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一堂难得的人生课,体味平凡人生中微小却珍贵的温暖与守候。

内容简介

我们都曾渴望一位人生导师的指点与陪伴,也许是家人、老师、朋友或同事;一个年长、耐心、睿智的人,理解你的孤独与迷茫的人,帮助你去真正地体验世界,教会你怎样与失败和彷徨共处,为你在迷失方向时指点迷津。

米奇·阿尔博姆是幸运的,他找到了自己的“教练”——莫里·施瓦茨。他是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在大学时,曾给予过他许多思想的教授。米奇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偶然得知莫里·施瓦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这时老教授所感受到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星期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这些谈话记录下来,把这件珍贵的礼物送给全世界的读者。

在最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在这十四堂课中,他们聊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与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这段“相约星期二”的经历不仅让作者米奇·阿尔博姆得到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重读人生必修课的机会,也为全球数以万计的读者带去了震撼与感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
  • 相约星期二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 必修课程
  • 课程大纲
  • 学生
  • 视听教学
  • 教授的最后一门课:他的死亡
  • 入校
  • 教室
  • 点名
  • 第一个星期二——谈论世界
  • 第二个星期二——谈论自怜
  • 第三个星期二——谈论遗憾
  • 视听教学,第二部分
  • 教授
  • 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
  • 第五个星期二——谈论家庭
  • 第六个星期二——谈论感情
  • 教授,第二部分
  • 第七个星期二——谈论对衰老的恐惧
  • 第八个星期二——谈论金钱
  • 第九个星期二——谈论爱的永恒
  • 第十个星期二——谈论婚姻
  • 第十一个星期二——谈论我们的文化
  • 视听教学,第三部分
  • 第十二个星期二——谈论原谅
  • 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
  • 第十四个星期二——道别
  • 毕业
  • 结尾
  • 后记 二十周年纪念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5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面对死亡

    本书是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在 1994 年已经是个著名体育专栏作家,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大学恩师莫里・施瓦茨教授的一个采访,恩师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已时日无多。作为老师早年的得意门生,往事回忆上头,决定每周二都上门与老师相伴,聆听老人最后的教诲,14 个星期后老人辞世,相互间的交谈成就本书,老人 去世时 77 岁,本书 1999 年拍成电影,主演杰克 - 莱蒙 2001 年逝世(76 岁)。30 年前的美国还处于如日中天的兴旺时代,一片繁荣,每个人都非常的忙于搬砖,对人生意义和人生是什么的思考太深刻,也很难说清,中国古语是 “未知生焉知死”,对死我们是回避的,而对生也就糊涂了,只有如同作者的老师,知道自己要死,才能透彻的思想。我见过很多知道自己绝症的人,我也陪伴过他们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回想起来最多的是不甘和不舍,会花(浪费)很多时间问医求药,也眼见太多耄耋老人尽力回避死亡话题,本书这位智慧老人给出了答案:“给予才是活着”。人最可悲的是 “没有给予爱的能力,也没有接受爱的能力。” 每个人都会死,这个事实大家都知道,但都很难接受,认为距离自己很远,生气和愤怒都是在于不如愿(如意),顺心顺意自然不会愤怒,面对死亡知道无法避免,无法愤怒,但会逃避和恐惧。正确的是接受死亡,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过去,克服悔恨。薄世宁在 ICU 急救 23 年,见过太多的死亡,所以从不鸡娃,对孩子唯一的期望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相约星期二》这部 20 年前的电影,我借此机会又看了一遍,每个人境遇不同,感悟肯定不同,人终有一死,想到随时会死,让我们珍惜当下,特别是我这种倒计时的老人。爱与被爱,是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死亡是一桩奇怪的事情。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假装它并不存在,尽管这是生命的最大动机之一。我们其中一些人有足够时间认识死亡,他们得以活得更努力、更执着、更壮烈。有些人却要等到它真正逼近时才意识到它的反义词有多美好。另一些人深受其困扰,在它宣布到来之前就早早地坐进等候室。我们害怕它,但我们更害怕它发生在身边的人身上。”(《一个叫欧维的男人》)

      4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找到你的导师了吗?

