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类型
7.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9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实战手册。
内容简介
《运营之光》面世后,广受好评,入选了2016年度豆瓣“十大商业经管类书籍”,评分高达8.6分,也得到了大量忠实读者的热烈反馈。2.0版结合读者的需求,进行了内容增补,几乎所有一线互联网公司内部都在传阅。
珍藏版结合近两年行业的发展及作者的思考,对内容再次进行了迭代,是运营2.0时代的全面总结。从内容的受众来说,本书既有面向初入互联网行业的运营从业者的具体工作方法的讲解和建议,又有适合3~5年运营从业者阅读的一些案例解析、思考方法分享,也有适合创业者、互联网公司高管阅读的一些对运营体系搭建、不同类型产品所适合的运营方法等更为宏观的问题的解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其他
- 专家力荐
- 推荐序
- 自序
- 读者服务
- 第0章 引言
- 0.1 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将是运营驱动的时代
- 0.2 运营这件事的苦与乐
- 第1章 运营是什么
- 1.1 极度不标准的“运营”
- 1.2 一个互联网人到底该如何理解“运营”这个职能
- 1.3 在互联网公司内,“运营”与“市场”的区别与关联
- 1.4 如何看待“产品”和“运营”之间的关系
- 1.5 运营简史——互联网运营的20年发展与演变
- 第2章 运营之『光』
- 2.1 为何超过80%的运营始终只能打杂
- 2.2 身为一个运营,我最大的竞争力和“信仰”
- 2.3 “精益”的运营
- 2.4 运营的“做局”与“破局”
- 2.5 我做运营的3个底层工作方法
- 2.6 我眼中的4个关键性“运营思维”
- 2.6.1 4个关键性“运营思维”详述
- 2.6.2 案例:何惜千金买马骨——罗振宇和马伯庸的套路与真诚
- 2.7 一个优秀的运营,到底需要多懂“产品”
- 第3章 运营的一些核心技能和工作方法
- 3.1 如何才能找到“掌控”运营指标的感觉
- 3.2 一个运营必须具备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意识
- 3.3 关于内容的运营
- 3.3.1 内容的定位、调性和基本原则
- 3.3.2 U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如何持续
- 3.3.3 PGC型的内容生产生态如何持续
- 3.3.4 如何思考内容的“组织”与“流通”
- 3.4 转化型文案的常见写作方法
- 3.5 为何说“标题党”和“段子手”都很难成为内容领域的顶尖高手
- 3.6 “用户运营”的逻辑、策略与工作方法
- 3.6.1 为什么会有“用户运营”这个职能存在
- 3.6.2 面向较大规模用户的整体运营
- 3.6.3 面向较小规模特定用户的针对性运营
- 3.7 关于用户的增长与推广
- 3.8 关于撬动用户互动参与意愿的8个指导原则
- 3.8.1 8个指导原则详述
- 3.8.2 简书的“神转折大赛”活动案例
- 3.9 对运营来说值得收藏的5类典型案例
- 3.9.1 大型活动类典型案例——关于天猫双11的运营复盘,你可能一直在等这一篇
- 3.9.2 刷屏自传播类典型案例——复盘谷歌的“猜画”小程序,我找到了它刷屏的5点原因
- 3.9.3 营销推广类典型案例——华帝“赔本”营销:退款7900万元,却获得2亿元销售额增长和1亿次品牌曝光
- 3.9.4 留存与维系类典型案例——同样是口语App,凭什么“英语流利说”就能征服我的心
- 3.9.5 内容运营类典型案例——德国队爆冷出局,他们却通过内容获得千万流量
- 第4章 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
- 4.1 运营背后的客观规律:从“层次感”到“非线性”
- 4.2 4种不同阶段的产品及其运营侧重点的差异
- 4.3 如何结合产品业务类型规划运营路径
- 4.4 如何搭建一款成熟产品的运营体系
- 4.5 理解社区与社群的典型运营路径和逻辑
- 4.6 2B类产品的运营逻辑与案例
- 4.6.1 2B类产品的运营逻辑
- 4.6.2 跟齐俊元聊Teambition的用户增长和运营底层逻辑
- 第5章 运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
- 5.1 顶尖运营和普通初级运营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 5.2 工作三五年后,一个互联网人的未来在哪里
- 5.3 运营的“择业”
- 5.4 一个运营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 5.5 我的8年运营生涯
- 5.6 互联网运营的能力模型与成长路径
- 第6章 一个运营人的自省与思考
- 6.1 未来十年,互联网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运营
- 6.2 我的运营观和运营“伦理”
- 6.3 站在运营的立场上,我对互联网行业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 尾声 一个运营人眼中的互联网及其未来
- 附录A 以“流量”为中心的运营时代已经结束了
- 附录B 2018年,与互联网产品、运营、增长有关的十大猜想
- 附录C 2018年,互联网人如何应对动荡的职业环境
- 后记&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