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一辑。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散文,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体裁,也是包含最正统、最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的文献载体。

在当代古代文学研究界,诗歌、戏曲、小说都有相应的独立研究刊物,唯独散文没有。究其原因,一是散文研究自身的难度、广度,导致研究队伍不够壮大,研究梯队不够健全,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统;二是散文研究的理论模式和文献积累工程,都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和规模,导致散文研究缺乏规划和设计,往往附和、追随其他文体的研究风气,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统。

总之,散文研究学统的完整性、独特性的缺失,是目前古代文学研究界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以上现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与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共同创办以中国古代散文为研究对象的大型学术集刊《斯文》。

《斯文》致力于搜寻、整理古代散文的新材料,思索、讨论散文研究的新方法,推出、揄扬散文研究的新论著,提倡、引领散文研究的理论自觉和文献整理,团结、联系两岸三地乃至东亚欧美的散文研究力量及机构,进而围绕散文来研究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大问题,立足散文而关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诸多态势和风气。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编委会
  • 发刊词
  • 《四库全书总目》与中华学术体系的构建
  • 唐宋赠序文风演变论——以韩欧等唐宋大家作品为例
  • 陆贾文艺思想谫论
  • 刘知几《史通》的文章观
  • 科举学视野下明代散文史研究的重新思考——以唐宋派为对象
  • 史家文心亦精微——章学诚文论的特色及其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略论
  • 从文法到士大夫意识:叶燮《汪文摘谬》的批评方式论析
  • 清代文话的成书、范围与文派流衍
  • 《清代文话研究》序
  • 人文思潮的复兴与汉末诸子政论文嬗变——兼论古代散文研究的一种思路
  • 礼乐雅颂与政治讽喻——晚唐五代古文创作之文学观念的文化学考察
  • 台阁文学中的同题写作与文学权力场域
  • 解构经学与晚明文章的小品化
  • 从“古文”到“古文辞”:姚鼐的文体自觉与文体融通
  • 思兼单复与汉魏文风:王闿运骈文综论
  • 孔子“出妻”说及相关问题辨析
  • 王安石的书启编年与交游网络考
  • 桐城派学者李诚先生年谱初编(1906~1949年)
  • 朴实的作品分析是古典文学研究的创新之本——重读聂石樵先生《唐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世代——以宋代文学为中心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文以载道

    从历史经验看,没有文,就难以明道,也难以传道。这本书描述宋代周敦颐提出:“文所以载道也”,“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美则爱,爱则传焉。” 周敦颐从美学的角度阐释文学的意义,是非常正确的,正如尼采认为艺术才能拯救人类。所谓拯救,首先是感动的意思。文学不仅唤起人的感性经验,而且激发人的行动意志。文以载道的必然性在于认识的内在规律。认识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环节,感性是基础,但是理性同样重要。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抽象和理解就是理性认识,没有一定的理性作为指导,感觉往往陷入呆滞,即俗话所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但是理性有一个特点,必须用概念表达,而概念要用语言表达。恩格斯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逻辑作为概念思维,不论是形式逻辑还是辩证逻辑,乃是人类运用语言以推动思维时,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可以运用的技巧。分开来说,形式逻辑是规范,辩证逻辑是技巧。对语言的掌握基本决定人的思维水平。文字作为可视的语言有极大的稳定性,通过文字而掌握的知识,基本决定一个人思维的边界。可以说,文字是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的重要通道。

      3
      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取得丰硕成果。然而不同文体研究的发展状况却并不平衡。相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戏曲、小说的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至今仍不尽如人意。其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在于:中国古代散文最难与世界文学产生对话 —— 其内涵、功能、类型、写法、美感,都有极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却与西方 “散文(prose)”,甚至 “文学(literature)” 概念参差扞格,难以合榫。因此,中国散文概念长期处于古今分裂、中西隔阂的认识之中,且学术界始终无法对此进行有效的界定与确认。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