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2千字
字数
202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小书,六位作家,素描当代作家文学写作景观。
内容简介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好的文学研究者当是这样一位“听风者”,以作家作品为媒介,而时代的黄钟大吕,人心的浅吟低唱,皆能声声入耳。
金理坦言,作家论是其个人极为钟爱的写作方式,“仿佛与友人促膝长谈,但又并非刻意寻觅与经营,好比各种不期而至的风自行运送而来”,他以求在通读、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容不迫地研讨叶弥、鲁敏、田耳、葛亮、张忌、郑小驴六位活跃于中国当代文坛的作家。
书名副题袭自赵园先生的名作,以此向这位作者素来敬重的前辈致敬,努力做到“文字间的洁癖、纸背后对历史与人心的洞察”。
目录
- 版权信息
- 风雨如晦,澄江静如练:叶弥论
- 与“弟弟”重逢
- 骑着麦秸,夜晚飞行
- 文学的“减法”
- 风雨如晦,澄江静如练
- 舍身迎向不知所踪的旅程:鲁敏论
- “挂在时代巨躯上的苍耳”
- 在虚妄与无聊的逼视下
- 文学的“自反性”
- 小说之心:田耳论
- 拒绝抒情
- 无边荒寒与死寂中 为自己争来一束微光
- 八方来声
- 有风自南:葛亮论
- 身份的困厄
- 寻其所自与自我教育
- 王谢堂前的“内在感觉”
- “命悬一线”中的不绝生机
- 初心萌动的那一刻
- 尘世落在身上:张忌论
- 虚实两界中的修行
- “影薄”
- 窗玻璃上的雅努斯
- 内在辩难与“青春底诗”:郑小驴论
- 创伤记忆
- 鬼魅叙事
- 在多重困境与内在辩难中发言
- 焦虑感,及“青春文学”的再生
- 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