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类型
9.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7千字
字数
2021-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取材于独家未发表的材料,呈现不为人知的细节,展现走出萨特阴影的全新波伏瓦。
内容简介
这本传记是在新近披露的波伏瓦信件、波伏瓦早期日记和给情人克洛德·朗兹曼的信之后的全新波伏瓦传记,它将让我们重新看待波伏瓦和让-保罗·萨特的关系。
《成为波伏瓦》是根据近几年新曝光的波伏瓦信件、早期日记等材料撰写的波伏瓦全新传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波伏瓦如是说。这本开创性的传记引入波伏瓦此前从未被出版的日记和信件等全新材料,把她从萨特的阴影中拉出来,使她站在属于自己的聚光灯下。这本传记将为读者呈现一个更为真实立体的波伏瓦,也让我们重新看待波伏瓦和萨特的关系。
本书还将呈现很多此前不为人所知的波伏瓦的个人细节,这些新的细节会增强波伏瓦的神秘感,也会使我们对波伏瓦更加着迷。为什么这位“女性主义偶像”要着力打造自己的形象?为什么关于她和萨特的关系她会频频“撒谎”,或是声称自己不是一个哲学家?也许带着这些新的细节,我们能更进一步地去认识真正的波伏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西蒙娜·德·波伏瓦
-
第一章 像个女孩一样长大
-
第二章 端方淑女
-
第三章 信仰上帝还是相信自己?
-
第四章 传奇之前的爱恋
-
第五章 女神和花花公子
-
第六章 她自己的房间
-
第七章 原本是四角恋的三角恋
-
第八章 内心的战争,外界的战争
-
第九章 被遗忘的哲学
-
第十章 存在主义女王
-
第十一章 美国困境
-
第十二章 备受诽谤的《第二性》
-
第十三章 再次面对爱情
-
第十四章 感觉被欺骗了
-
第十五章 老年
-
第十六章 风烛残年
-
后记: 西蒙娜·德·波伏瓦将会成为什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片来源
-
波伏瓦重要作品简称表
-
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成为波伏瓦》| 一种永不停止的蜕变
01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彰显个性、追寻自我的自由;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被 “抛掷” 到这世界上,无所依赖。于是,我们时常会陷入困惑:我该如何面对这潇洒自在却又浮沉如萍的生活?曾经,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有很多张温柔慈祥的笑脸异口同声地说道:“宝贝,做你自己就好啦!” 瞬间,一股暖流在心底涌动着:“是啊,做我自己就好了。” 可是,什么才是做自己呢?买衣服的时候遇到闹心的客服,是不是可以大骂一顿,反手一个差评?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小手一撑、就地躺平?可以,但没必要。这样的自己,大概也不是我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吧?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也接触到一些哲学。比如,苏格拉底说,想要成为一个明智的人,你必须 “认清你自己”;尼采说,生而为人的任务就是 “成为你自己”。可是,当我一旦深究起来,想知道苏格拉底或者尼采会如何面对我所面临的问题时,他们的哲学,似乎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答案。难怪波伏瓦会认为,“现有的哲学讨论,很多都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于是,她在 18 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面对同样一件事,从理性的角度认识它,和在真实的生活中感知它,这中间有多大的距离?又该拿什么来填补这个距离?02 思考的结果是,距离不小。波伏瓦认为,纯粹的哲学作品常常以抽象的方式展开,会把作者的观点强加给读者,强迫他们去接受。这种方式,使得作品脱离了读者自身的生活体验,也剥夺了读者在阅读中思考的空间。而文学,则通过邀请读者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看到其他视角和观点徐徐展开,从而填补了 “理性思考” 和 “真实生活” 之间的距离:“我很喜欢那些能够重新发现生活的作家,以及那些能够重新发现这些连接生活的作家的哲学家。” 波伏瓦很认同克尔凯郭尔的一个观点:“一个哲学家越能注重个人体验主观的一面,一个人的内在生活越独特,他们越有可能用文学的形式来描述个体变成自我的独特体验。” 文学提供生活经验,却不提供答案。哪怕文学作品中描述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这也不会是唯一的答案,它只是一个选择,仅此而已。