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6.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8千字
字数
2023-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解读智能交互设计与AI技术,帮助设计师应对未来的挑战。
内容简介
随着人机交互和AI技术的快速发展,设计师需要从基于屏幕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思维,转变为空间交互及智能交互的设计思维。本书从设计师要懂技术的原因讲起,引导设计师结合技术去思考设计,并针对跨设备交互设计、基于AI的设计及各种传感技术(姿态和手势识别、人脸识别和追踪、眼动追踪等)进行解读与案例分析,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挑战。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设计师为什么要懂技术
- 1.1 原因一:行业的改变和进步
- 1.2 原因二:技术和设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 1.3 原因三: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技术
- 第2章必须掌握的计算思维
- 2.1 计算思维是什么
- 2.2 设计过程中如何运用计算思维
- 2.3 计算思维对于设计师的重要性
- 第3章学会从架构的角度理解技术
- 3.1 利用MVC架构模式思考界面的设计
- 3.2 如何结合技术提升应用的用户体验
- 第4章如何为跨设备交互进行设计
- 4.1 设计界面布局时的注意事项
- 4.2 如何针对不同平台的特点进行设计
- 4.3 动态布局中的交互方式
- 第5章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
- 5.1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
- 5.2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界面设计
- 5.3 基于意图的交互设计
- 5.4 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事项
- 5.5 智能设计:基于“准确率”和“兜底”的设计
- 第6章姿态和手势识别
- 6.1 计算机视觉
- 6.2 姿态和手势识别在不同领域的作用
- 6.3 实现姿态识别的不同技术
- 6.4 实现手势识别的不同技术
- 6.5 实现姿态和手势识别的设计注意事项
- 6.6 设计拆解:AI健身的实现和优化
- 6.7 姿态和手势识别的设计工具箱
- 第7章人脸识别和追踪
- 7.1 人脸识别的不同作用
- 7.2 人脸追踪和识别的技术细节
- 7.3 实时人脸识别的设计注意事项
- 7.4 设计拆解:人脸识别闸机的设计
- 7.5 设计拆解:表情设计和互动
- 7.6 人脸识别和追踪的设计工具箱
- 第8章眼动追踪
- 8.1 眼动追踪在不同领域的作用
- 8.2 眼动追踪的技术原理和区别
- 8.3 眼动追踪的设计注意事项
- 8.4 设计拆解:Tobii眼动仪和GUI的配合
- 8.5 眼动追踪的设计工具箱
- 第9章感知、互联和追踪
- 9.1 不同的技术方案和案例
- 9.2 设备感知、互联和追踪的设计注意事项
- 9.3 设计拆解:苹果的设备互联是如何实现的
- 9.4 设备感知、互联和追踪的总结
- 第10章未来设计方向存在的挑战
- 10.1 智能座舱
- 10.2 虚拟现实
- 10.3 基于头戴设备的增强现实
- 10.4 数字人
- 10.5 空间交互
- 10.6 结语:实现元宇宙的难度有多大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