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9千字
字数
2024-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曾国藩大传”系列上册,深入解读曾国藩的精神世界与成功秘诀。
内容简介
曾国藩出身平凡,没有显赫家世,却凭借不懈奋斗,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国之栋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布衣到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最终成为晚清中兴名臣。他是如何面对困难、咬牙立志,是如何在动荡的时局中赤地立新、运筹帷幄,又是如何在功成名就之时保持清醒、全身而退?
著名清史专家林乾、迟云飞研究曾国藩二十余年,积累深厚,本书基于扎实的史料,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再现了晚清名臣曾国藩起伏跌宕、逆风飞扬的一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业农世家
- 一 但以箕裘承祖泽
- 二 孝闻乡里的父亲
- 三 性格刚毅的母亲
- 四 曾门家法的传人
- 第二章 跻身士林
- 一 惟楚有才
- 二 陶澍与湖南经世派的崛起
- 三 早年两知己
- 四 曾门第一个进士
- 第三章 锐意功名
- 一 圣贤英雄皆可为
- 二 砥砺人生的师友
- 三 改易品性的艰难历程
- 四 得不到“炭敬”的穷翰林
- 五 理学之外的经世学问
- 第四章 走向高官
- 一 三十七岁的高官
- 二 关注巨变,厌恶官场
- 三 高位不失书生本色
- 四 署理部务,每日“自课八事”
- 五 陈民间疾苦,指皇帝缺失
- 第五章 团练大臣
- 一 不忍坐视桑梓之痛
- 二 别开生面,赤地立新
- 三 取法“戚家军”
- 四 精神训练与思想灌输
- 第六章 屡遭坎坷
- 一 越俎代庖,不避嫌怨
- 二 群疑众谤,移师衡州
- 三 筹办水师,意在长江
- 四 营垒内部的矛盾
- 五 潜龙在渊,四拒旨令
- 第七章 初试锋芒
- 一 传檄出师,“胜过百万兵”
- 二 出师不利,首次自杀
- 三 咬牙立志,整军妙高峰
- 四 左、胡相助,“引用一班正人”
- 五 攻取武汉,有功不赏
- 六 言词激烈,重劾崇纶
- 七 调和诸将,胡林翼抚鄂
- 八 “东南大局,似有转机”
- 第八章 困顿江西
- 一 兵败湖口,再次自杀
- 二 惶惶终日,塔齐布之死
- 三 “闻春风之怒号,寸心欲碎”
- 四 仰食他人,艰难经营
- 五 同年反目,参奏陈启迈
- 六 罗泽南援鄂
- 七 罗泽南之死
- 八 蓄势待机,曾家军入赣
- 第九章 一生三变
- 一 “家门有大故,游子心不安”
- 二 委曲心事,委军守制
- 三 反躬自省,全无是处
- 四 身在纯庐,心系军旅
- 五 军需报销,为部费发愁
- 六 追思先人,改葬父母
- 七 朝野奏起,重返军营
- 第十章 历尽艰辛
- 一 援浙援闽,均未成行
- 二 三河惨败,精锐尽失
- 三 磨砺人才,李鸿章入幕
- 四 不去四川当“作客”
- 五 兵分四路,“办窃号之贼”
- 六 初战太湖,进围安庆
- 七 署理江督,“天意岂有转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