重要的是,读者需要进行真正的思考,思考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小说《名士风流》中,波伏瓦就 “展示了一些人如何在怀疑和希望中挣扎,在黑暗中摸索、寻找出路”,但她又说 “我想我证明不了什么”。倘若读者希望从波伏瓦的小说(如《名士风流》)中直接找到关于生活的答案,恐怕要大失所望了,甚至可能会陷入更深的矛盾,因为波伏瓦不想给小说强加主题,她想要的是展示 “冲突观点的永恒舞蹈”。03 为什么对于读者来说,在文学作品里看到不同的选择会如此重要?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了解一点存在主义哲学。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本质上是虚无的,而人厌恶虚无背后的缺失和不确定性,所以人们总是需要去填满自己的虚无,去获得某种本质。然而,通过捕获、占有某种具有固定本质的物来获得自己的本质,这种方式虽然直接,却无法改变根本上的虚无。但从另一方面讲,正因为人没有预先的本质,所以我们才能够自由地行动。既然存在先于本质,那么就没有什么预先给定的东西把我们固定住、束缚住,人就有了无限的潜在可能性,永远可以超越 “过去的本质”、“现在的本质” 去追求 “未来的本质”。换句话说,人永远不会 “是” 什么,而是永远都正在 “成为” 什么。然而,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人必须在不知道未来的情况下生活 —— 追寻一种无法提前知道答案的意义。这就需要一种 “纵身一跃” 的巨大勇气。那么,这种勇气的来源是什么呢?是身处黑屋、紧闭双眼,朝着完全无知的方向,做出貌似自由实则早已注定的所谓 “主动选择” 吗?真正的 “主动选择” 意味着,我们面前摆着不止一个选项,而且,我们知道自己可以在这些选项之间自由地做出选择,还知道每一个选项背后,可能的所得和所失到底是什么。如此,哪怕看不到终点在哪里,我们心底也能多生出几分勇气来。因此,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展现了生活方式的诸多可能性。这么说来,波伏瓦的哲学小说之所以重要,或许就是因为它们告诉了她的读者们,人生不只有一种选择以及那些可能的选择会是什么样子的。于是,读者的思考便有了依托,或者说,具体的对象。04 可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被允许 “做自己”,那该怎么办呢?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如果成为你自己的同时就意味着,你在那些你本该成为的角色上是个失败者 —— 一个失败的女人、爱人,抑或是母亲,那该怎么办呢?如果成为你自己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被嘲讽、怨恨、羞辱,那又该怎么办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娜拉走后怎样?推想起来,也实在只有两条路:要么堕落,要么回来。” 倘若回来了,人们大概会带着轻蔑又自足的微笑道:“还是回来好啊。” 倘若堕落了,他们大概会一脸惋惜但仍很自足地叹息道:“非要出走作甚呢?” 娜拉意识觉醒了,也愤而出走了,但是出走之后,受困于整个社会对女性的种种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限制,她仍然无法完成人生的超越。正如《美国困境:黑人问题与现代民主》一书所指出的:黑人一直受制于压迫、偏见和排斥,白人却指责他们糟糕的表现。倘若白人能够消除偏见,或者美国黑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这种恶性循环就有可能被打破,否则就将继续危害整个社会。这本书也给了波伏瓦以启发,她后来在论及 “为什么女性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如男性” 时,便明确指出,女性的局限在于她们所处的环境,而不是天生能力的不足:“几个世纪以来,男人,且仅仅是男人,创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属于他们。女人虽然立足其中,却从来都是束手束脚的。”05 于是,作为女性知识精英的波伏瓦,便开始思考 “在女性的境况中,一个人能成就自己吗?” 她写道:“我们必须理解动词‘是’(to be)的范畴,‘是’什么样的人实际上就是‘成为’(have become)什么样的人。” 前者总是容易给人一种命定的绝望感,而后者则充满了希望 —— 情况可以变得更好。“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 波伏瓦认为每个女人的经历都是一种成为(becoming)的过程,而不是一本紧紧合上的书。所以她想要在书里展示女性对她们生活经历的描述,展示她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被 “他者” 化的过程。因此,波伏瓦在《第二性》的第二卷中着力描写了 “生活体验”—— 她以第一人称视角,运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对女性生活的不同阶段或可能性进行了历史梳理:童年、成为女孩、青春期、性启蒙、女同性恋、婚姻、母亲、社会期望、妓女、老年。