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世纪中国日常生活叙事的演变及其在当代文学中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大陆日常生活叙事为研究对象,勾勒出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文学中曾被“压制”的日常生活叙事,如何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写实小说、20世纪90年代的都市欲望化写作、新世纪以来“80后”创作群体的青春写作和稍后一度声名鹊起的“底层”写作中一一被呈现的历史轨迹。

全书在对相关小说叙事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将“日常生活”作为一种问题意识切入所论,结合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借助日常生活的相关理论,试图从整体上对这一现象进行一种尝试性的阐发、分析和探索性的研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当代小说日常生活叙事及其话语流变
  • 第一章 日常生活叙事的文本风貌:物的缺席与出场
  • 第一节 物的“询唤”
  • 一 新时期小说:物的未完成式—日常生活的物象叙事
  • 二 新写实小说:物的出场—日常生活叙事的合法出席
  • 三 小结
  • 第二节 物欲书写
  • 一 情爱性欲的书写
  • 二 金钱物欲的追逐
  • 三 小结
  • 第三节 物化表演
  • 一 现代化“幻象”的欲望表演
  • 二 消费都市“拟像”的仿真表演
  • 三 小结
  • 第二章 日常生活叙事的话语想象与实践:物的肯定与质询
  • 第一节 女性“呈现”与话语权力
  • 一 女性之于日常生活话语
  • 二 女性之于消费话语
  • 三 小结
  • 第二节 “文革”“翻转”叙事与个人记忆
  • 一 “文革”叙事“翻转”的意义
  • 二 历史叙事与个人记忆
  • 三 小结
  • 第三节 “底层”苦难与城市形象
  • 一 新世纪小说“底层”苦难书写
  • 二 繁华城市形象的另面
  • 三 小结
  • 第三章 日常生活叙事现代性的审美认知
  • 第一节 摹写方式:无聊与神秘
  • 一 日常生活叙事的时间编码与意义指向
  • 二 日常生活空间的审美呈现及其意向化
  • 三 小结
  • 第二节 寄寓方式:时空交错的组合状态与流向
  • 一 怀旧:“历史”的物化
  • 二 时尚:“现实”的物化
  • 三 小结
  • 余论 消费科技媒体时代日常生活叙事的难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