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7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科技论文规范表达指南:格式、用词、插图等全面解析,实用性强。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最新的国家标准为依据,融汇了编著者的写作与编辑经验,全面、具体而简明地阐述了科技论文规范表达的内容和要求,主要包括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量、单位、数字、外文字母的正确使用,数学式和化学式的规范编排,插图和表格的规范设计,科技语言的规范运用,以及作者与编者关系的正确处理等。本书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说理清楚,正反实例兼备,写作与编辑经验并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致谢
- 第2版前言
- 原版前言
- 目录
- 第1篇 概 论
- 1 科技论文的概念和分类
- 2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意义
- 3 科技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 3.1 创新性或独创性
- 3.2 理论性或学术性
- 3.3 科学性和准确性
- 3.4 规范性和可读性
- 4 科技论文规范表达的概念与作用
- 第2篇 科技论文的撰写和编排格式
- 1 题名
- 1.1 题名的概念
- 1.2 题名的一般要求
- 1.3 题名的文字要求
- 2 署名
- 2.1 署名的意义
- 2.2 署名对象
- 2.3 署名的位置与格式
- 3 摘要
- 3.1 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 3.2 摘要的分类
- 3.3 摘要的内容
- 3.4 摘要的写作要求
- 3.5 摘要修改示例
- 4 关键词
- 5 数字对象标识符DOI
- 6 引言
- 6.1 引言的概念和内容
- 6.2 引言的写作要求
- 7 正文
- 7.1 正文的立意与谋篇
- 7.2 正文的内容
- 7.3 正文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的内容与格式
- 8.2 结论和建议的撰写要求
- 9 致谢
- 10 参考文献
- 10.1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
- 10.2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 10.3 参考文献著录的方法和要求
- 11 附录
- 12 注释
- 13 层次标题与列项说明
- 13.1 科技论文的层次标题
- 13.2 科技论文的列项说明
- 13.3 层次标题与列项说明存在的问题
- 第3篇 科技论文内容的表达细节
- 1 政治性、法律性、科学性和保密性问题
- 1.1 政治性问题
- 1.2 法律性问题
- 1.3 科学性问题
- 1.4 保密性问题
- 2 名词名称
- 2.1 科技名词术语
- 2.2 名称
- 2.3 日期和时间
- 3 数字用法与数值修约
- 3.1 数字使用的一般规则
- 3.2 汉字数字与阿伯数字的使用规则
- 3.3 数值修约
- 4 外文字母
- 4.1 英希德俄日字母表
- 4.2 各种字体字母的适用场合
- 5 数学式
- 5.1 数学式的特点和表达要求
- 5.2 数学式的串文排与居中排
- 5.3 数学式中符号和单位的注释
- 5.4 数学式的编号
- 5.5 数学式前的镶字
- 5.6 数学式的排式
- 5.7 行列式和矩阵的排法
- 5.8 数学式编排形式的变换
- 5.9 数学式的转行
- 5.10 数学式的标点符号
- 5.11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
- 6 化学式
- 6.1 分子式的表达
- 6.2 化学方程式的排法
- 6.3 化学结构式编排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篇 量和单位
- 1 量
- 1.1 量的概念
- 1.2 量算法或量代数
- 1.3 量名称
- 1.4 量符号
- 1.5 量纲及量纲一的量
- 2 单位
- 2.1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
- 2.2 单位名称
- 2.3 单位符号
- 2.4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 3 我国法定单位与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的关系
- 4 常用物理量的单位和符号
- 5 暂可与SI并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
- 6 应停止使用的单位
- 第5篇 插图和表格
- 1 插图
- 1.1 插图的特点
- 1.2 插图的种类
- 1.3 插图设计的一般原则
- 1.4 函数曲线图的规范表达
- 2 表格
- 2.1 表格设计的一般原则
- 2.2 三线表的规范设计
- 2.3 三线表设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 2.4 表格与文字表达的配合
- 第6篇 语言文字
- 1 科技论文语言的特点及使用要求
- 1.1 科技论文语言的特点
- 1.2 科技论文语言的使用要求
- 2 语病分析与修改
- 2.1 用词不当
- 2.2 成分残缺
- 2.3 搭配不当
- 2.4 语序颠倒
- 2.5 结构混乱
- 2.6 详略失当
- 3 句式选用
- 3.1 主动句与被动句
- 3.2 长句与短句
- 3.3 对字句与一般谓语句
- 3.4 提示句
- 3.5 是字句与“是……的”句
- 3.6 从句
- 4 句子组织
- 4.1 安排好词语的位置
- 4.2 选择好句子的结构
- 4.3 处理好长句与短句的关系
- 4.4 照顾好句子的衔接
- 5 文字
- 5.1 科技论文应使用规范汉字
- 5.2 科技论文应消灭错别字
- 5.3 作者和编辑应熟悉《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 5.4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
- 5.5 常见错用的同音字、近音字和近形字举例
- 6 标点符号
- 6.1 点号的用法
- 6.2 标号的用法
- 6.3 点号的降格使用
- 6.4 标点符号的配合与系列标点
- 第7篇 投稿与发表
- 1 投稿
- 1.1 我国科学技术期刊的类型
- 1.2 稿件投向的选定
- 1.3 与期刊编辑出版单位签订论文出版合同
- 1.4 稿件的修改与完善
- 2 作者与审稿
- 2.1 审稿的意义与作用
- 2.2 审稿制度
- 2.3 退修与退稿
- 3 作者与文稿的编辑加工
- 3.1 编辑加工的目的和意义
- 3.2 编辑加工要做的工作
- 3.3 编辑加工的内容
- 3.4 编辑加工的原则
- 3.5 编辑加工的基本要求
- 3.6 编辑加工的方法和步骤
- 3.7 编辑加工的注意事项
- 3.8 作者与编辑加工工作的配合
- 4 作者与校对
- 4.1 校对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任务
- 4.2 校对程序和方法
- 4.3 校对工作的内容
- 4.4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 4.5 校对工作的要领
- 4.6 对校对人员的基本要求
- 4.7 作者做校对工作的注意事项
- 5 作者与期刊编辑部门后期工作的配合
- 5.1 稿酬及样刊
- 5.2 效果调研
- 6 作者与读者
- 参考文献
- 附录A IEC推荐使用的下角标
- 附录B 一些非法定计量单位或非SI单位及换算关系式
- 附录C 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