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选苏氏诗、词、文各体代表作品,注释翔实,考据详确,颇具学术性,为近年来罕见之优秀选本,对欣赏、研究均极有用。

内容简介

苏轼为北宋杰出大作家,才赡学富。本书选苏氏诗、词、文各体代表作品,注释翔实,考据详确,颇具学术性,为近年来罕见之优秀选本,对欣赏、研究均极有用。末附《东坡先生年谱》,久已佚失,从日本复制,价值极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説明
  • 前言
  • 詩選
  •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别于鄭州 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 和子由澠池懷舊
  •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鎮,書崇壽院壁
  • 郿塢
  • 題寶鷄縣斯飛閣
  • 石鼓歌
  • 王維吴道子畫
  • 真興寺閣
  • 饋歲
  • 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宫谿堂讀書
  •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禱磻溪。是日宿虢縣。二十五日晚自虢縣渡渭,宿于僧舍曾閣,閣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見壁間有前縣令趙薦留名,有懷其人
  •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
  • 司竹監燒葦園,因召都巡檢柴貽勗左藏以其徒會獵園下
  • 和董傳留别
  • 石蒼舒醉墨堂
  • 次韻張安道讀杜詩
  • 次韻柳子玉過陳絶糧二首(選一)
  • 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
  • 潁州初别子由二首(選一)
  •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 泗州僧伽塔
  • 龜山
  • 游金山寺
  • 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 戲子由
  • 吉祥寺賞牡丹
  • 和劉道原詠史
  • 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絶(選二)
  • 望海樓晚景五絶(選三)
  • 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
  • 是日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二首
  • 六和寺沖師閘山溪爲水軒
  • 吴中田婦嘆
  • 贈孫莘老七絶(選三)
  • 王復秀才所居雙檜二首(選一)
  • 法惠寺横翠閣
  •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選一)
  • 新城道中二首
  • 山村五絶(選三)
  • 贈别
  • 次韻代留别
  • 於潛女
  • 僧清順新作垂雲亭
  • 席上代人贈别三首
  •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雲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
  • 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
  • 病中游祖塔院
  • 有美堂暴雨
  •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絶(選二)
  • 宿九仙山
  • 陌上花三首
  • 書雙竹湛師房二首
  •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選一)
  •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 無錫道中賦水車
  • 蘇州閭邱、江君二家雨中飲酒二首(選一)
  •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 雪後書北臺壁二首
  • 和子由四首(選一)
  • 和文與可洋州園池三十首(選二)
  • 和晁同年九日見寄
  • 和孔郎中荆林馬上見寄
  • 留别釋迦院牡丹呈趙倅
  • 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復作
  • 書韓幹牧馬圖
  • 和孔密州五絶(選一)
  • 韓幹馬十四匹
  • 送鄭户曹
  • 讀孟郊詩二首
  • 訪張山人得山中字二首(選一)
  • 續麗人行
  • 僕曩於長安陳漢卿家,見吴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後十餘年,復見之于鮮于子駿家,則已裝褙完好。子駿以見遺,作詩謝之
  • 又送鄭户曹
  •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 九日黄樓作
  • 送頓起
  • 李思訓畫長江絶島圖
  • 百步洪二首(選一)
  • 送參寥師
  • 石炭
  •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
  •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 罷徐州往南京馬上走筆寄子由五首(選二)
  • 舟中夜起
  • 大風留金山兩日
  • 端午徧游諸寺得“禪”字
  • 舶趠風
  • 予以事繫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二首(選一)
  •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黄州團練副使,復用前韻二首
  • 梅花二首
  • 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二首
  • 少年時嘗過一村院,見壁上有詩云:“夜涼疑有雨,院静似無僧”,不知何人詩也,宿黄州禪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記此詩,故作一絶
  • 初到黄州
  •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 次韻前篇
  •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 雨中看牡丹三首
  • 五禽言五首(選一)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 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飲酒,以詩戲之
