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7.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2千字
字数
2021-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大立法者”视角,探讨公法制度建构的思想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经由学术史论题、法律哲学论题和政治哲学论题而构成其整体性,具体从法律的哲学之维(柏拉图论立法者)、法律的社会之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法律的历史之维(孟德斯鸠与历史法学;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法律的主权之维(阿伦特论人民主权)、法律的政体之维(论共和政体)、法律的政制之维(施密特论代议制)、法律的认同之维(哈贝马斯论宪法爱国主义)等多个维度,将公法学研究纳入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之中,最终又落脚到基本法学理论的阐发,试图发展出一种基于公法的法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历史法学的公法
- 第一章 法律的哲学之维:柏拉图论立法者
- 一、哲人的“制宪会议”
- 二、灵魂与城邦
- 三、教育与立法
- 四、立法者
- 第二章 法律的社会之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一、启蒙时代的百科全书
- 二、政体的性质和原则是最高的法
- 三、政治自由与三权分立
- 四、气候、土壤与法律
- 五、贸易、宗教与法律
- 第三章 法律的历史之维:孟德斯鸠与历史法学
- 一、孟德斯鸠的思想肖像
- 二、孟德斯鸠的自然法
- 三、普遍精神
- 四、历史法学的公法之维
- 第四章 法律的历史之维:萨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 一、萨维尼及其时代
- 二、法律的双重生命
- 三、萨维尼与蒂堡的法典之争
- 四、历史法学派与《德国民法典》
- 五、法律与民族精神
- 第五章 法律的主权之维:阿伦特论人民主权
- 一、人民主权的两个传统
- 二、人民的含义
- 三、公意与同意
- 四、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而非“属于人民”
- 第六章 法律的政体之维:论共和政体
- 一、共和的基本理念
- 二、古典政体论中的共和政体
- 三、民主政体与共和政体
- 四、现代共和政体的基本原则
- 五、自由政体
- 第七章 法律的政制之维:施米特论代议制
- 一、议会制危机
- 二、同一性与代表
- 三、代表原则的神学基础
- 四、代表与代理
- 五、代表与专政
- 六、从委任独裁到主权独裁
- 第八章 法律的认同之维:哈贝马斯论宪法爱国主义
- 一、宪法爱国主义的源起
- 二、哈贝马斯论宪法爱国主义
- 三、没有国家的爱国主义?
- 四、作为建国理论的宪法爱国主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