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刘震云经典调查体小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家刘震云的中篇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

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河南大旱,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我”重温那段历史,采访了“我姥娘”“我花生二舅”,跟随他们的记忆,记录了那场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灾难。

小说出版后,王朔几次力荐冯小刚拍成电影,然而从小说到电影,立项、驳回、修改、再立项……经历了十九年的艰辛,《一九四二》才得以公映。剧本中,刘震云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堪境况为副线,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河南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刘震云
  • 序 不堪回首 天道酬勤
  • 小说 温故一九四二
  • 附录
  • 电影剧本 一九四二
  • 附录 刘震云作品中文版目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阅读完这部小说,感慨颇深。作者通过独立书店的经营者、读者以及各种文化人物的交往,勾勒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境况和人们的精神追求。他们在传统价值观和现代思潮之间摇摆不定,力图寻找一种导向,这种探求精神追求的态度让人深思。在小说中,也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以及时代的变迁。每个人物在故事中都有自己的命运和故事,展现了个体在宏大历史浪潮中的微妙关系。通过这些故事,我对于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温故一九四二》是部优秀之作,通过对当时时代的描写,让人深切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风貌。阅读完这部小说,我对于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时代和文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同情而不是平等

      精英阶层对百姓疾苦的理解,是来自儒家士子道德层面的自我追求,带着俯视的视角,是高级智慧对低等生物的同情,而不是生命意义上的平等,百姓只是政府的私产。美国记者不懂中国,所以就一直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弄明白为什么。如果做一个类比,建国之初美国政府与白人的关系,就是国民政府与官僚和资本的关系,都是政府利益的代言人;美国政府与黑人的关系,就是国民政府与百姓的关系,只有个人层面的同情,没有社会层面的平等。老百姓在饿死的同时,世界上在发生着其它的大事,全世界的历史都一样,记录着人类的大事,都忘却了芸芸众生的生死。大多数人的一辈子,都不会需要做出改变人类历史走向的抉择,但是都会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所以小人物的经历更能打动我,更具有生活的参考性。也许只有物质丰富到全人类共享任然有余,小人物生存的无奈和悲哀,才有可能彻底解决。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历过黑暗的人才会珍惜光明。

        电影《1942》是我二三年观影最佳,看完后愣是没走出来,足足硬控我一周,时隔一年阅读刘震云《温故 1942》小说仍是不由发怵、震撼、痛心……1942 年因为旱灾加上蝗虫,河南老百姓开始了逃荒,一路向西,所到之处就像蝗虫飞过的地方一样,顷刻间变得荒芜、灰白,吃草根、树皮、杂草、干柴、因为饥荒和求生的欲望,最后就成了人吃人、狗吃人、父卖女、夫卖妻、易子而食的、易妻而食的…… 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正是《蒿里行》的:“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天旱颗粒无收是导火索,蝗虫是推手,而关键是当时蒋介石正政府的不作为,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将重心放在军事上,只有在战场上打倒日本军队才能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书中有这么一段对话耐人寻味。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找到军长蒋鼎文说:“‘看在今年饥荒这么严重能不能减去今年的军供’,而蒋鼎文的回答是:‘如果两个人要同时饿死的话,饿死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会亡国’”。个人的身家性命在国家利益面前连沙粒都算不上,而时代的一粒沙子落到市井小明身上,就如同一座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当作家、导演把事实通过艺术的方式呈现给观众,第一感是灾民丑陋,反映人心恶,消极。野狗恢复了狼的本性,人也恢复了狼的本性。当世界上在无什么可吃的时候,人就会像狗一样去吃人。艺术让人冷静深思,反思今天拥有的一切来之不易,毕竟地球这个大村子截至今天为止还有十亿人每天吃不饱饭。或许只有刻意感知才能意识到空气、水、食物是上帝对我们的馈赠。或许只有此刻和正在经历炮火的另一角落对比才能在岁月静好的今天或得幸福。让我留有疑惑的是:为什么遇到饥荒、战乱、老百姓便选择逃?小说给的答案是:唯一留在心中的信心,便是他们自己心中对前方未来的希望,也许能好一些,也许熬过这一站就好了,这是中国人的哲学。生活的复杂、生存的艰辛、生命的沉重,往往是在最困难的时刻,你会看见人性的美在最耀眼的闪亮着,环境越是残酷,人的身体被打倒在地上的时候,人的精神意志就越发的高大。

          转发
          7
        • 查看全部25条书评

        出版方

        长江新世纪

        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秉承“做人、做书”的经营理念,在出版界传奇组合——金丽红、黎波的引领下,致力于畅销书的策划、出版和发行,是《狼图腾》《一句顶一万句》《白说》《姥姥语录》等多种单品图书销量冠军的保持者。 2020年以来,公司开始由传统出版商向服务型内容生产商转型。在继续打造纸质精品的同时,启动了跨媒体内容生产,包括影视、数字、融媒体、NFT等多种内容领域,为产业发展创立了新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