      引子:读完《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便去书房寻找谈话类的书。从丹・米尔曼的《鹿智者的法则》、约翰・史崔勒基的《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罗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到翻出这本《相约星期二》。那是 2001 年初秋,求学第一年,时隔两个月,我才从爸爸不自然的声音中听出爷爷的离去。悲而无泪,不知道怎样哭,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精涣神散,恍恍惚惚,直到心理学选修课老师给了我这本书。内容:1994 年,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罹患 ALS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与他多年不见的得意门生、本书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正深陷职业危机。一个意外的电视访谈节目,重启了一段为期十四周的传承:相约星期二。他们称呼自己是 “星期二人”。思考:“死亡不应该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1998 年《相约星期二》简体中文版的出版后,这大概是能引起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而在我们这个国度,与死亡相关的词汇几乎都带着强烈的禁忌意味。比如当亲朋罹患绝症的时候,我们会想方设法地避免当事人获悉真相,更不要说直面彼此了。越是回避,越是焦虑。这是不健康的心理。如今父母年岁渐厚、去往医院的频次越来越高,生命渐向终点,我有多大程度的不肯直面他们,与他们探讨这个话题?还是不免惶恐,轻易将思考点燃的勇气冰封如冬。 记得观看《寻梦环游记》时,听到观众悄声质疑:他们死得那么快乐,怎么可能?第一次给 7 岁儿子看时,他说:死了不要紧,只是去了另一个国度,只要有人记得,在那个空间里也能拥有快乐的能量。生而被看见,死亦被记得,不是不可能,而是 “我们生活中需要导师的指引”。莫里就是米奇的导师,是他的 “教练”。“你一生遇到过一个好老师吗?他把你视作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他会用智慧把你打磨得璀璨发亮。如果你幸运地找到了一条通向他们的途径,那么你在生活中就不会迷失了方向。” 生活不是一个恒定态,起伏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是一个独立体,交互是活生生的。当我们囿于峰谷或是孤独,试着停下来,向某人请教,与他深谈,向他学习凝视某一样东西:树木或花鸟、风或雨、欲望或死亡,什么都可以 —— 思考一下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对它们的那种渴望 —— 一直同行,我们却视若无睹的那种渴望。 对于 “拥有” 的态度,重视或轻视,都是自私的。自私的表现是不愿施爱与人,不愿接受爱。生活就 “像是橡皮筋上的移动,充满了反向力,我们大多数人生活在它的中间”—— 像是时刻在与自己摔跤比赛,用力盯着自己,生怕错过了稍纵即逝的松动,来不及摔倒自己。但是,“生活中没有来不及这个词”。过去、当下与未来,都是一帧帧独一无二的段落,缀珠成链,不曾重复。我们固执的想独自拥有这一切,不肯舍去。所以,有那么多的 “来不及”。死亡是一张答卷,卷中的题目,皆是我们自己穷举,幸福与否,也需要自己评判 —— 对未尽的题目释然,与自己讲和,死亡,只是重新给我们一张空白页,它 “让人生归于纯净”。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死亡不是一个人的事,是能够与某人探讨、共享的课题。直面人生,直面人生的一切,才能做一个心理永远健康的人。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就认为,死亡是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借着接受我们个体存在的有限性,我们才能获得力量与勇气,激发实现自我的一切潜能。死亡是自然的,就像我们凝视的那些生命一样,就像我们的诞生一样。我们是它们的一部分 —— 与生活平行交叉,具备 “向死而生” 的大智慧,将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最大保障。“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去生,去活,去爱,去接受爱,是幸福的唯一钥匙。你,找到你的导师了吗?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生活讲和

        我们都有同样的开始 —— 诞生 —— 我们也有同样的结局 —— 死亡。因此,我们怎么会有大的区别呢?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8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