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索性别维度的科学技术与创新意义。

内容简介

创新的女主义视野是一个在欧美推行已久的研究议题,欧盟“地线2020”计划以及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各国科学会等先后开展相关研究。女科学家发展、别主流化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科技发展中的女人力资源发展、研究结果的别偏倚、创新成果的两普适。

自2017年“创新的女主义视野”及其相关的创新研究范式“别化创新”引入中国以来,诸多相关领域的在持续探讨该议题。然而,一直缺乏系统的著作来阐释与该议题相关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研究问题。本书将系统地阐释别中的别维度,将与别分析纳入基础研究、技术和应用研究进程,以新的视角和维度来激发创新的研究成果、提升成果的可持续和社会满意。

本书的学术贡献在于:一是以文献和政策报告为基础,从“是什么”的角度来讨论创新中别维度作为学术概念的内涵和属,以及其作为一种政策概念与之的区别,为该议题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推广奠定理论基础;二是为创新者、科学家、商业组织、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创新中别维度的量和行动指南。

诸如科学研究与创新中的女主义、好奇心驱使研究中的别议题、女力等讨论,有利于引导各类创新主体重新审视别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使得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经济和生活之间具备更强的社会建构和社会响应关联。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篇 理论缘起:创新与女性主义
  • 第1章 创新与女性:重要的创新理论发展进路
  • 1.1 社会发展中的女性
  • 1.2 科学中的女性
  • 1.3 创新中的女性
  • 1.4 本书的研究内容
  • 第二篇 创新中的女性角色:边缘化的微观主体
  • 第2章 基础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中的女性
  • 2.1 基础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中的管漏现象
  • 2.2 科学研究中的杰出女性科学家
  • 2.3 工程技术领域的杰出女性工程师
  • 2.4 发明应用领域的杰出女性发明家
  • 2.5 基础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中的女性人才成长规律
  • 第3章 家庭部门创新活动中的女性
  •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3.2 家庭部门创新者的识别
  • 3.3 描述性发现
  • 3.4 家庭部门创新动机发现
  • 第4章 女性创新者:内涵与类型
  • 4.1 女性创新者的研究议题与内涵解析
  • 4.2 女性创新者的分类框架
  • 4.3 创新管理研究中的女性
  • 第5章 刻板印象:女性创新者的威胁亦是机会
  • 5.1 技术创新情景与女性刻板印象
  • 5.2 女性创新者的窘境
  • 5.3 威胁:女性刻板印象的溯因
  • 5.4 机会:女性刻板印象在技术创新行为中的效用
  • 第6章 可行创新能力:女性创新者的发展
  • 6.1 技术创新情景中女性创新者的约束状态
  • 6.2 可行创新能力
  • 6.3 女性创新者可行创新能力的体系设计
  • 6.4 女性创新者可行创新能力的建构
  • 6.5 技术创新中女性创新者的选择
  • 第三篇 性别化创新: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创新范式
  • 第7章 性别维度嵌入:性别化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脉络
  • 7.1 基本要素:性与性别
  • 7.2 方法论:性别维度中的性与性别分析法
  • 7.3 内涵辨析:性别化研究与创新和性别化创新
  • 7.4 发展脉络
  • 第8章 全过程模型:性别化创新的过程解构
  • 8.1 性别化创新管理的社会建构基础
  • 8.2 性别化创新管理的全过程模型
  • 第9章 性与性别分析法:性别化创新的分析工具
  • 9.1 性与性别分析法的嵌入
  • 9.2 输入:性别数据、女性经验和经历
  • 9.3 处理:性与性别分析法
  • 9.4 输出:科学、知识、职业发展福利
  • 第10章 性别影响评估:性别化创新的影响评价工具
  • 10.1 性别影响评估的必要性
  • 10.2 性别影响评估设计
  • 10.3 工具包开发
  • 10.4 案例检验
  • 第11章 过度性别化:性别化创新中过犹不及的问题
  • 11.1 性别化创新及其悖论
  • 11.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11.3 实证分析结果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