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计策谋略,识兵家智慧,跟着尹世尤教授读通《孙子兵法》。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只讲战争的书吗?《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兵书,竟不主张打仗……

本书不仅在书中回应了上述问题,更打破常规的按篇章讲解的模式,将《孙子兵法》不同篇章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从“兵圣”孙武、《孙子兵法》其书及其流传、战争审思、微言大义、思想内核、国际传播、比较视野里的《孙子兵法》等七个方面,对《孙子兵法》全书进行了有机串联、生动讲解。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的话
  • 一部不主张打仗的兵书
  • 一 “兵圣”孙武
  • 1. 出身世家
  • 2. 献书阖闾
  • 3. 吴宫教战
  • 4. 助吴霸业
  • 5. 归隐修书
  • 二 《孙子兵法》其书及其流传
  • 1. 兵学溯源
  • 2. 成书契机
  • 3. 逻辑体系
  • 4. 版本传承
  • 三 战争审思
  • 1. 慎战:非危不战
  • 2. 备战:先胜而后求战
  • 3. 善战:择人而任势
  • 4. 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 四 微言大义
  • 1. 筹划:五事七计
  • 2. 治军:令文齐武
  • 3. 用兵:我专敌分
  • 4. 诡道:兵以诈立
  • 5. 速胜:兵贵胜不贵久
  • 6. 为将五德:智、信、仁、勇、严
  • 7. 为将五危: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
  • 8. 情报搜集:五间俱起
  • 9. 占据主动:致人而不致于人
  • 五 思想内核
  • 1. 功利:利为核心
  • 2. 人本:将为根本
  • 3. 唯物:知为前提
  • 4. 智谋:奇为优势
  • 六 国际传播
  • 1. 东入日本
  • 2. 西传法国
  • 3. 五洲绽放
  • 4. 全球赞誉
  • 七 比较视野里的《孙子兵法》
  • 1. 《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
  • 2.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 3. 《孙子兵法》与《战争论》
  • 4. 《孙子兵法》与《五轮书》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推荐直接看慕课

    之前就在慕课上看过尹世尤老师的《孙子兵法》课程,说得不错。然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尹老师讲话时摇头晃脑的样子,真的是很萌。相当喜欢尹老师在本书最后的后记中的一段话,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孙子兵法》,千古名著,常读常新,韵味无穷。近二十年研习、讲授《孙子兵法》,感悟良多,不由得想起了鲁迅先生评《红楼梦》的一段经典语录:“《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我想,大家读《孙子兵法》其实也一样:不同的视角读出的韵味也不尽相同 —— 军事家看见谋略战略、用兵之道,政治家看见诡诈权谋、弄权之术,企业家看见智慧商道、制胜良方,才子佳人看见俘获心上人的魔方,而芸芸大众看见的是日常处世之诀窍…… 瑞士著名汉学家胜雅律形象地称《孙子兵法》为 “瑞士军刀”,是 “万能工具书”,可谓一语道尽了《孙子兵法》的广泛适用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孙子兵法》通识

      晦涩难懂的书📚 通过这本书引来了兴趣 打开的学习兴趣之窗 …… 通识孙子孙膑《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五轮书》区别 …… 世界拜读…… 受益 感谢尹世尤老师 老师的慕课课后面也查找看看 通识学习 丰富自我 提升自我(《孙子兵法》是阳春白雪,《三十六计》是下里巴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孙子兵法》的第一重身份是兵书,是一部讲领兵打仗的书。作为兵家智慧的源泉、克敌制胜的法宝,《孙子兵法》毫无疑义是我国古代军事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有影响的古典军事理论名著。它构筑了中国古代兵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也深远地影响了外国的军事思想理论,历来有 “兵家圭臬”“百世谈兵之祖”“古代第一兵书” 的美誉,堪称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