《第二性》在 1949 年出版以后,很快成为了女权主义者的圣经,而女权运动也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迎来了第二波浪潮。而波伏瓦的关注点也从 “在女性的境况中,一个人能成就自己吗” 转移到 “如何改善女性的真实境况”。1972 年,波伏瓦在一次采访中清晰地宣称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这仿佛是一个公开宣言,此后,她开始频频参加社会活动:1973 年,她在《摩登时代》杂志上为那些想要谴责性别歧视的人设立了一个永久专栏,名为 “日常的性别歧视”(Everyday Sexism);1973-1974 年的冬天,波伏瓦与安妮・泽林斯基共同创立了 “女性权利联盟”,致力于推动制定一部反对性别歧视的法律;1975 年,她在为一本书写的序言中热切地呼吁进行离婚改革,等等。06 此时的波伏瓦已经成为了女权主义运动无可争议的精神领袖。然而,女权主义者们却充满困惑地发现:波伏瓦在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女性所遭受的压迫的同时,又在写作中表现出了一种 “无意识的厌女症”;波伏瓦极力提倡女性追求 “有伦理的爱情”(对等而互惠,爱人与被爱的人都必须有意识,是自由的),可是她却似乎为了 “能够独占萨特而愿意不惜代价放弃一切”…… 总之,有人认为波伏瓦过于女权主义,但有人又认为她还不够女权主义。然而,这对波伏瓦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她将自己视为一种永不停止的蜕变,她认为生活中的单一瞬间无法显示出完整的 “西蒙娜・德・波伏瓦”,因为 “生命中没有那种与一切都和解的瞬间”。所有的行动都有失败的可能,而有些失败只是在事后才显现出来。时间在流逝,梦想在变化,而自我总是遥不可及。作为一个开放的人,波伏瓦一直处在成为自己、试图理解自己经历的过程中。在波伏瓦 “成为波伏瓦” 的过程中,每一个瞬间都是极其多样化的。所以,对波伏瓦来说,做(being)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意味着,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 “成为”(becoming)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改变。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做自己呢?也许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可是,如果 “做自己” 是为了追求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和谐,是一种 “与一切都和解” 的状态,那么,这就永远会是一个过程,一个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结果。或许,基于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用自己当下的认知,做出当下最真诚的选择,便是最好的 “做自己” 了。当下,即是永恒。
没有人可以孤独的成为ta自己
一个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两个女孩的父亲,津津有味的读完了一本女权主义者的传记,并理解她的观点了。必须承认,我是因为萨特的大名而顺藤摸瓜的找到这本书的。原来对波伏瓦的印象也是刻板印象,不太正面。但是通过这本书,她的形象立体了。我的思想地图又多了一个维度。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过,女性同胞对自己的生活原来可以有如此丰富的探索。完全有悖于中国传统道德观的法国小日子,也可以这么 high。而人与人之间的包容性可以如此。无论如何,我建议所有人有机会都能读一下,尝试探索一种你不敢的人生。别中毒太深,祝好运,并向德。波伏瓦女士表达敬意。
过一种智识的生活
读传记有一个作用,就是在你对一个人过分尊敬时适当给你泼个冷水。读这本书之前我确实把波伏娃当成偶像以及羡慕的对象:她凭一己之力推动法律的进步;用笔与时代偏见顽强对抗;在最浪漫也最有故事的巴黎与知己萨特畅谈哲学。在对这些基本事实了解的基础上,作者却提供了更多全面客观的信息,那时你才会发现,她与萨特之间的感情没有世人说的那样完美,甚至波伏娃作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她自己的感情生活却混乱不堪,一生中与多个女性有暧昧关系。就像托尔斯泰老年有多个情妇,狄更斯为追求他人试图把妻子送进精神病院。只有了解到这个程度,才真正明白人性的多个维度,才算全面地看了一个人。然而读这本传记的过程中,最精彩也最值得看的不是作者列举出的一个个她的经历,而是展现波伏娃本人的思考过程,尤其是引用的日记和作品原文,非常精彩。波伏娃一生确实有很多缺陷,如果说我们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永远要清晰地区分自我与他者,永远不要一味接受默认选项,永远不要放弃过一种智识的生活。
- 查看全部52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