  • 元豐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謁王文父於江南,坐上得陳季常書報,是月四日,种諤領兵深入,破殺西夏六萬餘人,獲馬五千匹。衆喜忭唱樂,各飲一巨觥
  •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 紅梅三首(選一)
  • 寒食雨二首
  • 魚蠻子
  • 琴詩
  • 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
  • 南堂五首
  • 洗兒戲作
  • 東坡
  • 和秦太虚梅花
  • 海棠
  • 壽星院寒碧軒
  • 别黄州
  • 廬山二勝
  • 題西林壁
  • 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詩爲謝,且遺二古銅劍
  • 次荆公韻四絶
  • 同王勝之游蔣山
  • 金山夢中作
  •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
  • 寄吴德仁兼簡陳季常
  • 書林逋詩後
  •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選一)
  • 送楊傑
  • 登州海市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 西太一見王荆公舊詩偶次其韻二首
  • 武昌西山
  • 虢國夫人夜游圖
  • 趙令晏崔白大圖幅徑三丈
  • 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幹馬
  • 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選二)
  •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
  •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
  •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
  • 書王定國所藏王晉卿畫着色山二首
  • 送子由使契丹
  • 文登蓬萊閣下,石壁千丈,爲海浪所戰,時有碎裂,淘灑歲久,皆圓熟可愛,土人謂此彈子渦也。取數百枚以養石菖蒲,且作詩遺垂慈堂老人
  • 真覺院有洛花,花時不暇往,四月十八日與劉景文同往賞枇杷
  • 贈劉景文
  • 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十首(選四)
  • 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選一)
  • 予去杭十六年而復來,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覺出處老少粗似樂天,雖才名相遠,而安分寡求,亦庶幾焉,三月六日,來别南北山諸道人,而下天竺惠浄師以醜石贈行,作三絶句
  • 聚星堂雪
  • 喜劉景文至
  • 次前韻送劉景文
  • 淮上早發
  • 行宿泗間,見徐州張天驥次舊韻
  • 召還至都門先寄子由
  • 次韻吴傳正枯木歌
  • 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 南康望湖亭
  • 秧馬歌
  •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 贈王子直秀才
  •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 荔支嘆
  • 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
  • 〔一〕
  • 食荔支二首(選一)
  • 縱筆
  • 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作此詩示之
  • 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覺而遇清風急雨,戲作此數句
  • 儋耳山
  • 上元夜過赴儋守召,獨坐有感
  •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攜一瓢酒,尋諸生,皆出矣,獨老符秀才在,因與飲至醉,符蓋儋人之安貧守静者也
  • 和陶擬古九首(選一)
  • 被酒獨行,徧至子雲、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選二)
  • 倦夜
  • 縱筆三首
  •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黄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二首(選一)
  • 汲江煎茶
  • 儋耳
  • 澄邁驛通潮閣二首(選一)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贈嶺上老人
  • 次韻江晦叔二首(選一)
  • 詞選
  • 行香子
  • 昭君怨
  • 蝶戀花
  • 少年游
  • 醉落魄
  • 虞美人
  • 菩薩蠻
  • 南鄉子
  • 永遇樂
  • 蝶戀花
  • 江城子
  • 江城子
  • 望江南
  • 水調歌頭
  • 江城子
  • 陽關曲
  • 浣溪沙
  • 永遇樂
  • 陽關曲
  • 江城子
  • 西江月
  • 卜算子
  • 浣溪沙
  • 滿江紅
  • 水龍吟
  • 定風波
  • 浣溪沙
  • 西江月
  • 洞仙歌
  • 念奴嬌
  • 南鄉子
  • 臨江仙
  • 水龍吟
  • 滿庭芳
  • 水調歌頭
  • 鷓鴣天
  • 西江月
  • 滿庭芳
  • 漁家傲
  • 浣溪沙
  • 賀新郎
  • 如夢令二首
  • 八聲甘州
  • 木蘭花令
  • 蝶戀花
  • 西江月
  • 減字木蘭花
  • 文選
  • 刑賞忠厚之至論
  • 上梅直講書
  • 教戰守策
  • 留侯論
  • 喜雨亭記
  • 凌虚臺記
  • 祭歐陽文忠公文
  • 超然臺記
  • 日喻
  • 放鶴亭記
  •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 答言上人
  • 與王元直
  • 書蒲永昇畫後
  • 方山子傳
  • 前赤壁賦
  • 後赤壁賦
  • 記承天寺夜游
  • 記游定惠院
  • 石鐘山記
  • 書吴道子畫後
  • 范文正公集叙
  • 潮州韓文公廟碑
  • 記游松風亭
  • 書上元夜游
  • 與元老姪孫
  • 又答王庠書
  • 答謝民師書
  • 附録
  • 東坡先生年譜
  • 評久佚重見的施宿《東坡先生年譜》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生的达观底色,这本书帮你奠定

    北宋三位舉足輕重的大作家歐陽修、王安石和蘇軾都活了六十六歲。
    這真是歷史的巧合。
    我严重怀疑老天爷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指点给后世 ——
    “你看,我在这里,这么高密度地放了三个天才。你们说赞不赞??服不服??”
