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近百位学术大师创新故事,唤起读者创新热情,传递创新精神。

内容简介

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两翼。本书将近百位学术大师的创新故事和科研智慧娓娓道来,和读者共同探讨了“创新”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以唤起读者的创新热情或带来点滴启示。科技创新,本该是抽象的、晦涩的、复杂的,但在书中,它变成了“哈里森的航海钟”、 “达尔文的旅行”、“波尔与爱因斯坦的争论”、“麦克斯韦与法拉第的忘年交”……每一个陌生或熟悉的故事,向读者展示的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历程与成果,更传递着创新所需的知识素质与精神内核,这是创新的之根、之道、之法。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插图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作者简介
  • 目录
  • 1 引言 INTRODUCTION
  • 2 理念 IDEA
  • 2.1 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驱动力
  • 2.2 创新发展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技术进步是否会造成社会危机
  • 社会价值趋向对创新的影响
  • 关注近代科学观的变革
  • 2.3 原始创新根植于基础科学研究
  • 基础科学研究对推动创新的重要作用
  • 原始创新与颠覆性技术
  • 学术交流与争论是科学创新的沃土
  • 复杂性科学——物理学中另一个未知领域
  • 化学中迫切需要突破的创新领域——绿色化学化工
  • 创新需宽阔深邃的时空视野
  • 跨越科技创新“死亡谷”
  • 2.4 创造能力研究的P4要素
  • 创造者(Person)的人格特质
  • 创造历程(Process)
  • 创造产品(Product)的分析
  • 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对创新的推动(Press)
  • 2.5 人才培育是创新的百年大计
  •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创新创业需要能工巧匠和工匠精神
  • 拒绝平庸、宽容失败
  • 在继承、竞争、合作中成长
  • 3 知识 KNOWLEDGE
  • 3.1 知识的获取路径
  • 再问“钱学森之问”
  • 继承前人知识的创新成果与大学使命
  • 科普教育与伪科学
  • 教育新理念与新模式
  • 信息时代的知识累积特征
  • 3.2 创新人才的立体知识的4个维度
  • 科学与工程的关系
  • 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 工程与人文的关系
  •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 人文与艺术的关系
  • 工程与艺术的关系
  • 达·芬奇艺术与工程的创造生涯
  • 3.3 世界著名创新机构“知识背景”的四个象限
  • 卡文迪什实验室
  • 巴斯德生物工程研究所
  • 爱迪生实验研究所
  • 贩卖想象力的奇才——迪士尼
  • 4 能力 ABILITY
  • 4.1 想象力
  • 2500年前地球周长的测定
  • 想象中的特异材料制备
  • 抽象思维提升想象力
  • 水平思维与垂直思维
  • 4.2 联想力
  • 仿生联想
  • 功能延伸联想
  • 反向联想
  • 错位联想
  • 发散思维联想
  • 收敛性思维联想
  • 惯性思维联想
  • 4.3 观察力
  • 对小概率现象的观察——捕捉13亿光年远的信息
  • 对平淡无奇事物的观察——绿色汽车燃料的合成
  • 对偶然出现事物的观察——发明需抓住蓦然之间的细节
  • 对跨尺度现象的观察——微缩千万倍,发现新世纪
  • 对“旧相识”的观察——电动汽车与锂电池
  • 观察力创造了新世界观——达尔文的故事
  • 观察激发直觉——澡盆里的漩涡
  • 4.4 思辨力
  • 辩证思维——美国高中作文考题
  • 思维守旧的代价——居里实验室的“教训”
  • 学科交叉思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 曲线思维——毛姆的计谋
  • 逆向思维——并非侥幸的飞机着弹孔分析
  • 批判性思维——“知识”与“想象力”悖论
  • 传承思维——磁之薪火相传数千年
  • 4.5 行动力
  • 发现问题——从教堂吊灯引出的颠覆性成果
  • 整体寻优——钱学森倡导的系统工程理论
  • 虚拟推理——关于比萨斜塔实验
  • 假想实验——两只奇特的“猫”
  • 说服他人——丁肇中的5分钟演说
  • 国际协同合作——寻找希格斯玻色子
  • 评价和过滤信息的能力
  • 判断创新创业战略方向的能力
  • 4.6 内驱力
  • “最简单”即“最美丽”思维——奥卡姆剃刀原理
  • 好奇心、上进心——石墨烯的发现
  • 坚持不懈的执着——费马大定理的证明
  • 摒弃侥幸,坚守信念——癌症病因的探索
  • 耐住寂寞——爱因斯坦与门捷列夫的故事
  • 抗争逆境——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和图灵故事
  • 挑战权威——原子弹起爆的争论
  • 质疑传统——挑战宇称守恒定律
  • 5 素质 QUALITY
  • 5.1 创新人才养成的环境因素
  • 困苦艰辛激励成才——献给卢瑟福等多位大师们
  • 贫病磨砺坚强意志——开普勒的故事
  • 和谐亲情促进成长——玻尔家族的奥秘
  • 良性竞争有益创造——鲍林在竞争中的成败
  • 爱情可做创新催化剂——多协议路由器的发明
  • 5.2 品德是创新精神的内核
  • 顺应时代——钱学森的四次选择
  • 品德高低——影响科学成就大小的正反馈
  • 人性的弱点——从多角度观察伟大科学家牛顿
  • 沉默淡定——灵魂最纯洁的保罗·狄拉克
  • 理性判断——DDT冤案
  • 淡泊名利——零美元的专利转让费
  • 童心与叛逆——科学大师也有另类
  • 竞争的限度——大师们的暴怒互殴显失态
  • 性别偏见,学术界的耻辱——梅特纳的故事
  • 追问良心——窥探哥白尼的内心世界
  • 牺牲精神——氟元素的发现
  • 迷信权威——天文学家集体出错
  • 撬开苹果的秘密——乔布斯传奇
  • 《时间简史》是否有过重大失误
  • 5.3 创新精神离不开智慧
  • 应把“鸡蛋”放在哪个“篮子”里
  • 如何理解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 爱因斯坦是否也会犯糊涂
  • 伦敦凶杀案如何改变了电报发明的命运
  • 创新要抓住时机——柯达公司的陨落
  • 科技创新的否定之否定——对宇宙模型的认知
  • 社会科学创新的复杂性——共享诺奖的背后
  • 小微企业的创新与创业的精妙之道
  • 42——宇宙神秘数字的终极答案
  • 循环经济原理——“盖娅”假说与“美狄亚”假说
  • 6 方法 METHOD
  • 6.1 概述
  • 6.2 头脑风暴法
  • 6.3 智力激励法
  • 6.4 5“W”2“H”分析法
  • 6.5 TRIZ法
  • 7 愿景 VISION
  • 7.1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的主要体现
  • 7.2 美国创新战略的三次变化
  • 7.3  21世纪初中国科技发展现状
  • 7.4 当前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 7.5 对未来创新的重点领域的畅想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图片使用说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