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60千字
字数
2023-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球知名自动化控制及电子设备制造商欧姆龙的精进之道。
内容简介
曾经支撑企业的一些价值观、制度和商业模式已经慢慢变得过时了。如今,企业依靠什么生存下去?那就是时刻坚持创新。
很多人一边说着“我要创新”,一边回到原地单纯地执行。创新不是空喊口号。与其考虑“这是不是创新”,不如考虑“现在做的事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作者从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角度,将自己在欧姆龙工作数年的经验和独特理解,融入对创新的阐述中,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者,也适用于想要在工作中以新的视角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的从业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1章 万众皆可创新的时代
- “SINIC理论”所预测的2025年的未来
- “自律社会”是每个人创造世界
- 未来不是“预测”的,而是“创造”的
- 通过创新解决“社会性课题”
- 蒲公英理论1.0—4.0
- 以大阪·关西万博会为起点,设计未来的日本
- 构建20世纪最大的“站务系统”
- 通过使“车站为街道入口”创造新价值
- “儿童看护”中的创新
- 通过创新,让世界更加热血沸腾
- 第2章 创新就是创造“新轴心”
- 嘴上“创新”手上“操作”
- “新轴心”即设计新的“世界观”
- 创新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描绘出优秀的“大设计”
- 你即将要做的事情会产生何种影响
- 拥有多项世界首创、日本首创技术的欧姆龙最厉害的创新
- 判断创意是“干”“枝”还是“叶”
- 思考“新轴心”要基于事实
- 力争打造“九州第一的旅馆”,用两年时间扭亏为盈
- 通过预测和推演思考“新轴心”
- “新轴心”有时会从颠覆既存轴心中产生
- 简单易懂的隐喻能让人对自己该做的事情产生认同感
- 第3章 创新始于“一点WILL”
- 创新源于“一点WILL”
- 你有几个“兴趣口袋”
- “100件想做的事情”
- 为什么向流星许愿能实现愿望
- 空无一物不刮风
- 风过之处潮流来
- 创新来自“秘密组织”——从封闭到开放
- “稻草富翁”科学化——创业者的思考过程“效果逻辑”
- 第4章 创新落地需要“人的参与、人的驱动”
- 创新所需的“起承转合”四种类型的人才
- 你的六项核心能力中哪一项最厉害
- “起”是从0到1的艺术型人才
- “承”是描绘大设计的人才
- “转”是在从1到N的过程中实现效率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人才
- “合”是最后严格运行机制的人才
- 由“起承转合”人才创造的日本高速成长期
- 通过“起承转合”研修培育创新型人才
- 没有交流的地方就没有创新
- “个人情商”和“组织情商”
- “人的参与”也需要设计
- 通过开放经营会议减少矛盾
- 紧急情况时鸣锣召集管理人员
- 寻找“马克莱莱”
- 要进行创新,就会产生冲突
- 跨越“起承”与“转合”的对立面
- 在对方看来,我们是“抵抗势力”
- 碰壁时,将三个方法化为己用
- 最后站在擂台之上的人获胜
- 第5章 在“新轴心”的基础上继续实践创新
- 正因为不是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会成功——时机就是金钱
- 创新中的“千分之三理论”
- 创新需要“忍者精神”
- “灵魂出窍”俯瞰项目全局
- 用三年半征服东京地图
- “赚钱方式”也有策略
- 轨道旁边也有路
- 从惠比寿走到滋贺发现的“四件事”
- 后记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协直属的出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以编辑出版各学科不同层次的科普图书、科技专著和科普期刊为主要任务,是中国出版科普图书历史最长 、品种最多、规模大的出版社。旨在向读者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