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9千字
字数
2020-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中西方价值观的起源入手,以金融是否创造价值为切入点,探讨国际和我国金融税制的演变、发展和现状,并对现代金融税制的问题和演变,做了思考和展望。
内容简介
在中国全面推行营改增以后,如何看待金融业税收负担变化?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体中第一个全面实施流转环节增值税的大国,评价金融业“营改增”效应、完善抵扣链等问题都值得思考。
金融危机后,“金融原罪”呼声下,金融税收领域各种新思潮开始涌现,金融业税收制度与防风险、抑制过度投机和金融创新的关系日益紧密。2016年中国成为第一个对金融征收增值税的大国,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营业税向增值税的过渡,各方对于金融业税制改革有了呼声和探讨。
本书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税制领域的争鸣入手,基于金融业税收的背景与意义,从金融创造价值的线索出发,按照“税基等价”的原则,厘清金融税收的制度框架。同时,进一步对中外金融税制进行比较,提出金融业税制的效应分析和价值框架。
最后,立足于金融税制在流转、交易、资产清算处置等价值链各环节的实际问题,探索研究我国金融税收制度的税收目标。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时代背景,分析我国的金融税制目标选择,并就改进路径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
- 前言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专题与讨论目录
- 实证与案例分析目录
- 第一章 导论:为什么要研究金融业税制
- 第一节 金融业税制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环境
- 一、国际环境:国际金融危机后税收视角的全球性反思
- 二、经济环境:税收如何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三、金融环境:金融创新环境下的金融复杂性提升
- 四、发展环境:金融税制如何与财税改革相适配
- 五、开放环境:金融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税收挑战
- 第二节 研究金融业税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一、提供财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 二、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的税制环境
- 三、探索金融业最优税制安排
- 四、发挥金融税制的宏观调控作用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推演逻辑
-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
- 二、主要创新点及努力方向
- 三、框架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金融是否创造价值
- 第一节 从价值学说到金融价值
- 一、中国古代学者的价值思想:从《管子》到“平准论”
- 二、近现代西方学者的价值观:从威廉·配第到斯拉法
- 三、金融创造价值的理论认识变迁
- 第二节 金融价值如何测度
- 一、被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所遗忘的“金融价值”
- 二、国民账户体系下的金融增加值
- 三、金融增加值的核算实践与经济意义
- 第三节 基于金融价值的税基分析框架
- 一、“税基等价”:从价值到核算的逻辑分析
- 二、金融税基的逻辑:从经济活动到长期财富积累
- 三、基于税基等价的金融税收逻辑
- 第三章 金融税收体系:基于“经济要素”的框架构建
- 第一节 金融业对增值额的征税
- 一、从金融增加值到增值税
- 二、我国金融业增值税制度
- 三、金融业增值税的国际经验
- 第二节 金融业对交易行为的征税
- 一、金融交易的基本类型
- 二、我国的金融业交易税制度
-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交易税制
- 四、围绕金融交易税的争论与启示
- 第三节 金融业对所得额的征税
- 一、从金融增值额到所得额
- 二、我国金融业所得征税制度
- 三、对金融所得额征税的国际做法
- 四、金融所得税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第四节 金融业的财产性税收
- 一、从所得额到长期财富积累
- 二、金融稳定税的探索和实践
- 三、财产税与财富再分配的国际经验
- 四、金融危机后对银行税的争鸣
- 第四章 中国金融业税制的变迁
-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前(1978—1993年):金融业税收起源
- 一、国有银行“利税之争”
- 二、外资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
- 三、证券业税制的建立
- 第二节 “分税制”改革时代(1994—2003年):流转为主的税制初立
- 一、“分税制”改革的金融元素
- 二、以营业税为支柱的流转税制度
- 三、金融税收制度的完善健全