    苏轼,是我一生的人格标杆。
    核心在于两个字 ——
    达观:各种际遇,都不能遮挡我看到无限时空的目光。
    我从中学时候买了王水照先生的这本《苏轼选集》,也是半辈子一直带在身边。
    选得极精。
    注解得极用心。
    八十年代,先生们干活,是真认真。
    敬谨推荐。

      8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达观的名字叫东坡,世事人情,练达洞明,文章、思想、论政,一人而已

      【达观仅一人】因有灵气,文化史,千年才得一东坡而已。东坡灵气,不止于聪明,更臻于醒志明识,若说,境遇顺遂之时,开宽阔胸襟,展辽远气魄,东坡未必第一,而要说时运乖蹇之时,仍旧能够保持清通朗达的灵气、志气和意气,东坡当推第一人。


      这样的心性修养,得自家庭环境熏陶最多,祖父苏序,就是一位用心关注子女,但绝不刻意要求子女多少岁必须如何如何,与今天焦虑重叠的父母相比,苏序显得对子女太过放松,也许是蜀中独有的闲适自然的环境,也许是苏家几代人长居蜀中,就算不着意读书仕进,也可以从身边熟识的亲友宾朋那里自然习得对于读书学问十分关键的 “专心却不拘泥” 的随任天性。
      二十九岁,才开始读书,也没掩饰得了苏洵的政论史论之才,结集作品《嘉祐集》,一本被低估的政论史论大作;从这种环境里熏陶出来的、培养出来的精审思考、明锐认知,自然传给了苏轼兄弟:读书,用功;学问,用心;但读书学问,乐在其中,并不以汲汲于名利的目的,而丝毫干扰到学问文字的水准。如今,资源和信息的门槛低到随手可得,我们也很难做得到,以这种淡然、清醒的明智来求取知识。
      【宋代繁荣的假面】达观二字,于一般人不易,于读书人家,尤其难得。赵宋一朝,没有今人吹捧得多么政治昌明、人民幸福;达官显宦,为满足一己私欲,拐卖绑架两家子女而为奴为婢,贯穿整个宋代,赵光义做晋王时,肆掠民间良家女子,为了得到心中所想,不惜直接刺死发妻符氏,而符氏父亲是后周曾经的重臣,入宋之后,地位也很高,但照样被赵光义用各种卑鄙手段攻讦。王公大臣尚且被如此对待,更别说卑贱如微尘的一般士民。宋之 “文明”,积聚在盛世繁荣的表面,真正享有特权的人物,才是那时唯一生活得舒服安适,没有任何生存焦虑的一个群体。
      论其身份,除达官显宦,尚有天潢贵胄的皇家和宗室、军功阶层,或者兼有财阀和军头的双重身份的家族,或者单纯是巨商大贾,平民生活,并不容易,小商人小手工业者,打铁的、做木匠的,都得时刻面对兵痞、混混、恶霸、劣绅等的骚扰欺侮;即便是朝中大员,假如不会或不善于或不愿意,与此等人较真,仍旧不免被骗被讹诈,而为我们熟悉的 “背诵天团” 成员,没有一个是普通人,他们的生活我们理解不了,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直感,只能是范欧梅苏离我们太远。假如我们穿越到那个时代,大概率还是会成为城东头小门里贩卖浆水的小生意人,或者在土地里刨食的种田人,一辈子恐怕都见不到几个大人君子。
      【叠加的社会区隔】了解到这些,自然不会一厢情愿地以为,苏轼过的日子,就是我们能过得上的日子,因为他不是那个一般的宋朝平民的生活,那是上层,至少不在中上层之下。在东坡的圈子里,往来无白丁,文化学识和身份地位上,都不会出现一般平民;正式进入士人官僚都必经的科考路径之前,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去见了蜀中的长官张方平,他们之间的见面,肯定不是聊聊天气吧。
      因此,再讲苏轼达观,或豪放,或诗文清通朗隽,或词作如何境界不凡,不能不考虑他的出身、经历,这些,更不是一般庶民所能理解,因为,一般庶民,单单是生存下来,已经费尽全部精力,哪来的闲暇去理解?因为被小事情耗尽心力,闲暇,对一般庶民而言,就是奢侈品。
