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4千字
字数
2024-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书中哲学文章学术质量高、审稿程序严谨,本书为第四十五辑。
内容简介
为推进哲学学科的建设,促进海内外哲学界的学术交流,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办面向全国以及整个华语世界的哲学学术出版物“哲学门”系列,每辑内容分别涉及哲学八个分支学科,并多有前沿研究成果刊出。
本辑论坛主题为“湛甘泉与明代儒学”,由张学智《论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刘增光《湛甘泉学的内在义理及其政治意蕴》等六篇主题论文组成,围绕主题“湛甘泉与明代儒学”展开论述;论文部分有李佳欣《假设而非事实:第一部分的卢梭方法》甘从营《论对海德格尔存在-神-逻辑学的解释模式》、马彪《康德论意见》、黄进《事物本身的自我理解——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解释学的存在论奠基》等,亦收有多篇高质量书评与书讯,征引丰富,视野宽阔,延续了以往各辑的高学术水平,同时紧扣学界动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论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
- “道,中而已矣”:湛甘泉《洪范》学的内在义理及其政治意蕴
- “形而上者”的双重视野:经典诠释中的理本与气本
- 王阳明“必有事焉”致知工夫十疑十解
- 湛若水哲学的心学定位
- 杨简思想与阳明学
- 假设而非事实:《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第一部分的卢梭方法
- 论对海德格尔存在-神-逻辑学的解释模式
- 康德论意见
- 王阳明无法撇清“近禅”批评的因果探析
- “实体”范畴与奥克肖特诗性的“社会”与“国家”观
- 平衡与创新: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逻辑学研究与教学(1916—1927)
- 德性、知识与实践智慧
- 两种理性概念和两种规范理论
- 孝与忠诚
- 帮人行孝是否可能?
- 再论儒家动物伦理
- 孝行的非回报性的根据
- 南乐山:《善一分殊:儒家论形而上学、道德、礼、制度与性别》
- 杨立华:《庄子哲学研究》
- 世界主义真谛之论辩与破除西方话语体系
- 经学立场与天人之际
- 成中英:《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发微》
- 研究型翻译的典范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