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纵横两个方面全面解读中国古代官僚制度,既有纵向的、按时间顺序的梳理分析,展现古代官僚制度的发展、演变;也有横向的、按机构运作关系的解剖刻画,动态说明机构的运行情况。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从起源发展、内部结构、运行机制、历史影响等几方面入手,系统揭示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古代官僚政治的全貌,指出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并不是单纯的君主专制,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官僚政治。《中国古代官僚政治》通过描绘历代官僚行政管理的各方面活动和运行情况,总结利弊得失,从而对古代官僚政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很有现实借鉴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古代官僚行政管理的渊源和发展阶段
  • 一、古代官僚行政管理的渊源
  • 二、古代官僚行政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僚行政管理的推行
  • (二)隋唐宋元官僚行政管理的发展
  • (三)明清官僚行政管理的高度发展与完善
  • 第二章 古代官僚和行政管理的主宰——皇帝
  • 一、皇帝绝对权威的树立与维护
  • (一)皇权的神化与君臣关系的伦理化
  • (二)维护皇帝至尊地位的等级制度
  • 二、皇权的行使及其对官僚行政的控驭
  • (一)体现皇权的御用公文、御玺制度
  • (二)皇权在日常行政中的行使
  • (三)对官僚行政的监控
  • 第三章 中央官僚的行政管理
  • 一、官僚行政中枢组织及其演变
  • (一)秦汉朝廷行政中枢——丞相府与尚书台
  •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朝廷行政中枢——尚书、中书、门下三省
  • (三)宋元朝廷行政中枢——中书门下与中书省
  • (四)明清朝廷行政中枢——内阁与军机处
  • 二、宰相等朝臣协助皇帝决策
  • (一)宰相拟议庶务奏闻决策
  • (二)朝参与御前会议决策
  • (三)朝廷大臣集议奏闻决策
  • (四)朝廷行政决策的若干规范及其对决策的影响
  • 三、朝廷政务管理
  • (一)秦汉九卿施政
  • (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尚书省六部九卿复合施政
  • (三)宋元中书宰相统辖六部院监施政
  • (四)明清六部施政
  • 附录 历代中央行政权力运行图示
  • 第四章 地方官僚的行政管理
  • 一、郡州府县施政
  •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郡政
  • (二)唐以后的州政
  • (三)宋元明清的府政
  • (四)历代县政
  • (五)郡州府县官府与缙绅势力的关系
  • (六)郡州府县官府与宗族势力的关系
  • 二、乡里保甲组织及行政职能
  • (一)建置沿革
  • (二)乡里保甲的统治方式
  • (三)乡里保甲组织在官僚政治中的作用
  • 三、部州方镇行省督抚的监临督责
  •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部州刺史
  • (二)唐代的方镇节度使
  • (三)两宋的路
  • (四)元代的行省
  • (五)明清的三司巡抚总督
  • 四、古代官僚政治条件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第五章 官员的选用黜退及弊端
  • 一、官员的选用
  • (一)选举方式
  • (二)如何选用较高质量的官员
  • 二、官员的黜退与致仕
  • 三、官僚系统更新机制中的弊端
  • (一)选举制的弊端
  • (二)冗官问题
  • 第六章 官僚的考课监察与官场周期性动乱
  • 一、政绩考课与官员的奖惩
  • (一)考课标准
  • (二)考课方式
  • (三)考课的效用
  • 二、行政监察
  • (一)监察制度沿革概述
  • (二)监察的内容和方式
  • (三)行政监察的特点和作用
  • 三、遣官巡察与肃政惩贪
  • (一)以严刑峻法肃政惩贪
  • (二)临时遣官巡察
  • 四、道德伦常节制
  • 五、官僚统治秩序的周期性破坏及原因
  • 第七章 官场公文与行政权力运作
  • 一、公文的起源、种类和格式规则
  • (一)皇帝御用文书
  • (二)官僚奏疏
  • (三)官府行移判札
  • 二、公文运转与官府权力行使
  • 三、公文壅滞及其对行政效率的影响
  • 第八章 胥吏、幕僚与行政管理
  • 一、胥吏
  • (一)胥吏的名目、职掌与选用
  • (二)胥吏擅权及其对封建吏治的败坏
  • 二、幕僚
  • (一)幕宾制度的演变
  • (二)幕僚的职掌
  • (三)幕宾与胥吏的区别及其特殊性
  • (四)幕宾在官僚行政中的作用与影响
  • 第九章 古代官僚政治的运行原则、特征及其社会影响
  • 一、国家行政结构中的高度中央集权
  • 二、皇帝、官僚间严格的支配与依附关系
  • 三、通过官僚内部的分权制衡强化皇帝独裁专制
  • 四、人治与法治的主辅结合
  • 五、官吏管理的成熟严密及局限性
  • 六、乡里保甲、缙绅士大夫、宗法势力是古代官僚政治社会化的基本手段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