      有宋一代,上下不同阶层人群的阻隔,并不比唐五代弱,反而因为 “不抑兼并”,故意让军头放纵享受聚敛财富,出现一批财阀性质的各地方实力派,老钱新钱不合,北派南派互斗,受害最大的,正式普通庶民。就算没有王荆公激进变法,宋还是会毁于上层的败坏,无非是有这么个人过早、过于暴烈地把这些矛盾撕开了。
      王安石的时代,已经错过了变法更制的好时机,因为早在真宗仁宗朝,宋代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长成,整个社会已经划定 “片区” 了,动一个环节就是动一条链,动一条链就是动了整个网。变法初期,支持王安石的不单纯是政治投机分子相当多的是还没有获得政策认定的固定利益的人群,等他们也穿上了鞋上了岸,可就到了变法后期,早期的支持者也强力反对变法深入,因为,再深入下去,这些刚刚站稳脚的新钱就会利益受损,也只有苏东坡这样的性情中人,才会真的就事论事,为王安石说几句公道话。
      【灵气不是聪明,以达观喂养,胜过聪明】从大受欧阳修赞赏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开始,苏轼的灵气就流溢不可掩,东坡下笔成文,胸有全竹,不见东坡文字,你想不出,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讲到苏轼,独有的,就是『达观』,你说达观,我也说达观,问明究竟,似乎也不能给达观下个定义,难定义,不好描述,偶尔能描述,抓得住的瞬间,也偶尔能说给别人听,却真真切切地学不会。
      学识可教,涵养可学,唯独对宏大概念、广阔存在的 “体认”,学不得也教不得,苏门四学士,没有一个得到了东坡的达观。这需要并非人人可有的「悟性」,能明其心见其性的悟性,其中,有苏轼同代人、前代文化大家,以及后辈文坛领袖,所没有的 “对人情世俗的敏锐感知和包容”,周子被调侃,二程被戏谑为古板,都是因为对人情世故不通,或者知晓一二但刻意压制,甚至于道学家们板起的面孔恭谨的身段,后面是,自顾自被压抑的真性情,司马温公是其中的典型。
      东坡讲究人情,注重近人情,对道学家冷冰冰的面孔和冷冰冰的处事执政,不认可,因为不切实际,拿着圣人的境界去要求普通人,不是做事的态度。人情的考虑,世俗的关注,也得自父亲苏洵的教导,看《嘉祐集》,分析历代制度利弊、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不会像道学家那样,先带着一个绝对正确的观念或理论,拿这个理论去衡量人物事件,总是能从习见的一般认识上,指出问题所在,这一点,苏轼也继承了父亲苏洵的方法意识,以及对人情的体察。
      【苏子发言新论,全凭天性】自《刑赏论》开始,苏子文章,大不同于时论时文,近似于欧阳修所提倡的文风,但又很不一样,才气富足,写任何文章,都没有障碍,一般文人甚至成名已久的文坛领袖,也难免翻书查证,注意行文规范、资料引用,东坡很少用,我们无法得知东坡为文作论的关窍在哪里,但读其文章,往往只能描述为 “浑然天成”“一气所就”,如何成,如何就,我们倒是不得要领了。
      三苏家学,核心是东坡的词和文,主干还有苏洵的政论和史论文章,旁及东坡易传,苏辙老子注,而后世之所以不传,因为东坡可望不可即,可亲近而感知其学养文章,但绝难开拓,所谓苏门四学士,也仅限于文学词章,个人思想境界,参差不齐,远不如刻板却容易实操的道学家及其弟子,没有南宋朱晦翁,他的老师,老师的老师,杨龟山,二程,周子,根本不可能被推崇到如此高的地位。道学家尚经轻权,苏子经权达变,学问与人,词章与性情,都是如此。
      ●在北宋,还不能看出来,三苏尤其是苏轼有多么与众不同,我们更为熟悉的的是哪种士人知识分子,高谈阔论,没有实干能力,略带迂腐,比如,理学宗师周敦颐、二程。苏东坡,与这般巨擘大儒相比,尤为突出另类。假如前比韩愈、王维,后比南宋学人知识分子,就能发现,苏轼即便一些讨论政治、军事、边防的问题,也是多从人心人性、社会风俗考虑,从不谈抽象的概念,从不借助圣人言论来强行证实观点。
