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施展新作,突破信息茧房,看清世界真相。

内容简介

2020年,新冠疫情、贸易战、Tiktok禁令等“黑天鹅”事件仿佛一面面放大镜,暴露出诸多已经存在的问题,也加剧了各种持不同观点人们之间的争论,其中有些只是情绪化的立场之争。种种乱象折射出我们对真实世界认知上的偏差。而这些偏差,与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推荐算法等导致人们处于各自的信息茧房有莫大关联。我们该如何突破信息茧房,看清真实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在《破茧》一书中,外交学院教授、国际政治学者施展告诉我们,首先要破除各种观念对现实的遮蔽,在认识到各国的经济深度相互依赖的前提下,看到经济空间与政治空间的不重合,进而审视民族主义“封装式思维”的不妥之处,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一致性,也正视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经济的成长是在世界创新经济的背景下,结合中国的种种优势实现的,中国也当之无愧是超大规模国家,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

而在另一层面,人类秩序的每一次演化,都与技术的推动有关。在信息技术时代的背景下,字节跳动与华为等公司遭遇的困境,反应出各国深切关注穿透国界的数据带来的政治外溢效应,背后则是对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捍卫。

深入理解技术时代的特点和国际局势的机理,突破信息茧房对视野和格局的限制,我们才能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看清全球治理秩序的演化方向,进而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记忆与未来
  • 第一部分 问题:风险社会中的观念茧房
  • 第一章 信息茧房时代
  • 现代社会即风险社会
  • 共识——风险社会的基石
  • 要逻辑还是要立场
  • 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 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和推荐算法
  • “黑天鹅”击穿茧房之后
  • 第二章 观念对现实的遮蔽
  • “封装式思维”带来的问题
  • “鸡同鸭讲”的主义之争
  • 中国与世界的一致性
  • 中国逻辑与世界运行逻辑
  • 超级大国的博弈
  • 如何看待中国的特殊性
  • 没有阴谋,只有“阳谋”
  • 第二部分 现实:国际与国内的一体两面
  • 第三章 隔离与信任
  • 政治空间与经济空间的日益分离
  • 贸易战的因与果
  • 那些看不见但更加深远的影响
  • 为什么不应该说“有本事别买我口罩”
  • “从0到1”与“从1到N”的区别
  • 德国的启示
  • 全球化到底会走向何方
  • 第四章 中国经济成长的逻辑
  • 小镇与体系
  • 《拜杜法案》与美国创新经济的转型
  • 中国供应链成长的奥秘
  • “全球双循环”结构与全球失衡
  • 第五章 开放与封闭的对抗
  • 如何困死拿破仑
  • 为什么总是海洋秩序获胜
  • 现代国家的制约机制
  • 陆地霸主为何前赴后继
  • 第六章 海洋秩序的逻辑与中国的新机会
  • 开放的海洋与封闭的陆地
  • 海权的独霸性
  • “马六甲困局”与“第一岛链”
  • 海洋的贸易属性与中国的机会
  • 摆小摊还是开商场
  • 美国的国家性和世界性
  • 忒修斯之船的隐喻
  • 第七章 普通法与成文法
  • 被发明的法律与被发现的法律
  • 英格兰的扩张
  • 霸主国统治世界的成本
  • 国际政治中如何做到恰如其分的反应
  • 普通法和成文法的经济效应
  • 香港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 第八章 美国力量的源头
  • 清教精神的核心——信仰的无条件性
  • 维特根斯坦的惊人之语
  • 清教伦理下的个人主义政治原则
  • 美国的两面——日常时期的松散与非常时期的力量
  • 核武器对战争的重新定义
  • 越战与创新
  • 空天战与战争行为的警察化
  • 恐怖主义与警察行为的战争化
  • 第三部分 未来:信息技术时代的人类秩序
  • 第九章 信息技术时代的工业革命
  • 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
  • “全球双循环”结构的进阶版
  • 信息时代,中美两国各擅胜场
  • 第十章 字节跳动们的路标
  • 信息经济时代,“个人权利”的再定义
  • 字节跳动们为何会遭遇今日困境
  • 中立性:国际性数据公司的未来之路
  • 第十一章 “全球数字治理联盟”与商人秩序
  • 头部公司的国际性
  • 数据交易中心
  • 数据监管联盟
  • 超级公司与一般公司的角色
  • 数据交易中心该设在哪儿
  • 政有政策,商有商策
  • 商人秩序的基本原则
  • 第十二章 信息技术时代的全球分配正义
  • 杨安泽方案的可行性
  • 让每一次深蹲都变成你的收入
  • 新经济伦理:以“数据分红”超越“数字鸿沟”
  • 后记
  • 各界推荐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