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7.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0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女性长时间工作对女儿成长和职业选择的影响。
内容简介
女性担任高级职位,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对子女的成长和职业选择有何影响?时至今日,女性生育后重返职场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这一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本书作者采纳代际视角(generational perspective),通过对30位已经担任高级职位——其中有些甚至早已到达其行业巅峰的职业女性,以及她们的成年女儿进行调查和后期跟踪访谈,探索母亲工作时间长短与女儿成长的关系,以及事业有成的母亲在多大程度上引导女儿追随其脚步。
研究发现,对于母亲长时间从事令其满意的工作,几乎所有成年女儿都怀有积极感受,但尽管如此,女儿们面临自己的职业选择时,往往考虑兼职工作,以期在工作与家庭之间“两全其美”,而相关研究往往证明这一做法于任何一方都无益,且会导致女性职业生涯的停滞,有碍于实现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中更宽泛的性别平等。
由于这一选择并非是对母亲全职工作的反弹,而是受到强大的社会“文化脚本”的影响,毕竟由于历史和文化的渊源,人们倾向于认为是母亲而非父亲对孩子的成长负有主要责任,这一观念的改变仍需社会政策、职场建制和家庭分工的共同努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中文版导言
- 前言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母亲、女儿与事业
- 母亲是女儿的职业导师和榜样吗?
- 各代人
- 职场中的历代性别进步
- 女性在高级职位上的代表性不足
- 介绍成功的职业女性和她们的女儿
- 关于本书其余部分的概述
- 第二章 受到母亲精心抚育的女儿?
- 母亲一代就业的社会情况
- 工作—生活冲突与母亲的内疚感
- 性别身份、母职和工作
- 母亲和职员的双重身份
- 对管理母职和工作的态度
- 是否讨论过工作的影响?
- 母亲如何看待工作对女儿的影响
- 母亲们如何减轻工作的影响
- 女儿的故事:母亲工作造成的影响
- 结论
- 第三章 对母亲工作方式的反弹?
- 女性应该工作,但不能太多
- 代际价值观的传递和工作时数
- 工作时间和专业工作的压力
- 母亲的工作时间较长,是否对孩子有害?
- 不喜欢母亲的工作时间:女儿的解释
- 女儿效仿母亲的工作时间
- 结论
- 第四章 职业选择:有其母,必有其女
- 站在母亲的肩头
- 教育程度
- 职业期望的角色示范
- “妈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女儿如何描述母亲的影响力
- 母亲如何描述她们的影响力
- 其他影响
- 结论
- 第五章 隐秘的抱负
- 女性以位高权重为目标吗?
- 信心的差距成了抱负的差距
- 职场文化
- 女性对成功的看法
- 工作交谈
- 母亲如何谈论抱负和成功
- 女儿们如何谈论抱负与成功
- 解释隐秘的抱负
- 清晰的抱负
- 父亲的因素
- 结论
- 第六章 女儿对做在职母亲的憧憬
- 性别认同和对母职的期待
- 关于做在职妈妈的“选择”观念
- 当代母亲文化脚本
- 驱动工作时长决定的因素具有复杂性
- 选择职业时心里想着当妈的事
- “两全其美”
- 当代母职文化
- 结论
- 第七章 各代人如何做在职母亲
- 历史时间、生平时间和代际时间
- 母亲时间
- 工作与时间
- 生育之前的女儿:母亲对女儿工作/家庭愿景的影响
- “女儿母亲”:祖母对她们工作/家庭选择的影响
- 当代母亲的得与失
- 结论
- 第八章 养育中的伴侣
- 协商共同养育
- 伴侣分担养育责任
- 女儿一代:对伴侣的期望
- 结论
- 第九章 母职与工作兼顾的实施
- 各代女性与职场性别平等
- 关键发现
- 主要调查结果
- 对家庭的含义
- 对组织和社会政策的意义
- 建议的归纳
- 结语
- 附录 参与人员表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