      对比王安石,拗相公谈论问题,处理问题,很执着,有些一根筋,只要自己认定的事情,一条路走到底,有一股子创业打天下的耿硬特质。这是王安石。同样的问题,苏轼的观点和思路,也许跟王安石相近,但不会用一种决绝不容商量的姿态去推进。《教战守策》是东坡明睿论政的典型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此,苏轼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苏轼活动的时代,宋朝承平日久,社会上,上自公卿大臣,下到商贾百姓,滋生非常浓重的安逸享乐的思想,一种 “和平、享受” 的意识,弥漫上下。苏轼的忧虑,也是那个时代,诸多知识分子的共识,和平时间太久,以至于人人都不认为,会有战争,不觉得,有必要理会战争相关的事情。
      天下虽平,不敢忘战。苏轼这么讲,恰恰说明几乎每个人都忘战了。旌旗鼙鼓、人喧马嘶,几代人都没听过了;兵戈战阵、斩刈杀伐,更是十分陌生。到了什么程度呢?出现一两个盗贼,一村人不得安生,缩个脖子,害怕得不行,” 掩耳不愿听 “。
      对于北宋的边防政策,苏轼也很不以为然,就想我们今天与大漂亮的关系,我们奉之有限,对方求取不满足,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冲突升级,以至于发生战争。明知道是这么个结果,还不做准备,这才是最深的祸患。一旦遇到突变、瞬间崩塌、慌不择路的庶民,任人宰割,只顾着逃命不迭,在靖康之后,全部得到验证。
      【东坡气象,不可遽得,可徐徐涵养】苏东坡的气象境界,难得难学不可教,是自然的,临机应变、遇难而通达,更是要反复经历,才能习得一二。积极不是达观,达观不是乐观,敏于自识,明于自省,小事大事,临到面前,迅疾可辨,能 “任事”,已属不易,因为这还是需要摸到一点达观的边儿。
      快速学会,做不到,那就时时事事都试试,慢慢培植、徐徐涵养,快不得,急不得,除了通读苏子文章,东坡易传不可不看,苏洵文章不可不读,毕竟兄弟二人,是自学天才苏洵手把手教出来的,当时的理学、道学了解一些,但,不能照着刻板的形象去理解,只要看看东坡易传就能明白,程朱一派成为宋明官方学问,就是个偶然,一旦去掉神圣性,淡化学问不食烟火的刻板面目,融入人情,五经四书,并没有那么枯燥乏味。
      你会发现,苏轼解读的儒家经典,内涵丰厚生动,儒学宗师们也不缺性格,不乏世故,个性显白,治学路数可循,而这些,正是达观在东坡治学上的体现。达观,如果是东坡的里子,那么,对道统的坚持,则是其底子。看其文字,特别敬重范仲淹、韩愈,以至于为没有面见过范仲淹而深深惋惜,与文正公的三个儿子,交情不浅。写文论政治学,创新不少,但道统的底子不变,只可惜,蜀学后传无人,再一次进入视野,要到清朝典籍学问整理期,蜀学七子,以及蜀学七子为代表的蜀学学者,才为我们稍稍打开一些蜀学的样貌,而此时的蜀学,早就没了东坡的达观、通朗,反而多了一些神秘、怪异和刻意的的求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神

        元豐黄州和紹聖、元符嶺海的兩次長達十多年的謫居時期,是蘇軾創作的變化期、豐收期。震驚朝野的 “烏臺詩案” 是蘇軾生活史的轉折點。他開始了四年多的黄州謫居生活。沉重的政治打擊使他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反映在創作上的思想、感情和風格,都有明顯的變化。蘇軾人生思想的特點是 “雜”: 既表現爲儒佛道思想因素同時貫串他的一生,又表現爲這三種思想因素經常互相自我否定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改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该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