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3千字
字数
1993-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收入的是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至一九九二年二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
内容简介
第三卷文选共有讲话、谈话等一百一十九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曾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月)》等小册子中和报纸上发表过的著作,这次编入文选时,又作了文字整理,许多篇根据记录稿增补了重要内容。
这本文选移入了前一本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的之后一篇《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作为开卷篇,以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至二月二十一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作为结束篇。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 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一心一意搞建设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 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
- 增进中印友谊,加强南南合作
- 植树造林
- 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谈话
-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路子走对了,政策不会变
-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 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
-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 为景山学校题词
- 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
- 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 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 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
- 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我们非常关注香港的过渡时期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庆祝典礼上的讲话
- 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 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
- 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
- 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 和平共处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
- 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
- 中国是信守诺言的
-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 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
- 加强同欧洲的经济联系
- 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
-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 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 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
- 抓住时机,推进改革
- 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
- 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
-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
- 拿事实来说话
- 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和平政策
- 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
- 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 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
- 视察天津时的谈话
- 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
-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 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
-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
- 悼伯承
- 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 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
- 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排除干扰,继续前进
- 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 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
- 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 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 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
- 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
- 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
- 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
- 警惕日本极少数人复活军国主义
- 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
-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
- 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都干不成
- 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
- 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
-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 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
- 十三大的两个特点
- 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 理顺物价,加速改革
- 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 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 在改革中保持生产的较好发展
- 形势迫使我们进一步改革开放
-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中央要有权威
- 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
- 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 中国不允许乱
- 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 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 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
-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
- 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
- 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
- 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
- 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
- 结束严峻的中美关系要由美国采取主动
- 会见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
- 对二野历史的回顾
- 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
- 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 中美关系终归要好起来才行
- 香港基本法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
- 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 振兴中华民族
- 中国永远不允许别国干涉内政
- 共同努力,实现祖国统一
-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 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 总结经验,使用人才
-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