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每一个渴望把握自己命运的人,都应该了解的人性知识。

内容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经在维也纳人民学院的露天讲坛,举办每周一次的面向公众的心理学讲演,该演讲持续了一年多时间。本书正是由这些讲稿汇集并加以整理而成,旨在使普通大众了解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同时对这些原理在日常关系处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阿德勒所指的日常关系不仅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同伴的关系,还包括人的生活风格。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人的行为”,下篇“性格科学”,共13章。总体而言,阿德勒通过本书想要达到三个目的: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在如何影响社会和公共生活的和谐;教会个体认识自己的错误;指导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生活。换句话说,阿德勒写作《理解人性》的基本动机之一,是要使人们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关于人性的科学,获得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译本序
  • 作者序
  • 导言
  • 第1章 精神
  • 1. 精神生活的概念与前提
  • 2. 精神器官的功用
  • 3. 精神生活的目的性
  • 第2章 精神的社会性
  • 1. 绝对真理
  • 2. 对社会生活的需要
  • 3. 安全与适应
  • 4. 社会感
  • 第3章 儿童与社会
  • 1. 婴儿的处境
  • 2. 困难的影响
  • 3. 人是社会动物
  • 第4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 1. 我们宇宙的结构
  • 2. 形成世界观的要素
  • 3. 幻想
  • 4. 对梦的一般考察
  • 5. 移情与认同
  • 6. 催眠与暗示
  • 第5章 自卑感与追求认同
  • 1. 儿童早期的情形
  • 2. 自卑感的补偿: 求得承认和对优越感的追求
  • 3. 人生的曲线图与世界观
  • 第6章 人生准备
  • 1. 游戏
  • 2. 专注与精神涣散
  • 3. 过失犯罪与健忘
  • 4. 无意识
  • 5. 梦
  • 6. 才能
  • 第7章 两性角色
  • 1. 两性差异与劳动分工
  • 2. 男性在当今文化中的支配地位
  • 3. 女性所谓的劣势
  • 4. 逃离女性角色
  • 5. 两性间的紧张状态
  • 6. 改革尝试
  • 第8章 家庭星座图
  • 第9章 概论
  • 1. 性格的本质与起源
  • 2. 社会感对于性格发展的重要性
  • 3. 性格发展的方向
  • 4. 心理学的旧流派
  • 5. 气质与内分泌素
  • 6. 总结
  • 第10章 攻击型性格特征
  • 1. 虚荣和野心
  • 2. 嫉恨(jealousy)
  • 3. 嫉妒(envy)
  • 4. 贪婪
  • 5. 仇恨
  • 第11章 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 1. 隐遁(seclusiveness)
  • 2. 焦虑
  • 3. 软弱
  • 4. 未驯化的本能与不良表现
  • 第12章 性格的其他表现形式
  • 1. 欢悦(cheerfulness)
  • 2. 思维过程与表达方式
  • 3. 学童的不成熟性
  • 4. 卖弄学问的人与坚持原则的人
  • 5. 顺从
  • 6. 专横
  • 7. 心情和脾气
  • 8. 厄运
  • 9. 宗教狂
  • 第13章 情感和情绪
  • 1. 分离性情感
  • 2. 连接性情感
  • 附录
  • 1. 教育纵览
  • 2. 结论
  • 科学元典丛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