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在海外声誉卓著,历史社会学、社会生活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扛鼎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失衡以及由此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作者桑内特对众多历史材料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他恢恢乎游刃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完美地解答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何以人们会把陌生人视为威胁?为什么时至今日,普通人参与公众生活的惟一方式和途径就是保持沉默,充当听众?而这些反过来又给人们的精神性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桑内特的结论是,孤独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后果,致令个人向私人生活靠拢,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人的衰落。

目录

  • 版权信息
  • 献词
  • 名言
  • 中文版序
  • 致谢
  • 第一部分 公共问题
  • 第一章 公共领域
  • 公共领域之外的爱
  • 死亡的公共空间
  • 公共领域的变化
  • 现在中的过去
  • 第二章 角色
  • 角色
  • 公共角色
  • 城市中的公共角色
  • 证明或者可信性?
  • 第二部分 古代政制时期的公共世界
  • 第三章 观众:陌生人的聚集
  • 谁到城市来?
  • 他们住哪里?
  • 城市布尔乔亚的变化
  • 宫廷和城市的相互影响
  • 第四章 公共角色
  • 身体是服装模特
  • 话语是标志
  • 充满激情的非人格领域
  • 第五章 公共与私人
  • 公共表达的范围
  • 自然表达处在公共领域之外
  • 公共和私人就像社会的分子
  • 分子破裂
  • 第六章 作为演员的人
  • 普通人对作为演员的人的看法
  • 狄德罗的表演悖论
  • 卢梭对作为戏院的城市的控诉
  • 卢梭的预言
  • 第三部分 19世纪公共生活的混乱
  • 第七章 工业资本主义对公共生活的影响
  • 19世纪城市人口的新变化
  • 城市的区域划分
  • 城市变化和布尔乔亚的生活
  • 公共商品
  • 第八章 公共领域中的人格
  • 巴尔扎克的看法:人格是一种社会规则
  • 公共领域中的人格:身体的各种新形象
  • 戏台展示了街道不再展示的真实
  • 人格和私人家庭
  • 推翻过去的革命
  • 总结
  • 第九章 19世纪的公共人
  • 演员
  • 观众
  • 第十章 集体人格
  • 1848:个体人格战胜阶级
  • Gemeinschaft
  • 德雷福斯事件:破坏性的Gemeinschaft
  • 谁是真正的激进主义者?
  • 第四部分 亲密性社会
  • 第十一章 公共文化的终结
  • 第十二章 卡里斯玛的去文明化
  • 卡里斯玛理论
  • 卡里斯玛和仇恨
  • 电子技术加剧了过去的沉默
  • 造星系统
  • 第十三章 共同体的去文明化
  • 建筑在共同体周围的壁垒
  • 建筑在共同体内部的壁垒
  • 共同体的人性代价
  • 第十四章 失去演技的演员
  • 游戏能力是公共表达的能力
  • 自恋削弱了这种能力
  • 自恋的调动和一个新阶级的出现
  • 自恋是当今时代的新教伦理
  • 结论 亲密性的专制统治
  • 附录 “我控诉!”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1月,系世纪出版集团的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以译介和传播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拥有众多精通英、法、俄、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语种并具备学科专业知识的资深编辑;其强大的译作者队伍中多为在外语和中文方面学有专长、造诣精湛的专家学者;该社同各国主要的出版社和版权代理机构有着广泛、持久的联系,在国际图书版权贸易领域信誉卓著。三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