- 第三节 渐进式税改(2004—2016年):中国金融税制走向成熟
- 一、后“分税制”时代的改革空间
- 二、金融营业税制度与时俱进
- 三、税制改革助力金融发展
- 第四节 “营改增”后(2016年至今):金融增值税时代
- 一、对金融业开征增值税的背景
- 二、金融业“营改增”的改革“三部曲”
- 三、金融业“营改增”的行业影响
- 四、对金融业“营改增”改革的评价
- 五、“营改增”后我国金融行业税负情况
- 第五章 金融业税制变革之“他山之石”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上对金融税制的反思
- 一、税制完善能否避免金融危机
- 二、税制是否对金融稳定中性
- 三、金融税收改革的发力空间
- 第二节 典型国家金融税收制度
- 一、美国:直接税为主导的金融税制
- 二、法国:开增值税之先河
- 三、英国:高度集中的金融税收制度
- 四、新加坡:低税负提升金融竞争力
- 第三节 国际金融税制的主要特点
- 一、多数国家实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
- 二、少数国家对银行业征收营业税
- 三、普遍趋势是减税
- 第四节 全球金融业税制的主要模式
- 一、模式1:多数国家的免税模式
- 二、模式2:鼓励服务出口的补偿模式
- 三、模式3:混合模式
- 第五节 国际经验与启示
- 一、轻流转重所得
- 二、轻税收、重引“资(智)”
- 三、中外差异及比较
- 第六章 金融业税制的效应分析和价值框架
- 第一节 金融业税制的宏观效应
- 一、经济效应: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 二、风险效应:防范金融运行风险
- 三、收入效应:扩充政府财源渠道
- 四、产业效应:平衡社会资源禀赋
- 五、投资效应:畅通长期财富循环
- 六、竞争效应:促进国际资本流动
- 第二节 金融业税制的微观效应
- 一、激励效应:税收“加速器”
- 二、外部效应:自动纠偏机制
- 三、公平效应:不重不漏、税收中性
- 四、约束效应:税收“抑制阀”
- 五、治理效应:公司治理“天平”
- 第三节 构建一个金融业税制的价值分析框架
- 一、金融业税制价值的分析逻辑
- 二、金融业税制的设计原则
- 三、价值标准的要素构成
- 四、评价指标及实证结论
- 五、中国增值税税率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七章 全价值链视角下金融税收问题
- 第一节 金融流转环节
- 一、应抵未抵
- 二、可抵未抵
- 三、免税不抵与重复征税
- 四、行业间税率“歧视”
- 第二节 金融交易环节
- 一、股票证券交易
- 二、债券交易
- 三、不良资产处置
- 四、资产管理产品交易
- 五、组织结构变迁的税收差异
- 第三节 金融资产退出环节
- 一、税收优先权
- 二、不同破产方式的税收处理
- 三、税收债权人定位
- 四、征税权缩减
- 五、滞纳金处理
- 第四节 金融资产跨境环节
- 一、金融跨境税收划分与原则
- 二、属人属地原则
- 三、跨境双重征税
- 四、征管原则与金融领域特殊性
- 五、资本跨境流动的“通道”税负
- 六、托宾税:理想的调控工具
- 第五节 社会财富积累环节
- 一、养老领域
- 二、信托及REITs领域
- 三、合伙制基金领域
- 四、遗产与捐赠领域
- 第六节 金融税收征管环节
- 一、纳税主体界定
- 二、计税方法与重复课税
- 三、金融服务的实质性判定
- 四、转让抵扣
- 五、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六、税收法治
- 第八章 思考与展望
- 第一节 基于全价值链逻辑的税制设计思路
- 一、营造良好的金融税收环境
- 二、用好间接税助力宏观调控
- 三、客观看待我国金融业税负
- 四、体现金融业税收政策导向性
- 五、提振国际金融竞争力
- 六、引导长期资本循环
- 七、税收与货币监管政策协同
- 第二节 制度层面:寻觅更适配的金融税制
- 一、有增值必征税
- 二、我国金融税制结构与宏观税负
- 三、“税基等价”与重复征税
- 四、税收中性与政策导向
- 五、重税轻征与轻税严征
- 六、税制与长期财富循环
- 七、国际比较与税制竞争
- 第三节 技术层面:对金融领域税收问题的思考
- 一、增值环节的思考
- 二、交易环节的改进
- 三、跨境环节的提升
- 四、退出环节的优化
- 五、财富环节的促进
- 六、征管环节的适配
- 七、立法环节的保障
- 第四节 国际金融业税制的最新思潮和方向
- 一、减税避税与国际金融业税源:竞争与责任
- 二、税收政策与宏观金融政策:边界与协同
- 三、金融税制选择与金融周期:顺周期与逆周期
- 四、税收对微观金融主体的行为影响:激励与套利
- 第五节 永恒的理论辩驳
- 一、直接VS间接之争
- 二、金融危机对金融价值说的洗礼
- 三、“税基等价”与税负之争
- 附录一: 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增值税情况比较
- 附录二: 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业税制比较
- 附录三: 我国金融机构破产重组退出税收制度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内开展数字出版的专门机构。公司作为集团内从事数字出版的专业机构,统一收集、规范管理集团所属各出版单位的数字内容资源和版权资源,依托集团传统纸质出版优势,集中开展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应用数据库开发、电信增值业务、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媒体的商业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