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9千字
字数
201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传播领域出现的“个体主动公开隐私”现象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个体主动公开隐私,即人们通过各种大众媒介公开自己的隐私世界,包括私人情感和婚姻状态、私密的人际关系、家庭内部矛盾、人生遭遇和困惑、思想世界等等。
书中不仅提出了大众媒介在隐私公开中所承担的四种社会附加功能,即媒介的调解功能拟心理咨询功能、弥补尚未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功能和宣泄的功能,还指出了媒介这些附加功能的发挥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持续存在并具有的积极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隐私领域
- 隐私的内涵及内容
- 隐私领域与媒介公共领域由矛盾到融合
- 隐私公开:从人际交往到大众传播
- 大众媒介变迁中的隐私公开
- 大众媒介中隐私公开现象研究的传统范式
- 本书的研究范围
-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二章 经验研究
- 隐私公开的类型
- 个人隐私如何在大众媒介上展现
- 第三章 经验研究与理论表述
- 大众媒介的社会附加功能
- 媒介的调解功能
- 大众媒介的拟心理咨询功能
- 弥补尚未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的功能
- 媒介的宣泄功能
- 大众媒介传播范式的改变
- 名人明星的平民倾向
- 公开情感的普通人
- 对商业逻辑的理解与遵循
- 互联网的隐私公开
- 第四章 理论的扩展
- 社会文化之变迁
- 现代社会中的个体生存与表达
- 结语 在时代巨变中把握自己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