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0千字
字数
2023-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复旦大学教授朱文华先生的胡适研究精华合集。
内容简介
国内对胡适的认识和研究,从“批判胡适反动思想”到改革开放后“重新认识与评价胡适”,再到后来胡适研究专题学科的兴起,几经浪潮起伏。复旦大学学者朱文华教授深入参与了后半程,成为胡适再认识再研究的有力推动者,学界影响深远。
本书是朱文华教授研究胡适的主要成果。全书用事实和史料来论述胡适的文学主张、思想特质与治学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为读者厘清胡适的是非功过,重审近现代学人的文化使命感与民族反省精神。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代序 我与胡适研究
- 重评胡适的地位与治学
- 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 思想基础与政治态度
- 厘清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与历史地位
- 退出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
- 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的方法论
- 《考证》的方法论要点
- 《考证》方法论运用上的几个特点
- 《考证》方法论的得失与实用主义
- 胡适的《终身大事》
- 《终身大事》的剧情
- 《终身大事》的艺术成功
- 由此引发文学革命理论
- 胡适与易卜生
- 新诗革命之《尝试集》
- 从旧体白话诗到白话自由体新诗的过渡
- 《尝试集》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价值
- 《尝试集》的艺术价值及其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 《尝试后集》及其他
- 胡适研究的展开:成就,学术,思想
- 杂文家胡适
- 附
- 关于胡适生平思想的几个问题
- “整理国故”问题
- 《新青年》编辑方针的分歧
- 《晨报》事件后胡适与陈独秀的争论
- 关于胡适的“战犯”身份
- 胡适与近代中国传记史学
- 胡适倡导传记的几个阶段及相应特点
- 胡适传记作品深浅得失的示例分析
- 胡适的传记理论要点及其价值意义
- 胡适对近代中国传记史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 胡适“文学革命”论的文化意义
- 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文化背景
- 胡适“文学革命”论的要点及价值意义
- 驳几种否定“文学革命”论价值意义的意见
- 胡适“文学革命”论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
- 胡适的“民族反省”思想
- 胡适“民族反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胡适“民族反省”思想的要点和价值意义
- 几个问题的探讨
- 关于胡适“民族反省”思想主张的方法论
- 对胡适学术文化思想的总认识
- 新时期胡适研究再论
- 鲁迅讥评“胡适之法”
- “胡适之法”
- “恃孤本秘籍”有可取之处
- 鲁迅讥评的矛盾
- 胡适的文化使命感
-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使命感”
- 胡适“文化使命感”的形成、确立与强化
- 胡适践行“文化使命感”的形态与特点
- 两个问题的探讨和一个简要的结论
- 胡适与辛亥革命
- 胡适早年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辛亥革命的活动
- 辛亥革命对胡适人生道路的重大影响
- 胡适对辛亥革命的基本认识与评介
- 关于对梁启超与孙中山的历史地位的判定
- 关于胡适的革命观
- 胡适的思想文化人格
-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人格”
- 胡适思想文化人格的构成与特色
- 对胡适思想文化人格瑕疵的客观认识
- 胡适本人是怎样谈论“主义”的?
- [研究提纲]
- “主义”释义与胡适个人的特别理解
- 胡适本人谈论“主义”的基本情况
- 胡适谈论“主义”的主要特点
- 余论:胡适为什么不热衷于爱国主义的宣传?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