境想象
- 第四节 贝里的散文:农耕主义实践的诗意表达
- 第五节 威廉斯的《心灵的慰藉》:探寻心灵慰藉的环境想象
- 第六章 生态小说
- 第一节 福克纳的《熊》:荒野终结的挽歌
- 第二节 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书写生态难民争取环境公正的史诗般杰作
- 第三节 霍根的《力量》:狮与人神圣一体的精彩诠释
- 第四节 金索维尔的《动物梦》:探寻普遍环境公正现实的文学想象
- 第五节 巴特勒的《异种繁殖》:抵制殖民有色族身体及其环境的科幻想象
- 第六节 阿特伍德的《羚羊与秧鸡》:书写自然之死的科幻梦魇
- 第七节 温顿的《浅滩》:控诉血腥捕鲸业的文学想象
- 第八节 高希的《饿浪潮》:环境公正与生态中心共融的环境想象
- 第九节 姜戎的《狼图腾》:草原、狼与人和谐共生的环境想象
- 第十节 阿来的“山珍三部”:书写天、地、神、人被欲望撕裂的悲歌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